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形式主义”这一称谓而言,真正重要的不是关于文学形式——书写技艺、言语结构、叙事模式等——的本体论定位,而是一种形式化的方法。形式化方法以概念的非指涉性、文本属性自律、普适性抽象定义等方法论原则对文学现象——包括形式,也包括内容——进行超历史、超语境的逻辑界定,由此而形成具有本质主义力量的文学本体论和文学价值论定义。这种方法典型地体现了现代性的知识学诉求。 一、形式化:知识学的现代性工程 哈贝马斯关于现代性规划的三大内涵(普遍法律与道德、实证知识和自律的艺术)①的论述漏掉了一个比知识的实证化更为重要的现象,即知识的形式化。波亨斯基认为:“近代方法论的一个最重要的成果,是人们认识到在句法层次上操作语言能使思维活动大为方便。这样一种操作方法叫做‘形式化’方法。它的要点是撇开所用符号的每个意义,只考虑符号的书面形式。”②波亨斯基将语言表达式的意义分为指涉层面上的“本真意义”和结构层面上的“操作性意义”。形式化方法首先要求摆脱本真意义的限制,将意义的生产权力交给先验理性的概念和逻辑活动。结构语言学以能指自身的差异性组合为语言表达式的意义之源,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形式化方法实践,它所达到的目标乃是形式意义超越指涉意义的自律;在文学研究领域,形式主义文论把诸如张力、反讽、等价原则、符号矩阵一类概念加之于诗性语言的句法结构或叙事文本的人物关系,于是建立在形式游戏之上的文学性意义便获得了一种自律的功能。 形式化方法诉诸能指的非指涉性,这使得实证意义上的感觉经验失去了知识学意义,那么知识的普遍有效性又何以获得呢?其实形式化方法并没有像波亨斯基说的那样完全“撇开符号的本真意义”,而是将这种意义进行“脱水处理”,转化成为抽象公理。从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和欧式几何公理可以见出形式化方法的特征,即:1.简化存在形态;2.约定表述符号;3.设立抽象公理;4.构建逻辑模型。当我们用这种抽象的逻辑模型来表述知识,知识就具有了一种非指涉性、超语境性的普遍有效价值;形式化方法由此显示出本质主义的定义力量。对于形式化而言,形式不仅是自律的,更是抽象的和普适的,它以一组抽象概念结合成一个能够独立生产意义的逻辑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全部语言活动,从而获得普遍有效的阐释权力。由此观之,黑格尔的历史理性也可以视作一种形式化的历史学。 形式化方法成型于数理逻辑中的德国数学家提出的希尔伯特方案,该方案意在以形式化的公理系统协调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之间的关系,它要求几何推理摆脱一切直觉或关于视觉图形的联想,将数理逻辑建立在基本概念、公理和推理规则之上。方案致力于解决数理逻辑的一致性问题,它把基本概念甚至变元都统摄为一般性符号,并赋予其规则化的推理模型。希尔伯特方案将逻各斯中心主义——现代性的知识学源头——表述为一种程序化的方法。1930年,哥德尔提出“不完全性定理”,对希尔伯特的有穷主义论证提出质疑,使人们看到了形式化方法追求整一性模式的缺陷。但“不完全性定理”并不能否定希尔伯特方案所代表的那种知识学诉求的历史地位,即现代性对知识确定性的追寻,这就好像后现代建筑家文杜里张扬“杂糅”风格并不能否定科布西埃的单一明确风格在现代建筑史上的广泛影响。 希腊思想家们用一种超越于实在之上的简洁而又普遍的理式或本质整合存在,以达到认知的有序化,这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要求的是知识的确定性、普遍性和明晰性。逻各斯中心主义孕育了现代性的知识学基因——形式化。 形式化的要旨在于用非指涉性的纯粹符号构成抽象的公理或模型来对意义进行普遍有效的阐释,这一做法与现代性的文化特质是相通的。在福柯看来,经历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相似性”和古典时期的“表象分析”后,西方知识型在19世纪开始的现代时期出现了语言的独立运动,词与物相分离。他在谈及“我们经验的这个一般标志”(即“形式主义”)时说:“这个当代体验正是在现代认识型非常严密的、非常融贯的构型的内部发现其可能性的;甚至正是这个现代认识型,凭借其逻辑,使得这个当代体验产生出来……”③这也就是说,词的独立性乃是现代知识生产的特性。在形式化方法中,我们既可以看出现代性的主体性构想——创造形式的逻辑理性乃人之先验类属性,也可以见出现代性的超越性构想——形式的自律是对实证事实的有限性的超越,还可以见出现代性的总体化构想——形式以抽象模型的方式实现了中心对边缘的控制,以及现代性对存在的“界分”——形式的自律是知识的学科专业化的依据。现代性正是用这种带有虚拟色彩的形式化知识使我们一方面跃出实证事物的限定而获得一种主体性的自由,同时也让我们在抽象的符号、概念、数字、逻辑中陷入虚无主义的隐忧。 以符号结构的非指涉性自律、抽象逻辑的规则化模型和普遍有效性公理为宗旨的形式化方法不仅是现代性工程中思想文化的诉求,进而更成为一种遍布各个文化场域的共同倾向。 在哲学领域里,伴随着语言论转向的思想运动,以阐述宇宙或人性之规定性为宗旨的“镜喻哲学”逐渐结束了历史使命,代之而起的是关于语言、逻辑、结构、话语等符号运动问题的反思。罗素声称哲学不能代替自然科学一类的知识,哲学的根本任务在于探索知识的表述形式即逻辑问题。当结构语言学进入哲学并孕育出一种形式化思维之后,现代哲学就完全摆脱了宇宙理性代言人的角色;话语和逻辑等形式问题成为哲学思维的主题。在艺术领域,印象派和野兽派摧毁了建立在还原论基础上的写实主义造型观念;自立体主义始,现代艺术把纯粹造型作为自己的创作目标,致力于实践康德美学为艺术制定的形式游戏原则。无物象绘画——纯粹造型——抽象绘画,审美现代性的这一演进轨迹让我们看到了形式化思维怎样将造型艺术变成一种纯形式的造型游戏。在文学领域,福柯谈及的那种“不及物原则”从浪漫主义的天才诗学中初见端倪,经过唯美派和象征派,最终形成了以文本自足为定义的形式主义文学观念。形式主义文论借助于结构语言学对文学性进行的描述——能指的差异性结构,其实就是形式化思维在文学观念上的一种呈现。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文学性是一个现代性的概念,因为它体现了现代性知识学的形式化诉求。雅各布森和列维-斯特劳斯用“二项对立”的结构原则将波德莱尔的《猫》整合为抽象的对应性句法关系序列,这跟牛顿力学用数理关系整合宇宙运动一样,都是在施展现代性的祛魅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