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科立场”到“学派立场”

——论中国教育学的学派意识及其实践路向

作 者:

作者简介:
靖国平,湖北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靖国平(1962—),男,湖北黄冈人,湖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从事教育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原文出处:
高等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通过学派建设促进学科发展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21世纪需要更加关注教育学的学派建设。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主要靠“立论”,教育学的学派建设主要靠“实证”。真正的教育学学派是在实践中“做”出来的,而不是在书斋里“论”出来的。教育学的学派意识及其实践路向,凸显出教育学研究者以及整个教育学科的主体性,是教育学作为一门自立、自为、成熟学科的重要标志。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6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1;G40-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06)01-0076-06

      一、为何关注教育学的学科立场

      当前,随着社会变革对教育事业需求的持续、高速增长,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伴随物之一的教育学的命运日益好转,教育学者及其学术共同体、教育学产品、教育学研究实验基地三位一体的学科发展架构正在形成。教育学正在成为一部分学者施展才华、践行教育理想的舞台。同时,教育学市场在学校变革实践和一系列教育政策的支持下,正在逐渐摆脱疲软状态,渐入佳境。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依然在争论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与学科归属的时候,当我们还在探索教育学立场、教育学意识、教育学危机、教育学个性、教育学品质、教育学兴趣等问题的时候,我们实际上还在为教育学的学科地位操心着、担忧着,我们还是对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自为、成熟的学科缺乏信心。我们甚至不得不思考“中国教育学者何以安身立命”这样的问题。[1] 当前,之所以关注、聚焦教育学的学科立场,主要基于如下缘由。

      1.研究者以及教育学科主体意识的觉醒

      中国教育学伴随着社会的历史变迁,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阶段。[2] 但从研究者以及教育学科的主体立场和地位上看,百年来中国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基本上处于“主体性欠缺”的阶段。“主体性欠缺”的具体表现有三:一是研究者个人主体性的“虚化”。个体主体性普遍被遮蔽,融化、消逝在集体巨大的背景之中。二是整个教育学科的“矮化”。教育学科严重地附着在其他相关学科之上,处于一种“寄生”状态,“成为其他学科发展的尾巴”。[3]“20世纪中国教育学在太多的束缚与依赖中建立,它既受意识形态的控制,又追逐着国外教育学说的变化,还受着学科性质认识停留于应用的自我局限,依附于交叉学科中的其他学科,扮演着‘随从’的角色”。[4] 三是教育理论对现实教育问题的解释能力、干预能力“弱化”。现有的教育理论尚不能令人信服地解释正在发生的各种教育现象。“教育学对现实的解释能力为什么会弱化?简而言之,根本原因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学理论视野狭隘化;二是分散的局部的理论由于缺乏统整而造成理论视野的支离和局限”[5]。今天,人们积极提倡教育学的学科意识和学科立场,实际上是主张教育学研究者以及教育学科的发展需要良好的“自我意识”,教育学研究需要有自己的领地,需要建立自己的学派。

      2.研究者对教育学发展状态的梳理与反省

      基于研究者主体意识的觉醒以及对教育学科发展前景的深切关注,人们开始认真反思教育学是否拥有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学术根基和思想领地,是否拥有自己的学科概念、知识、问题、理论和方法,是否具备独特的个性品质、学术风格和精神境界,是否形成了丰富、多元、开放之思想体系,是否具有引导、调节教育实践的各种能力、艺术、技巧、力量和智慧,是否具有宽阔的、美好的、令人鼓舞的发展前景。

      3.研究者对教育学发展尤其是对中国教育学本土性成长的期待与信心

      在教育学研究需求日益增长、研究对象日益复杂、研究环境逐步改善、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手段不断丰富的今天,为了增强教育学对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的贡献,为了教育学者的教育理想和教育学科的根本利益,为了教育学发展进一步的显性化和市场化,许多教育学者正在积极、开创性地工作着。他们有理由对教育学的未来充满期待和信心,有理由对中国教育学的本土性成长寄托美好的愿望。

      4.研究者对教育学发展路径的思考与探索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学发展主要依赖于国外教育学的引进和对其他学科的移植。这种简单的“引进式”或“移植式”发展,常常令我们感到先天不足,因而缺少自信,裹足不前。近年来,“教育学意识”、“教育学立场”、“教育学知识”、“教育学问题”“教育学话语”、“教育学实践”等一系列命题的提出及其探索,反映了教育学者对教育学的独立性、自主性的积极追求,也反映了他们对教育学发展路径的思维转换和观念变革。

      二、中国教育学百年之弊

      中国教育学百年发展的本土性资源不足、独立自主性不强、学科性质与归属不清、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动力不足,社会尤其是学术界的认同度不高,这些都是事实。反思中国教育学的百年之路,一个总体问题是学派成长的缺失,即“内涵式”、“开创性”发展不足。教育学研究一直在较低的水平上徘徊,鲜有重大的、整体性、原创性成果的出现。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了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危机。事实上,在中国教育学学科危机的背后,隐藏着教育学学派的贫乏。学科危机是表象,学派贫乏是本质。概言之,百年来中国教育学存在的弊病表现如下。

      1.重学科,轻学派

      这是一个总体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两点:其一,教育学的引进主要是作为一门学科尤其是作为一种课程形态来对待的,教育学仅限于师范教育和中小学教育,这就注定了教育学的建设主要立足于学科和课程,而教育学作为一种知识门类、理论体系和思想领域的研究被边缘化了。其二,从文化性格上看,我国学者对“自创学派”、“自立门户”向来持一种谨慎乃至畏惧的态度。一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整体性和谐和大一统共存,不希望有太多另类的声音或者个人的东西。另一方面,我国学者向来具有谦虚、谨慎、内敛的品质,而“自创学派”总有“出头”、“冒尖”之嫌。基于学派立场观察中国教育学百年,其面貌是很平淡的。“平淡”既表现于外,即教育学科因其自身不够强大、不够自成一派,不足以与其他许多成熟的学科平起平坐、对话交流。由于教育学科不能很好地为其他学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理论资源和实践智慧,因而在多数情况下缺乏足够的学术自信乃至学科尊严。“平淡”更表现于内,即教育学科内部缺乏学术发展的动力与活力,长期“死水一潭”或“铁板一块”,尤其缺乏在整体发展中产生多元、丰富和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