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形象”研究的知识图谱及其政治学转向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海洲,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南京 210023)。

原文出处:
政治学研究

内容提要:

“国家形象”是近年来中国政府、社会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理论热点之一,然而中国学术界的相关研究侧重于国际关系学和新闻传播学角度,在研究中重外轻内、重果轻因,既缺乏对西方研究成果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整理,也难以为中国国家形象塑造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和评估。可以基于对中西方学界重要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反思,开拓国家形象研究的政治学方向,一方面通过搭建政治分析的系统框架,构筑国家形象研究的基础理论;另一方面围绕政治象征概念营造出一个富有弹性的分析空间,促进国家形象的跨学科研究。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研究和实践而言,这种政治学转向将提供一个兼具整合性和扩展性的理论平台。


期刊代号:D0
分类名称:政治学
复印期号:2013 年 12 期

字号:

       中国“国家形象”是在“民族复兴”和“大国崛起”等政治背景下出现的问题,构建国家形象的实践活动是中国面对种种外交困境而采取的必要举措。在理论上受实践所主导,对外传播和外交关系成为主要研究领域。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学界的国家形象研究在成果数量上高速增长,但在理论提升上动力不足,既缺乏理论基础,①也缺乏理论创新,②导致在理论上很难及时、充分地“反哺”相关的实践活动。③

       内政外交关联度的日益强化、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以及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提高,都令国家形象的生成机制、存在环境和作用方式不断面临新的挑战。亟须对国家形象研究应对这种挑战的表现和效果进行全面回顾和评估。勾勒出主要研究文献的“知识图谱”(Mapping Knowledge Domain)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这种需要。④同时,笔者也为上述理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设想:以评估和吸纳中西方学术界的相关研究为前提,在政治学视域中构建一套系统性的分析框架和一个具有弹性的分析领域,既促进国家形象研究建立系统性的理论基础,以遏制目前研究主题和主旨愈发凌乱涣散、解释和评估的信度效度频受质疑的趋势;也为其提供一个跨学科交流和互动的理论空间,从而有效整合各方研究力量和研究成果,全面推进国家形象研究的深入和快速发展。

       一、中国“国家形象”研究的总体状况与主要特征

       中国学术界对“国家形象”的研究起步较晚,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才有新闻传播学的学者关注到这一议题,⑤2000年之前屈指可数的相关文献集中在新闻传播学领域,并以对策性研究和描述性介绍为主。⑥笔者基于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以“国家形象”为篇名检索词,对2000年至2011年间发表的论文文献进行了梳理,其基本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中国学术界的国家形象研究从2006年起发生了非常明显的提升。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在理论方面,2006年之前的十年间陆续发表了一些论文,尤其是出版了几部专著,⑦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从1999年起陆续召开了几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也凝聚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学者。⑧同时,外国学者约瑟夫·奈(Joseph S.Nye,Jr.)在1990年提出的“软权力(soft power)”⑨概念和约书亚·雷默(Joshua Cooper Ramo)在2004年抛出的“北京共识(The Beijing Consensus)”⑩理念,逐渐引起国内政府和学界的重视。其次在实践方面,大的背景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小的背景是2001年中国被确定为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国,以及此后文化艺术国际交流的高速发展等,这使得国家形象问题逐渐成为国际、国内社会关注的重点。基于CiteSPace软件(11)对CSSCI相关文献所作的词频分析也为此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从表1中可见,几乎所有的高频词都在2006年之前提出,其中“奥运会”和“软权力”的频次高居第2和第4位。(12)

       同时,表1也初步反映出文献所在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如第2、3、9位的关键词和新闻传播领域相关度较高,第4、5、6、8位的关键词则主要属于国际政治领域。事实上笔者根据文献的中图分类号进行逐篇梳理后发现,这些文献的学科分类与词频分析的结果非常吻合:其中外交、国际关系和新闻传播学等领域的文献高达66%左右,而政治学领域仅占3%。(13)通过对这些文献的精读和分析,笔者发现2000年以来中国学术界在国家形象研究中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重外轻内,二是重果轻因。

       首先是重外轻内。“国家形象”这一概念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日益深入地参与国际竞争的宏观语境中出现的,所以在其诞生之初就被打上深刻的“外向性”特征。虽然一些学者在定义这一概念时能够顾及“国内各种行为主体”的参与活动,或者将诸多国内因素视作“国家形象”的基石,(14)但在给出严格定义或在具体分析这一概念时,国家形象则被普遍视作“特定国家的国际形象”,(15)是该国“外部国际公众”的“主观印象”。(16)简言之,在国家形象构建中强调“向外展现”、“对外传播”、“受外国因素影响”以及“作用于对外关系”等方面。例如,能够影响国家形象的国内传媒最重要的任务是提供有效的“外宣能力”;作为国家形象基石之一的国族文化最紧迫的任务则是“走出去”;国家打造国家形象的行为直接以外部受众的需要为导向等。

       其次是重果轻因,或者更具体地表现为重策略、轻机制。“国家形象”研究主要分布在一些具有“实务”性质的领域中,学者们普遍关注“如何”的问题,而较少考虑“为何”的问题。对“国家形象”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具体实践道路和策略的研究占21%左右,而探讨“国家形象”的生成机制和作用机制的研究仅占1%左右。悬殊的比例也揭示出这项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系统性的基础理论支撑。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实践考虑的应用性研究如果长期得不到基础研究的理论支撑,可能会带来两重危机:一方面,提出的对策极大地受到主观臆断的影响,缺乏科学的判断和坚实的理论根据,这一点是目前中国学术界国家形象研究所面临的主要困境,评估和建议两极化的现象较为严重;另一方面,围绕“国家形象”这一主题的研究即便规模可观、百花齐放,但创新动力堪忧。这一点直观地体现在文献的聚类分析中,参见图2。该图显示出研究类别比较散乱且缺乏重点,相对被引频次较高(最高仅为10)的文献来自于单一学科(新闻传播学领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