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艺“公转”与“自转”

作 者:

作者简介:
董学文,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100871。

原文出处: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文艺的“公转”和“自转”相统一思想是马克思文艺观的重要体现,是唯物辩证法在文艺观上的实际运用。“公转”和“自转”相统一思想在经典作家的批评实践中有着较为充分的体现。对“公转”和“自转”相统一思想的开掘,将对文艺理论的整体形态和结构以及文艺批评方法带来变革。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4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I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804(2014)02-0071-10

       一、“公转”与“自转”相统一思想体现了马克思文艺观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的文艺观是在批判继承前人学说的基础上进行革命变革的。这种变革,除了价值取向和范畴术语的更新外,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将唯物的辩证法应用到文艺学说之中,从而使文艺学成为一门科学。如何理解马克思文艺学说的框架体系及其特征,多年来学界是存在分歧的。准确把握马克思文艺学说的原型与流变,依然是个现实的理论问题。无疑,马克思把全部西方文艺学和美学传统都纳入了自己的批判视野。同样无疑的是,马克思又是最早最成功地超越和颠覆先前各种形而上学的文艺观的。是什么使马克思的文艺观超越前人又大放异彩呢?怎样勾勒马克思文艺观的整体面貌才能既不外于也不低于马克思文艺观的原初形态呢?解决这个问题,显然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重大使命。

       在《反杜林论》“序言”中,恩格斯曾经说过:“马克思和我,可以说是唯一把自觉的辩证法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出来并运用于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人。”①此话可以看作理解马克思文艺观的一把钥匙。这句话中的“唯一”、“自觉的辩证法”、“拯救”、“运用”、“历史观”等字眼,清楚地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将辩证法和唯物论注入自然和历史研究是自己的理论追求。或者可以说,正是这一点,马克思同各种唯心论和机械论划清了界限。如果把这一思想运用到文艺上,那么,说从马克思开始才以普遍联系和对立统一的观点观察文艺现象和文艺问题,既不赞成单纯的“内部研究”,也不赞成单纯的“外部研究”,而是力图将这两者辩证有机地结合起来,应该是可以成立的。

       我们知道,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中,马克思曾讲过这样一段话:“在宇宙系统中,每一个单独的行星一面自转,同时又围绕太阳运转,同样,在自由的系统中,它的每个领域也是一面自转,同时又围绕自由这一太阳中心运转。”②这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明。文学艺术无疑是属于“自由的系统”的,它也应当符合这一“公转”和“自转”的规律。也就是说,文艺的“公转”和“自转”,各自不是孤立运行的,而是同时发生、不能分离的。“公转”和“自转”说,它内里是唯物辩证法。这个规律的表述,已经同对精神现象的各种形而上学论完全不同了。我们可以称它是文艺学领域的哥白尼“日心说”取代托勒密“地心说”式的一场革命。哥白尼曾经这样说道:“处于行星中间的是太阳,在这极美丽的殿堂中,谁能把这个火炬放到更好的地位,使它的光明同时照到整个体系呢?……这样,我们就发现在这一秩序的安排下,宇宙里有一种奇妙的对称,轨道的大小与运动都有一定的谐和关系,这样的情形是用别的方法达不到的。”③我们还不能说哥白尼的思想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但确已有了近代的科学因素和辨证因素。毛泽东也曾谈到过这个问题,他说:“事物在运动中。地球绕太阳转,自转成日,公转成年。哥白尼的时代,在欧洲只有几个人相信哥白尼的学说,例如伽利略、开普勒,在中国一个人也没有。不过宋朝辛弃疾写的一首词里说,当月亮从我们这里落下去的时候,它照亮着别的地方。晋朝的张华在他的一首诗里也写到‘太仪斡运,天回地游’。”④这里,毛泽东是通过文艺作品讲自然规律,其中的道理对文艺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也是适用的。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就有中国学者从文艺的角度谈过同马克思的这种“公转”、“自转”思想相似的看法。这位学者就是著名文艺理论家杨晦先生。他在《论文艺运动与社会运动》一文中讲道:“要是打个比喻来说,文艺好比是地球,社会好比是太阳。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有随太阳的公转,也有地球的自转。其实,就是文艺也有文艺的公转律和自转律的。文艺发展受社会发展限定,文艺不能不受社会的支配,这中间是有一种文艺跟社会间的公转律存在;同时,文艺本身也有文艺自己的一种发展法则,这就是文艺自转律。”⑤杨晦先生的这个观点是否受到了马克思的启迪,现不得而知。因为马克思比他早讲了105年,至今也没有他引证马克思上述文献资料的任何证据。况且,当时马克思的那段话还没有中译文,他也没有可能读到《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的德文原文。唯一可以解释的是,那就是由于对事物相互联系、辩证运动思想的认识一致,使他们相隔百年亦所见略同。两者的区别,只是一个从哲学角度阐发,一个从文艺角度论述,彼此的道理则是相通的。

       可以说,文艺的“公转”和“自转”相统一的思想,正是马克思文艺观的一个体现。为什么这么讲?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马克思上面说的那段话。马克思所说的“自由的系统”,是个大系统,无疑是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既然包括在内,那么我们就得承认而且必须注意文艺运动中同时存在着的“自转”和“公转”的两个方面。人们的一般思维在考察具体文艺现象和文艺问题时,往往会比较重点或集中地谈论“自转”和“公转”的某一个方面。历史上的文艺学说——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其实大体上也都是这么做的。比较而言,黑格尔是个例外,他的思维方式不同于所有其他思想家的地方,是他的思维方式有着巨大的历史感做基础。“形式尽管是那么抽象和唯心,他的思想发展却总是与世界历史的发展平行着,而后者按他的本意只是前者的验证。真正的关系因此颠倒了,头脚倒置了,可是实在的内容却到处渗透到哲学中……他是第一个想证明历史中有一种发展、有一种内在联系的人,尽管他的历史哲学中的许多东西现在我们看来十分古怪,如果把他的前辈,甚至把那些在他以后敢于对历史作总的思考的人同他相比,他的基本观点的宏伟,就是在今天也还值得钦佩。在《现象学》、《美学》、《哲学史》中,到处贯穿着这种宏伟的历史观,到处是历史地、在同历史的一定的(虽然是抽象地歪曲了的)联系中来处理材料的。”⑥这一划时代的历史观,成为马克思“新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直接的理论前提,单单由于这种历史观,也就为逻辑方法提供了一个出发点。如果这个被遗忘了的辩证法从‘纯粹思维’的观点出发就已经得出这样的结果,而且,如果它轻而易举地就结束了过去的全部逻辑学和形而上学,那么,在它里面除了诡辩和烦琐言辞之外一定还有别的东西。但是,对这个方法的批判不是小事,全部官方哲学过去害怕而且现在还害怕干这件事。”⑦那么是谁干了“这件事”并完成了这个“批判”任务?是谁把这种“头脚倒置”的辩证法又重新“颠倒”过来?显然是马克思。用恩格斯的话来说:“马克思过去和现在都是唯一能够担当起这样一件工作的人,这就是从黑格尔逻辑学中把包含着黑格尔在这方面的真正发现的内核剥出来,使辩证方法摆脱它的唯心主义的外壳并把辩证方法在使它成为唯一正确的思想发展形式的简单形态上建立起来。”⑧马克思对于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是以这个方法做基础的;他对于文艺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批判,同样也是以这个方法做基础的。我们只有从这里入手,才能发现并认识马克思文艺观整体特征的依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