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教学论相关联的几个关键问题的探讨

作 者:

作者简介:
弋文武(1962- ),男,陕西渭南人,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学高级教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教师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甘肃 兰州 730030)。

原文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内容提要:

教学论和教育心理学以及与这两个学科密切相关的“学”和“教”都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注重研究“教”是教学论的范畴,而“学”则是教育心理学的范畴,但是,“教”与“学”应当相互靠近和借鉴而不应当割裂开来。“学”和“教”同源,后来形成有机的整体“教学”。“学”是学生行为的相对持久性改变;“教”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同时还有分享、沟通、宣教和探询等功能。充分认识和实践“学”和“教”的基本功能,自然会产生有效教学。在认识论上需要从实证主义和阐释主义角度认真思考教学论和教育心理学;本体论上需要从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角度认真思考这两门学科的实体性。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2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0186(2012)07-0037-05

      修回日期:2012-05-19

      教学论是教育学的“心脏”,[1]与之平行的学科还有教育学原理、比较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等,教育心理学是一级学科心理学中的二级学科,与之平行的学科还有应用心理学和基础心理学等。教学论与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地位相同,是两个完全自成体系的二级学科,[2]但是又有密切的联系。胡德海(1989)说:“教育心理学与教学论是平行的。”[3]李秉德(2003)强调了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论中的重要作用。他说,“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及其发展的各个阶段进行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心理机制。它为教学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但是,它不涉及教学的方向和内容。”[4]教学论和教育心理学到底有什么样的联系与区别,本论文试图就这两个平行学科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深层次探讨。

      一、教学论与教育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

      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系统的研究而形成的理论就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教学论。从实践层面看,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4]而围绕教学所开展的工作很多,如德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禁毒教育等,它们对教学起支持作用。学校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和技能,当然,在此过程中又贯穿着各种支持性教育。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学校开展了面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活动。罗伯特·吉布森(Robert L.Gibson et al.,1995)说:“学校的各种心理教育项目是按设计而进行的,重点关注学生成长各阶段的需求、兴趣等相关问题。这些目标、活动、特殊服务和期待产生的结果都是围绕学生怎样更加有效地学习。”[5]李秉德(2003)认为:“学校教学所应完成的任务就是学校教育所应完成的任务。”[4]王本陆(2004)认为:“教学还承担着发展学生能力和品德等多方面的任务。”[6]这里,把教学任务和教育任务等同起来,泛化了教学的任务,不太容易让人认识教学的中心任务。教学任务是教育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对事物的认识,应当从必需的、普世性的属性入手,[7]也就是从一事物区别于另外一事物的属性人手。教学的属性就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属性是培养和塑造人。李秉德(2003)提到的学校教学所应完成的任务有思想品德培养、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各种能力特别是智力、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及审美情趣和完满个性。[4]实际上,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是学校教学的中心任务,品德培养是执行中心任务过程中的重要任务,能力和个性发展则属于心理教育,是支持性任务。这几项任务可以由学科教师同时完成,也可由不同的教师如德育教师和心理教师分别完成。这正像师傅教徒弟驾车到某目的地,指明目的地就像是品德培养,在教徒弟的过程中必须要求他遵守交通规则,如果徒弟驾车迷失了方向,就像学生成长过程中犯了方向性错误,可以说教育彻底失败了;让徒弟了解发动机、档位、油门、刹车片的工作原理就是知识,而如何使用油门、离合器和刹车就是技能;如何应对紧急事件、如何避免交通事故、如何克服疲劳、如何克服紧张焦虑等则属于心理教育。这三项任务当然可以由不同的师傅完成。如果将李秉德归纳的教学三大任务进行划分,有三分之一就属于心理教育。

      从以往的教学论专业书籍中总能找到教育心理学的影子。如李秉德(2003)提到对教学论形成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国外学者有苏格拉底、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杜威等6人,其中有4人是从心理学角度为教学理论寻找依据的;[4]如李定仁(2004)提到的6个前苏联、东欧的教学论专家苏霍姆林斯基、斯卡特金、巴班斯基、赞科夫、洛扎诺夫和沙塔洛夫中,他们中有2位明确地应用了教育心理学理论;[1]又比如他在介绍美国、西欧当代教学方法时,提到斯金纳、布鲁纳、瓦·根舍因、奥苏贝尔和布卢姆等5人,其中有3位就是著名的心理学家。[1]由此看来,教学论与教育心理学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但是,教学论和教育心理学是有区别的。教学论是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科学,[4]它把教师的“教”放在第一位,把学生的“学”放在第二位。正如罗伯特·斯莱文(Robert E.Slavin,2004)说:“教学论是对教和学的研究,所谓教学,就是教师想让学生学的东西与学生真正的学习之间建立起联系,而教育心理学是对学与教的研究。”[8]教育心理学是把学生的学习放在第一位,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实施“教”,这就是教育心理学所要研究的重点。具体地说,教育心理学不研究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本身,而是研究不同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机制,也就是说,它只起“润滑剂”的作用,其目的是加速学生接受知识和技能的速度。但是,“真正的教学是‘教’孩子如何学习”。[9]而如何学习或如何帮助学生学习则是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范畴。虽然教学论和教育心理学是两个平行的独立学科,但谁也离不开谁。这正像养殖业,大规模科学饲养是畜牧师的任务,在此过程中动物保健医师必须跟进,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如果离开疾病预防,所养的动物可能全部死掉。在学校教育中,教学活动是主导的,但如果没有教育心理学理论支持,则会成为“空中楼阁”,没有了根基。我国教育工作者历来很重视“教”的问题,近年来也已日益关注“学”的问题。[10]也就是说,教育心理学越来越引起教学论专家和一线学科教师的重视。

      学生学习就学生个体而言是心理活动。活动是以内容为支撑的,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就是内容。“教”是教师给每个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活动,因此,在“教”的活动中没有知识和技能作支撑,则成为无效的“教”。当然,在“教”的活动中,学生接受知识和技能的机制和过程极其复杂。认识这种复杂的机制和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的任务,而提出帮助学生有效接受的原则、方法、手段等则是教学论的任务。教学论不仅要揭示教学活动的规律和特点,更重要的是阐明有效教学的原理,即阐明“如何最有效地教”。[1]可以将教学论专家和一线学科教师比喻为学生的营养师,而心理学家和心理教师则是学生的“保姆”,而且这个“保姆”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保证让每个学生根据自身需求最大限度地吸收“营养”。因此,教学论专家和一线学科教师是站在学生对面,从外向内影响学生,而教育心理学家和心理教师则要与学生融为一体,当学生肚子里的“蛔虫”,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并由内向外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能。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学论专家和一线学科教师的作用与教育心理学家和心理教师的作用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动机制,中间是一种连续体状态。在学科建设中,教学论应向教育心理学延伸,教育心理学应向教学论延伸,绝不能成为割裂的、“老死不相往来”的两个学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