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质量的三维解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润洲,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 金华 321004;张斌贤,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教授,北京 100875

原文出处:
中国教育学刊

内容提要:

教育质量是对教育好与不好的价值判断,它蕴含着三个维度:其一,相对于评价标准而言的“什么的教育质量”;其二,相对于谁而言的“谁的教育质量”;其三,相对于如何做而言的“怎样的教育质量”。在评价标准上,从“政治挂帅”到“经济优先”、再到“育人为本”的更新使教育回归到教育上来,但在主体上,由于多元主体利益诉求的对立与冲突,却让教育者在行动上迷失了方向。因此,教育共同体急需确立独立、自主的教育评价标准,以在行动上正确认识、处理多种教育质量观的盘绕与纠结。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3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3)07-0023-04

      教育质量是对教育好与不好的价值判断,换言之,教育质量高就意味着教育好,教育质量差则意味着教育不好。而教育作为一种人为、为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当人们对其进行好与不好的评价时,既要有一定的评价标准,也要明确好与不好是对谁而言的,还要清楚怎样做的教育才是好与不好的。其理由有以下三条。第一,没有一定的评价标准,教育质量的好坏就失去了评价的依据,这是言说教育质量的第一个维度,即相对于一定的评价标准而言的教育质量,可简称为“什么的教育质量”。第二,教育活动蕴含着多种主体,而不同主体的教育需求会存在差异,这样,当面对不同的教育需求时,同样的教育也会获得质量好或坏的评价差异,这是言说教育质量的第二个维度,即相对于谁而言的教育质量,可简称为“谁的教育质量”。第三,从不同的角度看,教育质量有多种表现形式。例如,从时间上看,有短期的教育质量和长远的教育质量等,这就需要考虑怎样做的教育才是质量好或坏的问题,这是言说教育质量的第三个维度,可简称为“怎样的教育质量”。然而,在谈论教育质量时,人们往往聚焦“什么的教育质量”,而对“谁的教育质量”和“怎样的教育质量”重视不够,或者把不同维度的教育质量问题混为一谈,从而对教育质量的探讨不是缺乏全面性,就是自说自话。因此,为了全面、清楚地认识和理解教育质量,我们需要对其进行三维解析。

      一、在评价标准上,我们追求“什么的教育质量”

      任何教育活动都镶嵌着一定的实践目的,而当教育活动实现了人们预期的目的时,人们通常会认为这种教育的质量是高的。这是一种相对于某一评价标准而言的教育质量。从评价标准上来看,教育质量主要反映的是国家宏观、抽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的。[1]

      从宏观上说,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人们对教育的主导期待也存在着差异。例如,在前工业社会,人们期待教育培养出更多的维护社会秩序的统治人才;在工业社会,人们期待教育造就更多的科技人才;在后工业社会,创新人才的培养则成了时代的主旋律。从新中国60多年的教育发展历程来看,就最能反映主导教育期待的教育目的演变而言,其先后经历了“为新民主主义服务”“为无产阶级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五个阶段,其关注的重心经历了从政治挂帅到经济优先,再到育人为本的转换。[2]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主导期待的转换也就意味着教育评价标准的更新,而当教育评价标准改变时,同样的教育的质量高低或好坏就会有不同的判断与甄别。

      从微观上说,不同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在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方法的运用和教育管理的运行等方面都有所体现。例如,在“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价值导向下,教育的中心内容是政治教育;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将教育活动融于政治活动之中,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联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育管理的突出特征则是高度集中与统一,表现为典型的集权制管理。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价值导向下,教育内容强调现代科技知识的跟进、职业技术的渗透;教育强调以课堂教学为主,以校内学习为主,以实习实训为主;教育管理开始了分权进程并以经济手段来调控教育。在“让人民满意”的价值导向下,教育内容则强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渗透;在教育方法上,重视活动教学,重视校内校外活动的结合,重视过程与方法的统一;在管理上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处理好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3]

      从学理上说,一种主导性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确立势必深受当时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状况的制约,而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其各自的作用也各不相同。简单地说,在前工业社会,政治通常处于社会结构的支配地位,此时,政教合一,教育为国家培养统治人才是其价值所在;在工业社会,经济日趋处于社会结构的核心地位,教育与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各类技术人才的培养渐占教育的主流;而在后工业社会里,政治、经济与文化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却渐次由原先的那种政治中心或经济中心转变为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互动与共生,从而为教育的独立发展乃至引领社会发展开辟了必要的空间。从这种意义上说,我国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从“政治挂帅”到“经济优先”、再到“育人为本”的转换就契合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这种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转换也让教育真正回归到教育的本性上,因为教育的本体价值就在于“育人”,而教育的政治、经济等功能则是派生的。

      不过,尽管国家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转换契合了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符合教育的本性,但要真正贯彻、落实到由多个主体参与的复杂、动态的教育实践之中,却要考虑“谁的教育质量”与“怎样的教育质量”等更为实际、现实的问题。

      二、在主体上,我们满足“谁的教育质量”

      乍一看,教育似乎只包含着两个主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但实际上,在教育的背后还蕴含着多个主体,如国家、教育管理者、学校、教育理论研究者、学生家长与社会大众等。可以说,众多的教育主体对教育的价值期待与诉求不可能完全相同,当多种教育价值期待与诉求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教育到底满足“谁的教育质量”就成为一个不得不思考、澄清的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