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现代化与信息系统建设

作者简介:
沈培华:清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主任、研究员 北京 100084 王映雪:清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 武海平:清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工程师 白永毅:清华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研究员

原文出处: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0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信息高速公路”对世界的影响已迅速深入到全球社会的每个细胞,它的利用率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世纪之交高等教育面临21世纪信息化社会的挑战,教育现代化迫在眉睫。教育部紧紧抓住这一时机,于1993年完成了教育科研示范网,1995年又建成了教育科研网并与国际网互联,现已有500 多所高校入网, 使我国高校在Internet /Intranet建设上与世界同步。清华大学地处Cernet中心,学校领导十分重视网络与信息化建设,高速网铺设到50多座教学楼与部分宿舍,全校联网微机9000多台,为每位师生提供Email帐号, 这些措施为教育管理现代提供了很好的通路,创造了硬件条件。与此同时又进行了清华大学信息系统建设,其目标是建立一个全校范围的、开放的、分布式的、多媒体的信息系统。实现全校信息资源的有序流通和共享,提供现代办公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使教师和学生利用网络沟通信息,学生用课件自主学习,促进教学改革;支持学校的教学、科研及管理活动和辅助决策,提高管理效益与办学水平。1998年12月28日北京日报报导“清华大学,无纸办公;师生交流,网上纵横”,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校信息化的建设情况。

      清华大学信息系统建设,从一开始就得到校领导的关心和学校各部处、院、系的支持,大家统一在这样一个认识基础上,即学校信息系统建设,关系到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上一流的问题,是学校的再造工程,它的建设必须充分体现学校的建设方针和改革思想,并与学校的体制改革紧密结合。过去人们一提到“信息系统”建设,总以为“这是技术人员的事”,认为只要有了掌握IT的技术人员,这项工作就会迎刃而解。事实上这个认识并不全面,在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技术人员固然是不可缺少的主力,但是,如果单纯依靠技术人员,信息系统建设的成功率不会很高,即使完成了,信息系统运行与长期发挥作用也会遇到各种问题。因为信息系统建设的目的是要用现代技术取代手工操作与传统管理方式,从而达到高效率、高水平的管理目标,它的实际意义在于在现实的管理工作中发挥作用,也就是说管理人员必须亲自使用它完成许多管理工作,取代原有的传统手工办公方式。因此,“信息系统”建设不仅仅是技术人员的事,也是管理人员的事。那么信息系统建设只要有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是否就可以了呢?当然不够,还必须有领导参与,而且领导、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都必须具备现代化的管理观念。也就是说信息系统建设是管理与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离不开技术人员的努力工作、也离不开管理人员的积极配合、更离不开领导干部对项目全局的把握和各方面关系的协调。必须技术到位,管理到位,更要管理观念到位,同时这三方面又要有机的结合好。下面,我们结合清华大学信息系统的建设情况谈一点体会和看法。

      一、技术到位

      现代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应用为核心的,包括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网络技术和先进的信息处理软件技术的综合性技术。管理信息系统正是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具体应用的体现,因此,信息系统建设离不开技术和技术人员,这是很显然的。

      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信息系统建设的概念与方法也不断发展和变化。(注:陈禹:《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变化》,《管理信息系统》1996年第5期,第5~10页。)成功的信息系统,必须紧跟现代信息技术前沿,致力于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以清华大学信息系统建设为例,这个信息系统规模大,需求分析十分复杂,需要进行各种归类和详尽的考虑。经过系统分析,最终将信息需求划分为教学信息、服务信息、管理信息和办公信息四类。在需求分析明确的同时,制定了总体规划和开发策略,使信息系统开发自始至终有一个总的指导性纲领。总体规划规定了针对全校不同类型用户和信息,采用不同的开发工具和软件,例如为全校广大师生的服务信息,主要采用Web Server的形式完成,用户是通过Web访问各类“数字”的。对于管理信息, 用集中与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相结合完成; 面对管理人员的办公信息,

      主要采用LotusNotes技术完成。相应的开发步骤是,采用分阶段实施,先易后难, 急需先行。 服务器端主要采用UNIX 操作系统, 软件开发上采取传统的Client/Server结构和BWD(Browser/Web/Database )结构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两种体系结构的优点,弥补相互间的不足。对于学校各部门内部的信息,制定统一的数据接口标准,只要这些单位满足接口标准,信息能够在校园网上共享,允许各单位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自己的技术策略。

      众所周知,信息系统建设需要考虑的技术因素主要包括:系统软硬件的选择、需求分析与体系结构设计、信息模型的建立、系统目标的确立和开发策略的实施等。对于这些技术因素在信息系统建设中的作用已经有不少论述。(注:周少华:《企业信息化的认识和主要技术》,《管理信息系统》1998年第11期,第37~38页。)我们认为建设信息系统需要着重考虑以下几方面的技术因素:

      1.技术人员不仅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还需要对管理制度和方法,尤其是用户的需求,有较深入的了解,应具备归纳与演绎能力。技术人员一般能够较好的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但是往往缺乏对管理流程与制度的了解,在管理人员对现代管理手段理解不够充分时,往往缺乏对信息系统建设中应有的耐心与恒心。因此,技术人员要着重培养自己对管理工作的理解和开发系统的耐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