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艺术的视觉形式与主体性

作 者:
曹晖 

作者简介:
曹晖,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原文出处:
文艺研究

内容提要:

从历史的视角看,西方古典艺术、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的视觉形式在发展过程中分别体现为去分化、分化、再去分化的特征。这些特征不仅是其自身逻辑演化的必然,更是主体性建构的结果。就此而言,主体性与西方艺术的视觉形式之间有着十分复杂的关系,可以说,对主体性的探求直接推动了西方艺术视觉形式的发展,并经由视觉形式而对自身产生了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本文致力于从视觉形式角度分析西方艺术的发展规律,并厘清它与主体性问题的关系。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2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所谓艺术的“视觉形式”,是指艺术作品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与社会文化因素及创作主体自身交互作用所呈现出的整体风格形态。西方艺术史发展表明,视觉形式不是客观的和静态的,而是被主体塑造、建构的结果,体现为一种规范的力量。能够进入艺术作品的形式,经由主体选择而成为合法形式,而未能进入艺术作品的形式则被抛弃,艺术的等级由此判分。

      一、西方古典艺术的视觉形式:主体性确立的艺术表征

      从古希腊历经中世纪、文艺复兴到启蒙时代,可以确立为西方艺术的古典时期。这一时期的艺术审美形式表现为形象和客观事物的对应关系,再现、还原、真理一元论和符合论成为阐释艺术的重要标准。哲学在这一时期则体现为人的主体性的逐步确立。早期的古希腊哲学以研究本体论问题为主,主题是世界及其本质。这时的人普遍处于依赖性的社会关系之中,群体的活动方式使社会呈现为无主体状态。但一些哲学家对主体性思想进行了思考,这为主体性思想的提出做了初步准备。如普罗泰戈拉、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哲学都涉足人的主体性问题。近代以降,笛卡尔是第一个自觉面对和认真思索主体自我的人。他把“我思”作为认识的主体,通过怀疑和反思得到主体自我,寻求不证自明、无可置疑的知识。

      古典时期的视觉形式主要表现为空间透视,即利用透视法在平面上创造出一个模拟的自然。透视法则的发现以及在欧洲的迅速传播,表明它符合了一种早已存在的需要,即对造成空间错觉的渴望。其实,古罗马数学家罗德的戈米那斯(Geminus of Rhodes)在《达米安那斯著作集》中比较明确地叙述了透视概念:“由于对象看上去的样子和实际并不一致,人们研究的不是如何再现出真实的比例,而是如何把它们再现为实际看到的那个样子。……透视是一种技艺,借助于它,艺术家能够在其作品中再现出不为距离和高度所扭曲的外形。”①古希腊人早已通晓短缩法,善于在画面上表现对象的深度。文艺复兴时期,随着艺术和自然科学的紧密联系,建筑家成为数学家,雕刻家成为解剖学家,画家成为几何学家,音乐家成为声学家,数学的研究几乎成了所有艺术的规则。古典时期,审美形式的鲜明特征就是利用透视所制造的空间感,力图还原事物的客观真实性,再现性的艺术形式占统治地位。艺术表现为能指和所指之间关系的牢固性,即人的日常经验和审美经验的接近或同一。艺术和现实的关系十分紧密,古典艺术意义中的“元叙事”正是人们的日常经验。艺术的文本不是自我指涉的封闭系统,而是作为日常实在世界的“摹本”或“镜子”。同时,古典艺术强调秩序感、和谐感和平衡感,因为在这一时期的人看来,“艺术行为意味着用可视形式确定理想化过程,其中他使自己的感觉合乎于周围生动的世界;他不再回避现象的偶然性,而只是把它们提炼为一个有机的、平稳的秩序”②。

      艺术家为什么要在二维的平面上造出虚幻的空间来?是对造物主的顶礼膜拜,还是对自我主体性的肯定?透视作为一种再现现实事物空间关系的方法,使眼睛获得更加可靠、更具真实感和秩序感的画面,同时把世界设立为视觉的对象。通过透视法,客观世界被组织成一种空间结构关系,周围物象被看作观察点不动、而时间上凝滞的对象,这为人们在画面上创造出真实的环境提供了条件,也符合文艺复兴之后人需要肯定现实中的价值和地位的要求。潘诺夫斯基认为,文艺复兴的透视“主观视觉印象被理性化到了这样的程度,以至于它能够形成用来构建一个经验世界的基础,在现代的意义上,这个世界是无限的(人们能够把文艺复兴时期透视的功能跟批判哲学进行专门比较,而把古希腊—罗马的透视功能跟怀疑主义相比较),是一个从心理学空间到形而上学空间的转化;或者说,是一种主观感受的客观化”③。焦点透视作为西方人思维的逻辑起点,产生了空间化的时间观。这其实就是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透视法在眼睛与事物之间所设定的距离,就是主体与客体的距离。潘诺夫斯基认为,文艺复兴早期的思想已经预先假定了作为实际艺术的客体之对应物的实在的艺术主体,就像焦点透视的发现同时设定了可见之物和感知之眼一样④。因此,透视结构既是古典艺术形式的轴心,也是主体性在视觉艺术中呈现的参照点。

      二、西方现代艺术的视觉形式:主体性建构的艺术努力

      从18世纪康德提出审美无功利性命题到20世纪50年代,可以确立为西方艺术的现代时期,其中重要事件是19世纪下半叶先锋派的产生。自18世纪中期起,欧洲现代文化运动开始深化和成熟。现代文化的精神内核是人从神学的精神专制下解放出来,获得精神自由和自我意识。康德认为,认识的根本前提和原则存在于人类自身。这是现代社会形成的标志。韦伯在其著名的宗教社会学研究中发现,理论的、伦理的和美学的知识和实践从宗教和形而上学的统一中分离出来,是西方文化的现代转变。哈贝马斯继承了这个说法,指出文化的现代性就导源于这样的分化,以至于出现了专门化的不同职业,以及认识—工具、道德—实践和审美—表现的对立。这意味着艺术越来越被当作一个独立自律的领域。这是现代主义艺术的基本特征。

      分化带来了艺术的自律性和自足性,突出表现在对“纯粹性”的追求上。“纯粹”包含两种意思:艺术脱离了服务于道德和政治的目的,从而成为独立自主的存在;各门类艺术形成了自身的规定性和特殊性。自此之后,诸如“纯诗”、“纯形式”之类的概念成为现代艺术的关键词。奥尔特加在20世纪30年代说过:“在分析本世纪艺术风格时,我们发现它包含了几个密切相关的倾向。新的风格倾向于:1.将艺术非人化;2.避免生动的形式(这里指传统的逼真模仿形式);3.认为艺术品就是艺术品,而不是什么别的东西;4.把艺术视为游戏和无价值的事物;5.本质上是反讽的;6.生怕别人模仿,因而精心地加以完成;7.把艺术当作无超越结果的事物。”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