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比较研究:理论、方法及其应用

作 者:

作者简介:
韩玉梅(1982- ),女,河北沧州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李玲(1964- ),女,重庆万州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重庆 400715)。

原文出处:
比较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系统探究了教育政策比较研究的概念和范畴,从工具理性主义和冲突理论两大视角挖掘了其理论基础,尝试构建了跨学科视野的、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体系,指明了其在操作中的一般程序与步骤,并提出了其在实践应用中所需注意的一些规范性问题和建议。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3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13)04-0033-05

      政策的比较研究是近年来国际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和重要趋势。在教育领域,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也是教育政策研究者和国际与比较教育工作者们共同关注的主题。然而,当前的教育政策比较研究却普遍存在着理论和方法缺失,重文献和思辨研究,轻实证和定量研究,缺乏规范性和跨学科视野等问题,导致此类研究的教育决策服务能力不足。[1]本文采用比较教育的视野,系统梳理教育政策比较研究这一主题,阐述和回答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是教育政策比较研究?其研究范畴和理论依据是什么?第二,怎样进行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第三,如何应用教育政策比较研究来认识和改进中国的教育政策?

      一、教育政策比较研究的理论探索

      (一)教育政策比较研究的内涵界定

      现代政策科学之父哈罗德·拉斯维尔(Harold Lasswell)首次提出政策研究的内涵,将其界定为:它是一种分析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并通过数据的搜集与分析对特定政策问题提供解释的研究。[2]“二战”后在美国,政策研究逐渐发展为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的研究领域。教育政策研究是政策研究在教育领域的一个分支和应用,是立足于教育领域中的基本问题,对教育政策制定、执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解释的一种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教育政策研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3]教育政策比较研究即采用国际视野,对不同国家(或地区)具体的教育政策环境、制定、内容、实施、评价的经验和模式等进行对比分析的研究,旨在发现这些国家(或地区)在教育政策形成与发展过程以及问题解决效果等方面的异同。教育政策比较研究的目标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为了促进跨国间成功政策经验的交流、理解与借鉴;二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弥补本土教育政策的不足,完善国家教育政策体系,服务于国家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二)教育政策比较研究的基本范畴

      在研究领域方面,教育政策比较研究以各种教育政策为研究对象;在发展历史方面,重视从全球化和跨文化的角度研究当前重大的、热点的、旨在解决迫切教育问题的教育政策;在研究范围方面,涵盖世界各国的和全球性的教育政策相关问题。

      从我国现有的教育政策比较研究来看,多数研究以某个或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具体教育政策内容为分析对象,既包括宏观层面的教育发展与改革、教育财政、教育质量等政策,也包括微观层面的招生考试、课程设置、师资配置等相关政策的比较。[4]这些研究都是从探究相似性与差异性的角度,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政策进行引介或对比分析,涵盖的范畴较为广泛。但它们往往只重点关注政策的内容分析,对政策过程的研究不足;往往以文献和思辨研究为主,对政策现象的深层探究和实证研究不足,使得此类研究实质上成为“对资料的简单而无序的堆积”。[5][6]

      拉斯维尔曾提出政策研究具有建构主义蕴涵,即政策研究以其社会背景变迁为依托,强调政策对社会变动和革新的影响与作用。[7]换言之,那些简单停留在政策文本内容层面,未触及政策的社会变迁背景,也未探究政策对变革的贡献度的政策研究,并没有实现政策分析的深层建构主义意蕴。可见,在进行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时,其范畴应向纵深延展,应深入理解特定政策的本土背景。其实从某种意义而言,理解政策及其过程就是理解政策的背景。[8]尤其在当今全球化加剧的情境下,教育政策制定者往往在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寻求某种张力平衡。当国家A对国家B的某项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教育政策进行比较研究时,需要对国家B的社会、历史、文化、政治、教育背景进行系统的分析,同时考察国家A相应背景的相似性、差异性和适宜度,并在应用于国家A的本土时进行必要的、甚至大幅度的调整。

      (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的理论探析

      教育政策比较研究以政策为基本的研究对象,因此,对于政策的认识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策比较研究的方法与路径。[9]要对教育政策进行比较,首先就要理解教育政策的理论根源。在此,借鉴马克·贝磊(Mark Bray)[10]书中所提出的两大政策理论:工具理性主义的政策理论(the rational perspective)和冲突理论(the conflict perspective),来探究教育政策比较研究所依托的理论基础。

      工具理性主义是政策发展与分析的传统框架和模式,强调从技术层面制定和实施政策以达到某个目标。在教育政策等公共政策领域,这种决策技术理性使得政府依从成本——收益的规则来选择和执行政策,依从实证主义者的立场将政策制定视为一种价值中立的过程,将政策过程中复杂的政治权力因素简单化,甚至完全规避。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11]基于此提出了理性政策生产理论(rational policy production theory),认为政策决策过程即为依照一些系统的程序从多种对策中选取利益最大化的“最优”对策的过程。这种以价值中立或价值一致为默认前提的理论衍伸出一条线性的政策分析框架与模型:(1)问题确立;(2)政策发展/形成;(3)政策采纳;(4)政策实施;(5)政策评价。[12]这种工具理性主义的政策分析框架推崇客观、中立、科学、注重量化的实证主义分析范式,为跨国的教育政策比较研究提供了逻辑理论前提和操作范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