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311(2013)02-0015-05 为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和政治民主改革,实现现代性追求,历经无数先进知识分子的努力,公民教育终于成为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焦点,而且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明确提出,我国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我们不禁要问,在现今中国,公民教育为何受到了各方普遍重视?换言之,在现今中国,公民教育到底肩负了何种使命,它到底具有多少蕴含? 一、公民教育:推进现代性追求的时代呼唤 100多年来,实现现代性都是中国最重要的价值追求。就本意而言,“现代化”理应是实现“现代性”的努力过程,不过在中国,“现代化”却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现代性’是指欧洲启蒙运动所倡导的自由、理性、个人权利等核心价值观,和以此为基础建立的市场经济、民主政体和民族国家等一整套制度,即现代文明秩序;而‘现代化’在中国的语境中,主要是指经济的发展和民众福祉的改善,亦被理解为‘民富国强’。”[1]现代性实现以后,民富国强的现代化可以形成。不具有现代性,民富国强的现代化也可形成,但是这种“现代化社会”并不具有富足的现代性精神,例如一些富强的阿拉伯国家并不尊重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因而并不具有现代性的核心精神。因此,我们不能认为我们在为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就是在为实现现代性而奋斗。100多年来,特别是近30年来,我国“民富国强”的现代化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已经成为现代性国家了。 致力富强的现代化强调器物的科技化和社会——经济的合理化,“这种合理化指的是对市场和国家机器按照现代工具理性的原则,使之更合理、更有效率,让现代资本主义的两大轴心——成本核算的会计制度和科层管理制度成为普遍的社会运作方式”,“这种以富强为核心诉求的变革,不具有特定的价值,只是一种去伦理、去道德、反乌托邦的世俗性技术改革”。[2]在国家存亡危机面前,优先强调民富国强的现代化追求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但是,当国家存亡危机趋于缓解的时候,仍然只注重这种现代化追求,不注重现代性追求,就会产生一系列重大问题。 一味注重物品的生产和占有,物品生产和占有本身会成为目的,于此,“拜物教”就会产生。“拜物教”一经产生,人们就会以“物”的占有作为衡量人及其行为的尺度。世俗主义、功利主义和消费主义就会大行其道,人的高级需要会遭到忘却、排挤或压抑,那些属于人的价值、人的精神、人的灵魂的诉求和感受会随之被抛弃,个人会沦为生物学水平上的个体,功利化人格会在个体身上生根发芽。 权力很容易获取物品,因此,“拜物教”和功利化人格的形成还会进一步强化中国人的权力崇拜。权力崇拜会使个体“逐渐忘却扪心自问的习惯,淡忘了自己的良心,主动漠视自己的价值观,而且还会形成权力依附性人格——对他人是否尊重,不取决于这个人有无个人价值,而‘主要取决于这个人是否有权有势,是否能够成为自己依附的对象’”。[3] 功利化人格和权力依附型人格的形成,会强化中国人既有的“臣民意识”和“小农意识”(如势利、消极、保守、苟安、温顺、依附等),从而进一步弱化中国人身上的现代性品质——自主自觉、自由自尊、平等待人、民主理性的主体性品质。正因为此,尽管中国已经成为民富国强的现代化大国,但是中国人并不富有现代性的主体性品质。即便一些中国人认识到主体性的重要性,他们也只是在有助于实现民富国强的现代化的意义上肯定之,而非主体性品质具有自足价值的意义上肯定之。如,一些学者就认为,之所以要重视学生主体性精神的培养,是因为只有如此,学生才能有效内化外在的规范要求,并在实践中严格遵守,成为现代化所需要的“人才”。[4] 总之,现今中国只能说是一个民富国强的现代化大国,还不能称为现代性的国家;中国人成为现代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为培养人服务的教育自然需要改革。现今,培养具有主体性精神的现代人(即现代公民)是时代对中国教育的呼唤。 二、公民教育:廓清现代教育的一个基本视角 公民教育不仅是现代性追求对时下中国的呼唤,也是准确把握和理解“现代教育”(有时也称之为“现代性教育”)的独特视角。现代教育是培养现代人的教育,即培养现代公民的教育。但是人们对其理解却非常不统一(“王钟学派之争”就集中反映了这一问题),这严重扰乱了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步伐。厘清现代公民及其教育的内涵和实质,廓清现代公民形成的规律,无疑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现代教育的基本精神及其实质,从而能为中国教育改革向有利于实现现代性的方向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现代教育本质上是主体性教育。在现代社会,对公民的理解非常多元,但是人们对公民这个概念还是有一个最基本的共识:“公民”是相对于“臣民”或“子民”而言的,是民主政体下的自由主体。[5]其实,公民理解之所以多元和有差异,实际上也根源于对“主体”及其“自由”的不同理解。自由主义之所以推崇私人领域中的个体权利,是因为他们认为只有切实具有不被他人干涉和侵犯的私人领域及其权利,个人才能切实成为主体,拥有自由。马克思主义和共和主义之所以珍视政治参与及其公共品质,是因为他们认为,只有在诉诸公共理性和公共精神的政治参与中,个人才能摆脱欲望和物品的制约,成为主体,主宰自己的命运,享有自由,而且只有通过政治参与,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才能有效保护自己的主体地位及其自由。总而言之,“公民”是“自由主体”,培养公民的现代教育是主体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