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关于学生课程观的研究及其启示

作 者:

作者简介:
吴扬,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博士研究生,广州 510631;高凌飚,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教授,广州 510631

原文出处:
全球教育展望

内容提要:

学生对课程有着独到的看法和观念,这一观念的形成既来自于对课程本身的认识,更加深和定性于其学习的过程,从而支配着学生的学习,反之也影响教师的教学、课程的实施。当前我国的教师研究已出现由关注教师行为到教师思维转向的趋势,而学生研究却仍停留在学习方式等行为研究阶段。本文回顾了国外关于学生课程观研究的发展脉络,归纳整理了已有的研究内容与方法,以期对国内学者有所启示。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3 年 08 期

字号: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观点由来已久,但长期以来,“防学习者(learner-proof)”[1]的课程模式使得处于课程要素中弱势地位的学生的声音一直未受重视。自20世纪中期,西方学者在研究教师行为中认识到,教师对课程和教学的观念会影响其教学行为,并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2-3]此时对于学生层面的关注,更多集中于学习者学习方式、学习动机的转变,而并未关注动机背后更深层次的个体观念。随着当代课程不断深化变革,研究者们也逐渐发现,不仅教师的观念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作为独立个体的学生,对自身所学习的课程有其独到的看法。这些看法背后的观念影响着他们面对具体课程的学习行为,反过来也影响教师的教学实践、学校的课程实施、课程改革的运作,以至影响课程落实的最终成效。[4-5]虽然我国有部分研究者已经认识到在课程实施[6]和参与过程[7]中学生观点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研究较少涉及,因此十分有必要对国外的相关研究和发展进行探究和借鉴。

      一、学生课程观的内涵与意义

      根据《辞海》的解释,“观念”为个体的心理现象:一方面指“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另一方面指译自希腊文的"idea",通常指思想,有时亦指表象或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8]观念反映了人对自身所经历现象的本质和意义的理解。它既抽象于个体经验,同时又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是一种在社会文化传承影响下的个人建构。即个体在时代一般价值取向影响下,通过对事物满足其价值需求程度判断而形成的认识。不同的人所进行的建构既是个性化的,但也有共同的特征,因此呈现出一定的取向或类型。[9]学生对于某一课程最基本的、本质的看法和理解,即抽象于学生个体课程经验之上的观念,就是学生的课程观,既立足于学生先前的学习和认识论,又随着具体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感知而确立和变化。

      自20世纪80年代研究者发现并证明了学生对于学习本身的看法(即学习观)与其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学习密切相关[10]后,又进一步发现,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不是一种简单不变的学习风格,而是会根据其自身对周围不同学习情境的感知而变化。11]面对同一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的目标、布置的作业、学习的评估等等,学生会出于其自身观念产生各种不同看法。就仿佛同一间教室中重叠着许许多多不同维度的时空一样,不同学生对所学习的课程与内容有着其独特的观念世界。[12]它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课程价值的感知,学习目的的确定,以及学习方法的选择,还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学习结果。[13]对具体学科内的实证研究发现,学生个体对所学具体课程的观念与其学习的动机显著相关,并以此影响其对不同深层或表层学习方式的选择。[14]

      在具体学科的课程与教学实践中,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大致可以分为学习前、学习中以及学习后三个阶段,即对应课程实施中的学生课程期待、课程体验和课程所得。迈耶(Meyer)提出的学习过程模型较好地描述了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间的关系与互动[15](见图1):

      

      图1 学习过程结构模型[16]

      根据迈耶的模型,学习是一个有目的的过程,其中学习动机是在一定学习情境下学习者“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选择某种方式来进行学习行为的决定性因素;学习目的则是指在这一情境下要做到的“是什么”,或者说要学会些什么。在进入学习前,学生都会有一定的先前认知,既包括对这一课程的看法和设想,也涵括其自我对学习的认识观念系统。这时对具体课程的观念,便是在先前认知的基础上,在具体学习动机的驱使和学习目的的塑造下形成的。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在已有观念的基础上首先对学习的内容、背景以及环境等进行感知,再重新判断为什么要学习?学的是什么?应该怎么去学习?从而进一步加深或调整其已形成的观念,将其分类定义进行自我建构,进而选取对他是有价值的内容,采用他认为是有效的方式去学习。在完成学习,得到一定学习结果后,学生又会依据自己认定合适的标准来评价自己的表现,[17]形成对这一门具体课程较为完整的认识。当继续延伸一门具体的课程时,同样又是一个新的认识的过程。可知学生对课程的已有观念会影响到他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他又不断修正自己对相关课程的看法,并进一步影响后续的学习。对学生学习的这一认识已经得到许多实证研究的支撑。[18]

      由此来看,学生对具体课程的观念是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个体认知和行为的关键。它既形成于对这一课程认识的本身,又受到其后续感知的循环影响,支配着个体的学习行为。立足于此来理解“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我们必然可以认识到“教师的教”要通过对学生观念的循环影响才能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起作用。因此,学生对课程的观念应该是教师和课程沟通、协商的关键渠道,对教师与课程以及学生发展本身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学生课程观研究的发展

      (一)研究发展脉络

      对学生的课程观研究是在儿童心理学领域学生概念研究的基础上,伴随着课程探究的中心由学科转向个人而出现的,并且从较为泛化的一般性观念研究到具体的学科课程观念研究,从较为表面的量化研究逐步过渡到较为深入的质与量相结合的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