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860(2015)01—0006—08 当前,MOOC、微课和翻转课堂备受推崇,互联网教育(或称在线教育)发展火爆,这一切又一次点燃了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期望,人们期盼信息技术能够和教育深度融合,从而促使教育发生深层变革。但是翻开教育技术的发展史我们就可以看到,录音机、电影、电视、计算机都未能真正改变教育[1],难道新一轮信息技术潮就真的会改变教育吗[2]?比尔·盖茨和乔布斯都曾致力于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但是他们也都承认相对于其他领域的变化而言,信息技术对教育领域的影响实在是太小了。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从更深的层次上推动教育变革呢? 一、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及特点 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写道:“信息技术对教育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2011年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中也明确写道:“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使我国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纲要》和《规划》颁布以来,中国教育教育信息化事业确实又一次迎来了春天,得到了蓬勃发展。过去几年,在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幼儿教育等各个领域,信息化工作都在快速推进。 对于高等教育,自2012年以来,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又称慕课)的发展如火如荼。以Coursera、edX、Udacity为代表的MOOC平台三驾马车受到了高校的追捧[3],北大、清华等高校纷纷宣布大力开展MOOC课程建设。2013年,上海市推出了“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平台”,清华大学也推出了“学堂在线”。与此同时,几乎中国知名高校的校长都在异口同声地讨论MOOC,北大前校长周其凤在卸任感言中讲道:“这个事情既能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也能提高北京大学的国际影响力。事实上,如果我说得严重一点,也许关系到存亡的问题。”北大现任校长王恩哥在2013年学生毕业典礼上也表示:北大加入edX项目,将最优秀的课程放在网络上,要让全世界有志于学习的人,都能平等而自由地享受北大丰富的学术资源。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认为MOOC可以使全球各地不同人群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成为了可能,也使得大规模个性化的学习成为了可能。种种现象表明,MOOC或许就如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亨尼斯所说的,成为了教育史上一场史无前例的“数字海啸”[4]。 不过,无法回避的是:MOOC在发展中也遇到了学习者学习持续性不强、退学率高、交流互动不足以及网络教学难以适应实践教学需要、教学模式单一、学分认证难等问题[5]。但是,就如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任友群所认为的: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教育形态的出现,本质上体现了人类对教育理想的追求,而新技术让这种追求逐步变成了现实,给高等教育带来了调整人才培养方式的机遇[6]。过去虽然高校一直在强调教学,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重科研,轻教学”现象在高校普遍存在[7],但是MOOC让我们看到了众多高校确实在认真地开展教学改革。或许就如尚俊杰所言:MOOC绝不是万能的,并不是所有的课程一披上MOOC的外衣就会顿显高贵,并不是所有的学习者一进入MOOC就会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MOOC之于高等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机遇,是一种诱发因素。在MOOC的推动和诱发之下,结合翻转课堂、大数据、学习分析等学习技术,或许真的可以实现教育流程再造,重新定义教师角色,重新设计课程模式,重新设计组织机构,重新制定管理方式,从而打造出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全新的高等教育机构[8]。 对于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更是扎扎实实,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第一,在国家层面,备受重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推进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9]。第二,在实践层面,大型国家教育信息化项目频频启动,且成果丰硕。“三通两平台”工作稳步推进;全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多种教学模式;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取得重大成效,已经形成了支持1000万用户的教育教学应用能力;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资源共建共享新机制,征集了一大批优秀资源;此外“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资源应用活动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正式启动[10]。第三,在学校和教师层面,数字校园建设卓有成效,微课、MOOC和翻转课堂三驾马车更是得到了学校和教师的热捧。华东师范大学牵头成立了C20慕课联盟,浙江省开通了普通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平台……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微课和MOOC资源,从最初的星星之火发展到了现在的燎原之势。第四,在新技术层面,平板教学似乎已经蔚然成风,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应用。2014年11月,“全国新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高峰研讨和应用成果展示活动”在常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800余位代表贡献了上百节基于平板电脑等新技术的示范课,给大家展示了如何在技术的支持下开展协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学习,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