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17年中(1978-1994),教育本质的研究颇受人关注,此间公开发表的291篇论文和1本专著(因目力所及,难免有所遗漏),计200多万文字,把教育本质的研究推入“显学”之列。回眸17年的研究,展示教育本质探讨的全过程,撷其要,汇其粹,剔弊理纷,是本研究所愿。 一、教育本质论争的全面展开:诸说及其驳辩 教育本质之说,尽笔者目力所及,有28种之多。在这里,我们撷若干对立的学说进行汇综,以一一相对的方式展示它们的分歧、各自的悖论、彼此的辩争。也许这样做,更容易洞析各说之间的差异。 (一)“生产力说”与“上层建筑说”之辩 与其它有关教育本质的各说相比,“生产力说”与“上层建筑说”属“名门望族”。讨论两者的文章列全部研究教育本质的文章之首,相应地,受到的批评也居各说前茅。 “生产力说”与“上层建筑说”主要围绕下列四个问题展开:(1)教育是否社会的意识形态?(李放,1979-1;李克敬,1980-3)。(2)教育与生产力的联系是直接的吗?(于光远,1980-8;刘长明,1992-1;潘懋元,1979-12;柳海民,1979-4;李放,1979-1等)。(3)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永恒性、生产性还是阶级性、历史性?(胡德海,1981-3;黄凤漳,1979-1;郭笙,1980等)。(4)如何看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教育发展的经验?(刘世峰,1982-3;邱光,1979-5)。 “生产力说”与“上层建筑说”除观点径庭外,所采用的论证方式大体是雷同的。他们都注意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寻根求据,注意对马、恩著作的诠释;注意追溯历史的发展历程,或说明教育始终具有生产性,或力陈教育始终具有阶级性;甚至连指责、批驳对方的方式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生产力说”着重指出“上层建筑说”中未曾充分考虑到的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等“非上层建筑的成分”,“上层建筑说”则强调“生产力说”忽视了教育内容、方法、手段都是围绕教育目的这一“上层建筑成分”展开的;“生产力说”指出科学是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着教育,“上层建筑说”则指出科学仅是潜在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折光”会改变教育的性质。两说似是在围绕一个同心圆同向而行,永远不会真正交锋,击败对方。这种环绕而行的结果是前者“合乎逻辑地”得出教育是直接的生产力的结论,后者“顺理成章地”得出教育是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结论,虽然两者都有着悖论和一些致命的缺失。 (二)“双重属性说”(“统一说”)与“多重属性说”之辩 “生产力说”与“上层建筑说”各自所蕴含的无法自圆其说的悖论,以及两者论争的僵持不下,诱发了“双重属性说”与“多重属性说”。 “双重属性说”认为,教育本来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性质,既不能简单地把它归之于生产力,也不能归之于上层建筑(李继之,1981-2;王建,1979-1;孙凤琴,1980-8;董畹倩,1979-4)。“双重属性说”具有把生产力与上层建筑割裂开来的嫌疑。于是,有论者在教育的生产性与阶级性上做文章,提出了“统一说”。认为,教育的生产性和教育的阶级性的统一,才是教育的本质(成有信,1980-5,1984-4;刘云翔,1981-2)。“双重属性说”并未因“统一论”的折衷而避开被批驳的命运。“多种属性说”批评说,不能把教育分成上层建筑和生产力两截,这种区分不能反映教育的本质(初思,1979-3;张焕庭,1980-6)。教育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联系,它的基本属性是社会性、生产性、阶级性、艺术性、社会实践性等(张焕庭,1980-6;陈一百等,1981-1;曾成平,1982-1)。 以上3种观点属同一类别的本质观,其内部的纷争、歧异颇大,同时来自外部的批评也不绝于耳。批评者说,本质属性是该事物的特有属性,教育的历史性、阶级性、生产性等,都不是教育的根本属性,不是教育区别于其它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洪宝书,1992-1;王汉澜,1992-6)。“多重属性说”实际上是一种多元论,奉行的是折衷平衡主义,其要害是不分主从,而事物的本质规定,恰恰要考察内在的主从关系(高时良,1983-1)。 “双重属性说”、“多重属性说”、“统一说”,都试图从本质的“一”找出“多”。只不过“统一说”是在“正”与“反”中求“合”,但就其所作分析而言,也并非是“一”。他们所找到的教育本质,与“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是同出一辙,研究思路似乎并没有超出他们反对的“上层建筑说”与“生产力说”。 (三)“社会实践活动说”与“特殊范畴说”之辩 “上层建筑说”与“生产力说”企求把教育在社会结构理论中“定位”,并未取得令人信服的结果。鉴于此,一些研究者另辟蹊径,提出了“社会实践活动说”与“特殊范畴说”,力图对教育本质作出另外一种不同的解释。 “社会实践活动说”一开始是作为“上层建筑说”中“教育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悖论出现的。认为不能把教育作为观念形态,教育是由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所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与教育思想、教育观点是两码事(邹光威,1979-2);教育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专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陶崇明,1980;贾宁超,1980-4;王竹青,1981-1、2;梁渭雄,1983-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