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框架

作 者:

作者简介:
祝智庭,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理论、教育信息化系统架构与技术标准、网络远程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技术文化等(ztzhu@dec.ecnu.edu.on);管珏琪,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jqguan@dec.ecnu.edu.cn)(上海 200062)。

原文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内容提要:

“三通两平台”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十二五”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推进“三通工程”,“人人通”是核心也是难点。“人人通”定位为基于实名制的网络教与学环境的个性化学习应用,推动“人人通”,旨在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通”强调建设的同时更强调应用的开展,基于对“人人通”建设内涵分析。从空间结构、接入环境、支持服务、用户能力四个维度建构“人人通”建设一般框架;聚焦空间结构维度,从学习者视角明确“人人通”建设重点,以PLS为要件实践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个性化学习;并构建PLS功能模式、阐明PLS对学习者学习的促进作用。最后建议通过技术规范研制保障“人人通”合理、有效实施。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4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860(2013)10—0001—07

       一、引言

       2000年10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启动中小学‘校校通’计划”,2008年,教育部明确提出要“积极开展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努力推进‘班班通,堂堂用’”。从“校校通”到“班班通”,从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走向课堂信息化应用环境建设,反映了教育信息化由表及里、由浅到深推进教育教学应用的趋势[1]。回顾对“校校通”“班班通”建设的讨论,多围绕硬件配置展开,没有将“通”与“用”有效结合。2012年3月教育部正式颁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随后在9月份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刘延东同志提出“三通两平台”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十二五”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其中“三通”即“宽带网络校校通(简称‘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简称‘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简称‘人人通’)”;“两平台”即“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三通”应在“两平台”支撑下开展建设与应用,同时“三通”之间相互关联,“校校通”是基础设施层,通的是宽带网络;“班班通”是班级常规教学应用层,通的是优质教育资源;“人人通”是个性化学习服务层,通的是实名制的网络教与学环境。比较之前的“校校通”“班班通”建设,新一轮教育信息化建设对校校通、班班通赋予新的内涵;并对网络教与学环境的建设与应用提出新的要求。从“校校通”到“班班通”再到“人人通”,从以校为本的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到以班为本的教育教学应用,再到以人为本的基于数字学习环境的教学与学习[2],展示了教育信息化全面融合发展的建设目标。

       知识经济时代呼吁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学习,基于实名制的网络空间可以更好地提供适应学习者个性特征的学习支持和服务,提供满足每一个学习者需求的个性化学习体验。因此“人人通”是数字化教育环境建设与应用真正要实现的目标,是教育信息化深入应用的未来发展方向。继“三通两平台”提出后,各省市将如何推进“三通工程”,尤其是推进“人人通”建设作为区域教育信息化重点。当前湖南省基于“世界大学城”网络服务平台开展云空间教育教学方面的探索为“人人通”建设提供了经验;同时新疆、安徽、山东、河南等省市已陆续启动建设与应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也强调以学习空间为核心的资源推送。“人人通”的提出将引发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与应用新思考,全面了解“人人通”对推进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建设与应用、引发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二、初识“人人通”:政策解读与现状分析

       (一)“人人通”建设目的

       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推动‘人人通’,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3]。各国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实践都日益昭示信息化的重要性,利用技术支持教育教学变革与创新的观点已得到普遍认同。网络学习空间可突破时空限制,为学习者创设新的学习机会;网络学习空间中信息资源的多源性、可选性、易得性、及时可达性将从本质上改变信息资源的分布形态和人们对它的拥有方式,实现教育关系的重构;同时基于网络的优势,学习者在网络学习空间中可实现更大范围的知识协作与共享,改变学习者学习形态。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教学应用将给教与学的变革带来新的活力。反观21世纪学生的转变、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传统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学习的转型,将“人人通”作为教与学方式变革的促成者,其提出和实施具有必然性。

       首先新一代的学习者群体属于“数字土著”(Digital Natives),他们出生在信息时代,长期浸润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信息技术重塑了他们的认知、态度及行为习惯。这类学习者对技术的期待及应用能力不同于以往学习者,吁求特殊的学习环境,亟待张扬其个性、体现其主动性的学习机会[4]。这对创建支持学生自主管理、彼此协作、个性化使用的学习环境提出现实需求。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如网络的普及让个人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成为可能,不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学习终端技术的发展,促使各类学习终端不断涌现,为个人随时随地接入学习提供载体,突破了学习地点的限制;Web2.0技术(Blog、Wiki、RSS等)体现开放、去中心化,为信息时代的教与学创设了良好的社会化学习环境。这为网络学习空间的创建及接入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再次,传统数字化学习环境中的学习面临转型,表现为:在社区中学习,学习活动本质上是学习者和社区其他成员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在文字之外,还包括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创造,而非消耗,学习者从内容消耗者转变为内容创建者;环境,而非课堂,学习环境的隐喻强调环境对学习活动或行为的“给养”,打破课堂教学的界限;社会学习网络正逐渐成为学习的核心要素,学习者从碎片化学习转向连通性学习[5]。这表明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教学应用实践的本质及可行性。

       (二)“人人通”现状分析

       继“三通两平台”提出后,对于如何开展“人人通”建设成为各界关注热点。在对“人人通”的理解方面,教育部科技司在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推进思路中从教师的视角,将网络学习空间描绘为[6]:网络化的社交平台,支撑教师网络教学、教研,支撑教师与学生、家长互动;汇聚优质资源的平台,提供资源交易服务;向教师主动推送资源和提供开发工具,尽快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管理平台,学校的机构空间能管理所有的教师空间和学生空间,能统计教师利用网络从事教学活动的频率、效果和教师自己创造的课件资源数量,能对网上教学活动进行组织以及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及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进行评论。以上对网络学习空间的描述说明:网络学习空间包括机构空间和面向教师、学生等的个人空间,具有可管性;基于实名制的网络学习空间为不同角色实体(机构、教师、学生、家长等)创建在线身份,支持教与学过程的记录及工作信息的保存;网络学习空间支持不同角色实体(教师、学生、家长等)的交互联结,体现其联结性;网络学习空间支持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与应用,体现共享理念;主张以空间带动应用,以应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