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12)01-0124-10 雅和俗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对重要范畴,雅俗之辩又是一个历久常新的命题。雅和俗的内涵十分丰富,可以解释为“高下”、“正邪(奇)”、“古今”、“文野”等等①,而以“文”释雅的历史最为久远,文雅的对立面是粗俗、俚俗。二者的对立既是文化层次的对立,也是审美观念的对立。 一、文雅的内涵 在古典美学的阐释中,雅俗与“文野”分别组合,成为两组相对的范畴,即文雅和野俗。根据不同的语境,文雅亦可称为“典雅”、“博雅”;野俗也可称为“粗俗”、“俚俗”、“村俗”等等。二者是对立的两极,相反而又相成,文雅既可指人物性情品味,亦可指文艺作品之中丰厚的文化积淀和修养。如欲深入理解“文雅”的特点,不妨从其对立面“俗”的剖析入手。 “俗”,《释名》解为:“俗,欲也,俗人所欲也。”②《说文解字》云:“俗,习也。”③从“俗”的本义及上古引申义加以考察,“俗”字大致有以下几层意思: 第一,俗产生于人的本能,即所谓“欲”。是人的欲望和爱好。《礼记·曲礼》疏云:“心所贪爱为欲”④。人作为一种动物,具有一些与生俱来的本能、欲望和爱好,不需要后天的培养和教习,因而与人类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所产生的文化、知识、礼制等文明产物相比较,具有原始性、初级性和低等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俗文化是一种低级文化。 第二,正因为人的本能和欲望又具有普通性,所以俗又可体现为一定群体的普遍欲望和爱好,具有广泛性,因而有“世俗”之说。俗文化、俗文学因适应大众群体的知识结构、欣赏习惯而为下层社会所喜闻乐见,易于普及流行。古人说:“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⑤正因其多而众,使俗具有平常、凡庸的意思,成为存在于民间、广大下层社会的事物的代称,如“俗习”、“俗尚”、“俗语”、“俗话”、“俗字”、“俗乐”、“俗忌”等等。世俗之说,先秦时期就已有之,如《孟子·梁惠王下》记齐宣王之言曰:“寡人非能好先生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⑥所谓“世俗之乐”,即在社会上普遍流行的音乐。《商君书·更法》记云:“子之所言,世俗之言也。”⑦所谓“世俗之言”,即社会上的广泛说法。从这个意义上说,俗为众多,为普遍,为广泛,俗与雅的对立表现为众与寡、多与少的对立。 第三,俗的欲望、爱好普遍广泛的特点也造成了它的传承性和连续性。无论习俗、俗尚、俗风、俗语都有一个形成、流传的长期过程。《汉书·贾谊传》引孔子言:“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⑧《司马法·天子之义》说:“习惯成,民礼俗矣。”⑨“俗”又与“风”常相提并论。《汉书·五行志》记:“天子省风以作乐”,应劭注:“风,土地风俗也。”⑩宋代的朱熹也曾说:“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11)通常“俗”与“风”同义。《荀子·强国篇》就有“入境,观其风俗”(12)的说法。所以“风俗习惯”具有世代相传的特点。 “俗”在先秦时期就已具备了以上丰富的内涵:它是流传久远,又有相当广泛的传播范围的低等文化;它深深植根于人们思想意识之中,又时时会表现于言行之中;它根深蒂固,不易被置换和改造,更不容易被消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因其具有的群众性和广泛性,它被人重视;又因其“屡见不鲜”和“习以为常”又受到轻视。 雅与俗相对,产生于对“俗”的背离。可以说从人类文明脱离动物本性起步之际,雅与俗的分野就产生了。人类文明进步愈大,文化层次愈高,知识修养积累得愈丰厚,雅俗的差异就愈显著。一方面俗文化具有原始性、动物本能性而世代相传,保持着本色和原生态;一方面雅文化在不断积累、发展、升华。二者的差异愈来愈加明显,对立愈来愈尖锐。 上古时期,雅俗差异的典型体现即在《诗经》之中。《诗经》的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雅诗与风诗的差异就有雅俗之别。朱熹说:“风则闾巷风土男女情思之词,雅则朝会燕享公卿大人之作。”(13)“风多出于在下之人,雅乃士大夫所作,雅虽有刺,而其辞庄重,与风异。”(14)清人惠周惕《诗说》引章俊卿语云:“风体语皆重复浅近,妇人女子能道之,雅则士君子为之也。”(15)他们都从作者的身份和作品的风格两方面看出了风诗和雅诗的不同之处。风诗的作者多为农夫走卒、妇人女子,多道田间闾巷的山情水音,显得浅近野俗一些;雅诗则多出自公卿士大夫之手,较为讲求辞彩,显示出作者较高的文化修养。因而雅诗与文采相联系,成为“文雅”。 文雅观念的形成也与孔子有关,孔子及其后学对“文”与“质”的关系及意义多有讨论。《论语·雍也》记孔子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16)与先秦墨家蔽于质而不知文相比,儒家还是较为重视文饰、文采的。《论语·颜渊》中记云:“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17)文采好比毛皮,可以以此区别虎豹和犬羊,子贡用这个比喻道出了文的重要性。儒家的文质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法言·寡见》云:“或曰:良玉不雕,美言不文,何谓也?曰:玉不雕,璵璠不作器,言不文,典谟不作经。”(18)将文采比作美玉的雕刻,强调“文”对于“质”的重要意义。王充《论衡·书解》也有一段肯定“文”的话:“龙麟有文,于蛇为神,凤羽五色,于鸟为君;虎猛,毛蚡蝓;龟知,背负文。四者体不质,于物为圣贤。且夫山无林,则为土山;地无毛,则为泻土;人无文,则为仆人。土山无麋鹿,泻土无五谷,人无文德,不为圣贤。上天多文而后土多理,二气协和,圣贤禀受,法象本类,故多文采。瑞应符命,莫非文者……物以文为表,人以文为基。”(19)用多种比喻说明“文”不可轻视。刘向《说苑·修文》言:“简者,易野也;易野者,无礼文也”,并加以总结:“文质修者谓之君子,有质而无文谓之易野。子桑伯子易野,欲同人道于牛马。”(20)是说文对于人来说非常重要,如果缺乏“文”,就野蛮粗陋得像牛马那样。重视“文”的作用和意义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这一点对后世的文艺观、审美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