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概念的中国之旅

作 者:
钱翰 

作者简介:
钱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副教授,北京 100875

原文出处:
学术论坛

内容提要:

文本(texte)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法国从普通的名词转变为耀眼的学术概念,并且与作品()产生对立,是法国理论的重要表征。80年代以来,文本概念进入中国,一方面刺激了中国的学术话语,推动了国内对新理论的接受;另一方面由于文化差异,也造成种种误读。重新梳理这一进程,将帮助我们在历史语境中反思理论的跨文化转换,加深对文本概念在中西不同语境中的理解。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4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11-0113-09

       作品(uvre)和文本(texte)在文学话语中,曾经是普通的术语,文本指的文学的语言现象,而作品则体现了美学和创造价值。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话语出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作品”概念消失,而“文本”概念则无所不在。这个术语转换的背后隐藏着文学范式的转换,同时也是对文学制度的质疑。在传统观念中,文本是与作品相互关联和对立的观念,文本要走向作品,后者是前者的归宿。然而,在结构主义文论兴起之后,由于研究兴趣和科学客观性的追求,代表价值体系的作品被置于边缘,而原来处于边缘的文本成为文学科学的研究对象。后结构主义则重新强调文学实践和价值,但是他们把传统的价值观恰好颠覆过来,从作品走向文本,此时的文本不再是具体的书写产物,而是一种新的文学观念和意指实践方式,经典的作品变为庸俗,先锋的文本代表颠覆性的价值。在新的空间分配语义,拒绝任何固定的话语秩序。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本概念进入中国。Texte这个概念翻译为“文本”是在80年代以后随着结构主义的浪潮进入中国,直到90年代才逐渐成为文学批评话语中的关键词。中国的特殊语境对概念的吸收和旅行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汉语中并不存在一个与texte完全对应的词,当时中国学术界制造了两个词来翻译,一个是文本,另一个是本文。经过80年代的争议,90年代“文本”作为texte的翻译得到了学术界主流的认可,但是并未得到完全的承认,“本文”的翻译依然还有一定影响①。这些都说明,在汉语中难以找到一个在意义上完全对应texte的词汇,在中国的传统语境中也并不存在一个与texte相同的范畴。傅修延先生在《文本学》一书中提到中国古代的“文本思想”②,实际上是一种误读。因为,西方六七十年代的文本观是建立在“文本”与“作品”的对立之上的,倘若没有这种对立,也就不可能发生“从作品到文本”的转变。中国文学传统中并不存在这样的对立,虽说中国也有“文”和“文章”之类的诸多概念,但是古汉语中,“文”并非是一个客观的对象,更非简单的文字所组成的任何东西。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中说:“文之为徳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旁通而无滞,日用而不匮。《易》曰∶‘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辞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这里的“文”带有强烈的价值色彩,与西方的text并不是一回事,不能简单归为一类③。尤其是汉语中,原本不存在一个与“文”相区别和对立的“作品”概念,这样的差别不仅造成翻译上和接受上的困难,也使我们难以理解西方文学理论中文本观念兴起的革命性意义。在西方的语境中,文本和作品作为语词的对立项,必须相互参照才能理解其原义;而在中国的语境中,却常常难以理解这样的对立。在我们今天的文学理论和批评中,文本的概念常常用来替换作品概念,或者最多用来强调对作品(文本)本身的关注而已。直到今天,中国对文本概念的理解大部分都是接受美学的理解模式,而对西方六七十年代的文本观念缺乏深入理解,即使在对西方六七十年代先锋批评的研究中,也仅仅把文本作为审美判断的客观依据,而没有看到文本与作品的对立之处,因此也难以理解“从作品到文本”这一过程的真实意义。然而从另一方面,中国学界在文本概念的启发之下,重新审视传统中国的“文”概念,也许能重新建构不同于西方又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文学观。

       一、文本概念的翻译与接受过程

       文本一词进入中国文学理论话语体系的过程非常复杂。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现代文学理论的译介在中国大陆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在最早一批理论译介中,“text”(法语为texte)作为西方现代文学理论中关键性的理论术语,亦通过译介进入中国。“text”来到中国后,作为一个西方文学理论名词在翻译和传播的过程中均经历了一些波折。最基本的译名确定过程中经历了“本文”与“文本”的角力,文本概念传播过程中也不乏种种杂糅与变化,文本理论研究兴起后的接受过程也显得色彩纷呈。

       当西方现代文学理论中的“text”一词最初进入中国时,其译名并非文本,而是本文,因此当我们查阅早期的西方文论译介资料时,本文是其中常见的作为英文“text”或法文“texte”的中文对应词,并且本文的使用延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直至近年,本文仍会偶尔见于相关理论文章中。文本取代本文成为约定俗成的文学理论术语,亦非一日之功。时至今日,本文与文本的这段历史似乎已成为尘封往事,大多数人只知有文本而不知有本文,但了解这一段译名的纠葛,对理解早期文本理论译介中的一些理念或能有所助益。

       目前在现代汉语中,文本与本文均为常用词。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这两个词的解释如下,这两个词的解释自进入现代汉语词典以后便几乎没有变动过:

       本文:①所指的这篇文章;②原文(区别于“译文”或“注解”)。

       文本:文件的某种本子(多就文字、措辞而言),也指某种文件。

       这两个词语的现代汉语释义均与文本在西方话语中的意思相去甚远。但本文的释义似乎更加靠近text的本意即原文、本文、正文等。

       这两个词语的常用程度不同。尽管1965年《现代汉语词典》的排印送审稿本及1973年的初版中都先于“本文”收录了“文本”一词,至1978年第1版现代汉语词典中才开始同时收录文本与本文两词。但是根据1990年出版的《现代汉语常用词频词典(音序部分)》[3](选材为1919至1982年间的汉语材料),本文的频度为144,文本的频度仅有14。由此可见,至少在西方文论引进初期的1980年前后,本文的使用频率远远超过文本一词。

       通过现代汉语中本文与文本两词从释义到使用频率的对比,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何当年西方文论最初译介至国内时译者或著者选择本文作为“text”的对应词。

       首先,“text”在英语中本属于基本常用词汇,其常用的英文义项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