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高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绿色革命运动及其理论代言人从政治与生态相结合的角度阐明了一种宏观的、自觉的生态政治理论。生态政治具有三个生态层次,即政治体系内生态、政治—社会生态、政治—社会—自然生态;它与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有相通之处,但亦存在显见的本质差别;它与斗争政治不仅无共通之处,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相互对立的两极;它与民主政治密切相关,是对民主政治在新的视角上的补充、完善和发展。在民主基础上的生态政治是人类政治的未来走向,而协调与综合发展则是生态政治的价值追求。 回眸20世纪,展望21世纪,在人类生存希望与危机并存的历史关头,我们似乎蓦然发现,人类社会正在寻觅下一轮运行的新基点:协调发展。经济与文化的协调,人口与环境的适应,社会与自然的关照,等等,无不在展示着协调发展这一主题。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政治发展向何处去?这是一个必须要做出回答的时代课题。笔者以为,政治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存在物,政治是社会的政治。泛而言之,政治甚至也是延伸至社会之外的自然环境之中的政治。身处社会与自然双重背景下的时代政治,正在谋求全新的政治发展观:生态政治观。 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几种不同的文明形态:狩猎与采集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代社会是一种工业文明。从总体上讲,工业文明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正从兴盛走向衰亡;生态危机正是工业文明走向衰亡的基本特征;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将逐渐取代工业文明,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①生态政治观,是生态文明理论兴起以后在政治领域的反映。生态政治将成为人类社会政治运作的重要原则和形式。 从不自觉到自觉——生态政治论的提出 自本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发达的工业国家,对生态意识的要求,日益成为一个政治问题。在欧洲议会的大选中,“新的‘绿色革命’在政治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②。因此,可以这样认为,生态政治理论,源于西方的绿色革命运动。从广义生态政治的角度看,生态政治理论无疑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绿色革命运动及其理论代言人,基于人类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生存危机,从政治与生态相结合的角度阐明的全新的政治思维。这种政治思维,把政治—社会—自然看作一个环环相扣、联系紧密的巨型系统,自觉地把政治放到一个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在内的广阔的大背景中,对其理论和行为的正负效应进行多重的、宏观的考察。因此,这是一种宏观的、自觉的生态政治理论,而在这种生态政治理论产生以前,事实上早已存在一种微观的、政治系统内的生态政治理论,只是没有被人们从生态学的角度所认识而已。所以,它是一种不自觉的生态政治理论。这种理论,在西方以洛克和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为代表;在东方以孙中山的“五权学说”为代表。如果超越于狭义的政治观来看,那么,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也可以视为一种生态政治理论。 17世纪英国著名思想家洛克,在其《政府论》一书中,首倡“三权分立”学说。为了维护每个公民的“天赋人权”,使任何人都不得享有多于他人的权力,防止公民政府蜕变为君主专制,他认为必须赋予一切权力和管辖以相互制约性。而要达到相互制约的效果,就必须对过于集中的国家权力实行分离。洛克把国家权力分解为三种:立法权、行政权和联盟权。其中,立法权是最高权力,行政权和联盟权从属于立法权。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受洛克分权思想的启发,提出了国家权力中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并彼此制衡的思想。认为只有以权力约束权力,并使之彼此均衡,才能避免权力滥用。否则,任何一权的恶性膨胀,均会造成对权力的滥用。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在其著名的三民主义之一的民权主义思想中,曾具体阐释了在未来共和国实行民权主义的具体措施——“五权分立”,即行政权、立法权、裁判权、考选权和纠察权的相互分立。 从洛克、孟德斯鸠到孙中山,无论是“三权分立”还是“五权分立”,都体现了这样一种主旨:分权然后制衡。分权是谋求权力制衡、防止权力无限扩张的手段,而权力行使的边界性和适度性是其目的。从生态学的角度审视,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权力分立就是把权力类化为一个生物体系,然后通过对这个生物体系的合理分化,使之形成各自独立而又具有内在联系的生态系统,相互之间具有协同与制约的功能。由于权力分立学说在客观上具有政治生态化的态势,而且其目的在于取得良好的政治生态效益,因此,可以这样认为,权力分立学说是对生态政治观的不自觉的运用。甚至可以说,它为当今自觉的生态政治观的产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生态政治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不自觉到自觉,是人类政治观念和政治实践的巨大飞跃。当时代发展到工业化甚至后工业化的时候,随着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以及政治体系作用范围的延伸和民主政治制度的普遍化,政治已经不单纯是政治家的政治;而且随着工业化的到来而导致的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使人类更加清晰地感受到,社会是身处自然环境中的社会,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具有正相关和负相关的双重互动效应。自然不是供社会随意使唤的奴婢,它与社会之间是平起平坐的伙伴关系,违背这种伙伴关系的社会行为和政治行为,已经或正在遭受自然规律的惩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自觉意义上的生态政治理论认为,人类不仅仅生存于社会空间,同时更生存于自然空间之中。如果政治行为仅仅去把握人与人、人与社会间的关系,而忽视自然规律之于人类社会的影响,甚至以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的牺牲为代价,去达成某些人、某一阶级在社会领域中的政治、经济利益,人类的最终价值将无以实现。地球是个圆形的实在体,它由自然和社会共同组成。只重社会不重自然,仅是看到了地球的半个圆。自觉的生态政治力求站在人—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高度,重塑政治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