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马克思:脱离现代文学理论框架的解读

作 者:

作者简介:
孙文宪,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孙文宪(1947— ),男,四川省剑阁县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学研究。

原文出处:
学术月刊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3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无论是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不尽如人意的现状展开反思,还是将这一批评的发展演化作为一个历史对象来考察,“回到马克思”都是我们进入研究所必需的理论前提。所以强调并设置这样一个前提,是因为在业已形成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论知识中,有太多的内容实际上来源于解释者的建构,其中既有符合或接近经典作家本意的诠释,也不可避免地会有在诠释中加入解释者自己的理解乃至演绎,更不用说任何诠释都要受特定历史语境的限制,不可能完全排除由此带来的种种局限。所以,不管解释者的主观意愿如何,这些理论知识在客观上对我们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都可能产生彰显与遮蔽并存的效果。基于这个现实,我们把“回到马克思”作为反思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基础和前提。“回到马克思”是对理论研究的知识视野和反思深度的一种诉求,是针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存在的如下问题而言的。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发展相对滞后的根源之一,在于我们模糊了马克思主义批评与一般文学批评的区别,缺乏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研究特质的确认和追求。“回到马克思”意味着我们坚持这样一种批评观念: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是一种自成系统的、有别于一般文学批评的理论范式:承继和发挥这一批评范式的特点,对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之所以缺乏原创性和应对现实的能力,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还缺乏清晰的认识。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把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解为一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方法去解决各种文学问题的阐释活动,却忽略了作为一种文学研究的理论范式,马克思主义批评的规定性实质上是取决于其特有的文学观念、问题意识和由此形成的研究对象,而不是仅仅体现在方法上。正像贝尼特曾尖锐指出的那样,如果认为马克思主义批评的特点仅仅取决于方法,“这样做的代价是,马克思主义批评只是在方法层面上与资产阶级批评有区别(用不同的分析原则处理同一类问题),而在批评对象的理论构形这一关键层面上却丝毫没有区别”;他认为这种含混不清的认识使“马克思主义批评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最缺乏马克思主义的部分”①。就是说,把方法从理论中剥离出来,使方法抽象化、模式化,会从根本上模糊马克思主义批评的特质,所以贝尼特说只关注方法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其实最缺乏马克思主义。

       说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是一种自成系统的文学研究范式,主要是指与现代文学批评执著于文本审美意义的读解不同,马克思主义批评更关注文学艺术作品审美取向的社会价值及其思想内涵,并由此形成了与之相关的另一种研究文学的视域,那就是在阐释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同时,还要探究文本生成的历史语境,有时候还会更进一步追问:作家的创作与读者的接受实际上受制于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又与怎样的社会体制和文化运作模式相关联。简要地讲,作为一种文学研究范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特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知识系统作为研讨文学问题的学理基础;具有不同于一般文学理论的问题意识和研究对象;有自己阐释文学问题的理论、范畴和命题;在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域中展开文学研究。正是相互关联的这四个方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和一般文学批评的不同。

       关注中国文学活动的现实和解决本土的文学问题,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其特有的一种实践品格。但是历史的经验提醒我们,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在阐释自己的文学问题时还需具备“回到马克思”的理论自觉,反省我们的“中国化”诉求是否会影响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准确理解和科学运用。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存在与发展的命脉所在,它们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中国化”的基础和根据。但是也应看到,马克思主义批评的“中国化”不仅是一个理论原则,也是一个理解和运用理论的实践过程,作为理论原则的“中国化”只有通过实践过程并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实现。“中国化”面临的问题,不仅包括批评能否理论联系实际,同时还涉及批评的理论运作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关系。因此,在考察马克思主义批评的“中国化”时,我们至少需要两个测度,一是考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是否注意到中国文学活动的特殊性,这关系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贯彻。其二则需要反思,当我们把中国文学活动的特殊性作为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时,生成于现实需要的具体意向作为对理论的期待和预设,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准确理解。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历史经验来看,第二个测度显然不可缺少。

       例如,极“左”思想的长期泛滥曾使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批评放弃甚至排斥对文学的审美阐释,因此在摆脱极“左”思想的禁锢之后,关注文学的审美性便成为我们重构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的重要内容。于是,特定的现实语境不仅使我们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关注甚至放大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话语中的审美成分,同时还使我们的批评在有意无意之间忽略、淡化乃至消解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话语中的政治成分,甚至出现对经典作家文学思想读解的“去政治化”倾向。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中国化”的这一历史经验说明,无论我们自己是否自觉,在特定的现实语境中去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都让我们难以跳出知识社会学所揭示的这样一种心态,即“如何在某种理论、学说和知识运动中找到对自身利益和目的的表达”②,殊不知这种合理的意向却会引出偏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回到马克思,在重新读解马克思主义原典的基础上反思和检验业已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知识,本身就应理解为“中国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即对联系实际的理论取向展开反省和检验的环节,它意味着“回到马克思”是对“中国化”的一种规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