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政治舆论在反映社情民意、表达利益诉求、疏导社会压力和推动民主监督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与此同时,网络政治舆论也存在着许多不良倾向,诸如“群体极化”、非理性言行泛滥等现象。网络政治舆论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公众对现行政治体系的认同度,关系着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正确认识和对待网络政治舆论,积极探求网络政治舆论引导的方式方法,推动网络政治舆论朝着健康有序方向发展,成为实现科学民主决策、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系统研究网络政治舆论的疏导与治理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网络政治舆论的形成与传播 网络政治舆论是指公众针对现实或虚拟的政治问题,通过互联网公开表达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看法或言论。网络政治舆论的形成和传播可以分为政治舆论话题的产生、政治信息的传播、网民意见的互动和政治舆论的表达四个环节。首先,政治舆论话题的产生并引发网民关注是网络政治舆论发生的前提。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网民日益递增,人人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发布者,网络成为信息的“集散地”和“爆炸场”。面对海量网络信息,人们目不暇接,很多信息还未曾被浏览就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一个事件引起网民高度关注并聚集成网络舆情焦点,原因在于该事件刺激了网民乃至社会公众“最紧绷的那根神经”,这集中表现在八个方面:一是政府官员违法乱纪行为;二是涉及代表特权和垄断的政府部门、央企;三是涉及代表强制国家机器的政法系统、城管队伍;四是社会分配不合理、贫富分化;五是衣食住行等全国性的民生问题;六是重要或敏感国家、地区的突发性事件;七是涉及国家利益、民族自豪感的事件;八是影响力较大的热点明星的火爆事件[1]。上述领域多数直接或间接地涉及现实政治系统的各类问题,这说明在社会转型期的公众对于权力腐败、贫富差距、司法公正、城管执法等问题日趋敏感,诸多负面情绪的累积容易经由一个很小事件引发网民的情感共振,形成网络政治舆论[2]。其次,政治信息的传播。根据网络政治舆论的信息来源,政治信息的传播可以分为网络发布和传统媒体报道两类。一方面,事件的当事人或知情者通过网络发布有关事件信息,相关网民通过论坛、博客、微博等形式进行转载,信息传播呈分子裂变式扩散并引发更多网民的围观,专家、“意见领袖”纷纷发表评论,影响的强度和范围得到提升和扩大,这时,传统媒体跟进,派出记者深入调查,探求、还原事件真相并进行舆论引导。另一方面,网络政治舆论话题由传统媒体报道引发公众注意,公众把政治信息上传网络并展开讨论,引发信息再次扩散,传统媒体捕捉舆论诉求和舆论走向,更加深入地进行事件报道分析[3]。目前,网络已经成为热点事件曝光的主要平台和舆论源头,尤其是网络新媒体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其在时效性和参与度等方面的优势,成为反腐曝光的利器和信息公开的推手。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2011年备选“年度20件热点事件”的33个案例中,新媒体实现议程设置、影响话题走向的比重超过传统媒体一成,其中微博爆料数量是论坛、博客的两倍[4]。再次,网民意见的互动。网络的虚拟性与匿名性打破了身份、地位和社会交往等外在环境对公众的约束和限制,网民在虚拟空间里通过“留言、顶、鼓掌、拍砖”等网络行为立场鲜明地表达出对事件好恶、爱憎的情绪。同时,网络的交互性又使得网民可以通过虚拟平台,自由地交换意见,进行辩论,形成虚拟的“广场政治”和“街头政治”。网民在不断地交流、碰撞和互动之中,一方面因为意见的内部张力过大,难以形成政治舆论;另一方面,因为意见较为一致,形成较为统一的政治态度,引发大规模的政治舆论。在网民意见的互动过程中,“意见领袖”在“议程设置”、引导网民观点和行为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传播学中的意见领袖为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5]209。网络时代的“意见领袖”常常是一些关注时事、有广博知识和深刻见解的网民,他们通过发表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话题、评论,影响其他网民的意见走向,从而推动网络舆论进一步发展。第四,网络政治舆论的表达。经过个体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意见互动,网民情绪、态度或意见逐渐趋于一致,即政治舆论的形成。网络政治舆论是广大网民对现实问题的理解和态度的显现,代表着网民的某种愿望和利益诉求,一旦形成就会以各种形式表达出来。网络政治舆论表达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不断发布和补充事件信息,推动舆情的反弹和媒体的介入,引起更多公众的关注并加入讨论,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进而可能改变事件的发展轨迹;二是随着网络政治舆论的升级,卷入其中的网民拥有高度的认同感,他们会设定一个认同度较高的目标,明确提出自己的要求并达成共识,当他们感觉网上的摇旗呐喊无助于事件的解决时就会采取现实行动,参与到事件中去。很多在现实中难以解决的诉求,在经过网络政治舆论的发酵后,可能会引发网民大规模的线下聚集,产生难以预料的舆论后果。 二、网络政治舆论中存在的问题 网络政治舆论的兴起既有其深刻的现实背景,又有其特殊的技术成因。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各种矛盾集中凸现,利益诉求不断增多,负面社会情绪不断积聚。而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发布信息、讨论问题和表达意见的便利平台,公众心理期待和利益诉求常会借助于网络信息传播呈“爆炸”式聚集,产生蝴蝶效应,进而引发震动性极强的网络政治舆论。正因为网络政治舆论的兴起有着复杂的背景,因此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网络政治舆论中情绪化表达突出 网络政治舆论的兴起,在彰显公众诉求、缓和社会矛盾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网络政治舆论中情绪化现象突出的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情绪化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情绪化的言论。一些网民对某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缺乏自己的理性判断和正确认知,网络发言不是立足了事实本身,而是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测,一味地宣泄自己的不满情绪,致使阴暗心理、悲观情绪、网络戾气在网上滋长蔓延、交叉传染,消解社会正气,压抑人的心理[6]。另外,一些网民在负面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逢官必贬”、“逢富必骂”的定势思维,只要涉及贫富差距、政府运作不透明、政府决策不科学等敏感话题,就能迅速引发大规模的政治舆论。强烈带有情绪性的言论,具有极强的煽动性和蛊惑性,在真假难辨的情况下,会误导普通民众的判断,甚至妨碍社会秩序。二是网络暴力。网络传播的匿名性和网络道德的模糊性,容易使部分网民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力,他们打着倡导正义、揭露丑恶的名义,用粗俗、恶搞、谩骂的方式对当事人进行评论和人身攻击。虽然大多数时候网民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网民不受约束、泛滥的道德审判和讨伐行为往往演变成网络暴力。其中,“人肉搜索”是网络暴力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人肉搜索”在通过集合广大网民的力量,追查某些事情或人物的真相时,常常会导致当事人的姓名、身份、家庭地址等个人资料被广泛公布,直接侵犯当事人的隐私和权利,具有强大的杀伤力。 (二)结构性失衡导致网络民意存在偏颇性 网络政治舆论一定程度上是民意的集中和显现,重视网络政治舆论中的民情民意、吸纳民智和解决民生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一致共识,成为增强官民互动、规范政府行为和加速公民诉求解决的重要力量,但网络政治舆论中的民意也存在天然的缺陷,特别是网民结构性失衡导致网络政治舆论并不能完全代表民意。截止到2012年12月底,从各省网民规模看,我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的网民规模虽然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但北京和上海的互联网普及率为70%左右,接近西方高普及率国家水平,而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广西、湖南、西藏、四川、安徽、甘肃、河南、贵州、云南、江西等省市的互联网普及率不到40%,显示了我国不同地区互联网普及程度存在较大差距;从城乡网民规模看,我国城镇居民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60%,而农村地区目前只有23.7%,网民农村人口占比为27.6%;从年龄结构看,网民群体以年轻人为主,30岁以下的网民占比为56.1%;从职业结构看,学生群体的互联网普及率稳居高位,学生占比为25.1%,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仅为3.5%。综上所述,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我国网络发展还存在着地区不平衡、网民结构不合理、“数字化鸿沟”等问题,部分弱势群体还没有条件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权益。正如经济学家樊纲指出的,“网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但中国更大的利益群体在网的外面,多数的农民、民工都不在网上,不是网民能够代表的,所以网民不能以民意代表自居”[7]。因此,面对汹涌而来的网络政治舆论,政府应当善于鉴别,不能简单地把网络政治舆论等同于全民的政治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