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政治发展研究所关注的是如下一些新视点。 一、关于全球化与政治发展。政治学学者所关心的主要是全球化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有的学者认为,政治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在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冲击下,政治不得不进行重大调整,从而也显现出全球化趋向。政治的全球化要求各国的决策者要具有全球意识和世界眼光,在谋求政治发展时制定出开放的对外战略。有的学者则认为,“全球化”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西方世界把“全球化”几乎等同于“全球一体化”,它们出于自己的利益需要,企图把西方文明的价值观、社会制度、行为规范向全世界扩张,实现以西方为主宰的世界大同或一体化。这种西方沙文主义的全球化理念烙有不平等与强权政治的印痕。另一方面,“全球化”又具有与“西化”、“全球一体化”不同的一般性涵义,它意味着开放性与多元性取代封闭型、均衡性。基于这样的理解,他们认为全球化进程中政治发展的价值取向必须是多元共存,每个民族国家、社会的政治发展,必须探索出一条符合自己情况的发展道路。全球化的过程始终伴有文化渗透、价值变迁、制度移植等因素对政治发展的影响,这种影响经常以东西方文化的冲突表现出来。其根源是西方打着文化普遍主义的旗号进行文化扩张,向全球推广其政治体系模式。因此,全球化过程中的政治发展必然是在对普遍价值的吸收和对文化帝国主义的抗争中进行的。 关于全球化与中国政治发展的关系,有人认为,全球化影响、制约着中国的政治发展,中国的政治发展也极大地影响着全球的政治关系,两者处于互动的过程之中。中国政治发展受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我们的政治发展越来越具有开放性;二是我们的现代化政策可能受到西方对华政策的制约;三是由于冷战结束后冷战思维依然存在,我们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及主权也可能受到强权政治的影响;四是我们的政治发展实践受到了西方发展理论的影响。 二、关于政治文化与政治发展。讨论的核心是政治文化发展的标准及政治文化发展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有的学者认为,政治文化的发展是政治人主体意识确立和增强的过程,它表现为公民对自我地位、政治能力及政治生活的认识发生变化,政治文化日渐世俗化等。他们认为,政治文化的世俗化对政治参与有深刻影响。个体独立意识及政治能力感的增强,公民对政治生活的本质的认识的改变等,都会直接影响政治参与和政治发展。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世俗化作为政治文化的发展标准并不适合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发展。世俗化的现实主义取向导致或加剧发展中国家政府合法性危机;世俗化的个人主义取向导致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政策实施上的困难;世俗化的虚无主义倾向完全否定了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在世俗化的无情冲击下,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文化整合遭到破坏,社会变迁过程中的认同危机和自我疏离感日益加剧,文化、意识形态乃至政治冲突接踵而至,社会和政局动乱时有发生。因此,第三世界国家在政治发展过程中,要从本民族的发展历史和实际出发,开辟一条适合自己国情、民情的独特政治发展道路,创造出一种新型政治文化。这种政治文化要能够整合不同阶层的利益,融合传统和现代的合理因素,在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秩序以及促进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起到积极而有效的作用。决不能教条地根据西方政治文化标准来确定所谓的政治发展程度和发展方向。 三、关于社会变革与政治发展。关注的焦点是我国社会变革过程中政治发展的特点。 有的学者认为,社会变革是全面的变革。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或政治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政治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社会变革的重要环节,也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在社会变革过程中,政治发展的主题应是调整政治结构、转变政府职能、强化中央权威、提升政府能力、加强法制建设、规范政府行为、保持政治稳定,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其中政治稳定、政府能力与民主政治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学者认为政治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经济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关键是要把握好政治发展的“度”。他们认为,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深刻变革之中。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需要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目前特别需要加强政治整合的能力,牢牢抓住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巩固已有的改革成果,坚定不移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大打击社会犯罪的力度,维护社会公正和公民应有的权利。他们认为,把握政治发展的“度”与过程,要同全面把握政治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相协调。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成为政治发展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