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视域下教育价值取向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周国琴(1964- ),广州美术学院思政部主任,副教授;陈群(1967- ),教育学博士,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原文出处:
江海学刊

内容提要:

科学发展观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与价值性的深刻认识,对当下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科学发展观蕴含着对人的价值关怀,所倡导的“全面、协调、可持续”、“以人为本”等发展理念为当下中国教育实践“为什么而教”、“教什么”和“如何教才好”提供了很好的原则; 对教育的价值主体、价值目标、价值动力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和规定,即“个性鲜明的个人”是教育的价值主体,“自我实现”是教育追求的价值动力,“创造”是教育追求的价值核心,“全面、和谐”是教育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2 年 06 期

字号:

      科学发展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主导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当代的丰富与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体现了深邃的历史意识和对当代人类生存处境的理性自觉,是在对现代历史发展模式和发展观念认真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社会发展战略。”①科学发展观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与价值性的深刻认识。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事实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运动过程,其事实性在于它按照自身固有的、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向前发展,其价值性在于它体现着社会主体(人) 的目的追求和价值取向”②。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在于它对社会各个组成系统的价值观变革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解读科学发展观的教育价值论,分析其对教育价值取向的规定性,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科学发展观对教育实践的价值引领

      教育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教育的发展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教育规律对教育实践的影响是双重的,体现为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教育实践的双重制约。同时,教育的发展必然要遵循合目的性要求,具有鲜明的价值特性。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是应人类发展之需,通过“培育人”的特殊活动来完成的。教育过程的本质决定了任何教育行为都是为了满足某类主体的需要,都是有目的、有价值取向的。如《尸子》说:“伏羲氏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易·系辞》记载:“神农氏制耒耜,教民农作。”教育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需要回答:为什么而教?教什么?如何教才好?这些问题,作为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价值选择,关涉教育的价值取向。教育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教育的发展方向,在教育实践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科学发展观恰好指明了当代教育过程所需求的价值取向,蕴涵着对人的价值关怀。“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综合考量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要素,其明显体现为一个价值关怀体系,即一个包含人的统筹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关怀体系。所谓人的统筹发展,是指教育实践既要关注当下现实中的个体发展,又要关注社会需求;既关注当下现实中的个体,又不是“唯个体论”。“统筹兼顾”提出了个体发展与社会需求在教育中的协调平衡问题,即教育实践需从个体出发,既要实现个体的充分发展,又要兼顾社会发展阶段的需求,使得个人、群体与社会各方面的需求在动态发展中达到协调统一。所谓人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教育实践必须从“人”出发,探寻“人”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不断激发人的潜力,不断形成个体新的生长点。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获得“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发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通过“协调”与“可持续”对“全面”的操作性做了新的注释,即全面是与片面相对的,但并不是面面俱到的无条件的平均,而是围绕“可持续”的核心内容,进行多方面协调,最终达到个人身心和谐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可见,科学发展观积极倡导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解决了“为什么而教”的问题; 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设计必须围绕人的发展,统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两方面需求,使之达到协调统一,解决了“教什么”和“如何教才好”所应遵循的原则。

      教育实践中的价值偏向

      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在价值判断基础上根据自身需求来进行教育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倾向性”③。我国自1958年首次提出教育方针以来,所倡导的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并“成为社会劳动者”的主旨一直没有改变,在宏观上起到了积极引领作用。然而,在教育实践中,如何落实教育方针,却出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之争,历史上的“科学与人文”之争、“社会与个体”之争是教育价值取向矛盾冲突的典型表现。

      综观新中国教育发展六十余年历程,既有对教育事实性、规律性的探索,也不乏价值上的追寻。在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愉快教育、素质教育等彰显了对教育价值意义的反思与追求,也凸显了教育价值取向存在的偏差。

      (一) 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取向

      长期以来,在教育理论界一直存在着科学与人文、社会与个人的价值之争。从教育改革的发展走向来看,基本上是沿着两条主线进行:一是为了适应外在的社会科技和经济发展;二是为了适应内在的受教育者自身精神的、道德的需要。从理论之争来看,人作为价值目标还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在教育实践中,却只存在一个价值取向——工具性价值取向。

      现代社会,科学取向在教育实践中常常被“技术”与“技能”操作化了,教育等同于技术与能力的传授。社会取向在教育实践中突出了社会对人发展的规划,成才只是迎合社会单向的要求。以上两种选择中,人是被作为手段和工具来接受教育的。当代的教育实践虽然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要考虑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但目的却是使受教育者更好地获得立足社会以及向上流动的资本。人力资本理论进一步论证了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关联性,将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取向合理化。因此,目前的教育,从教师到家长,更关注学生掌握了多少“有用的知识”,学生成为知识转载的容器,而很难被作为自主发展的生命得到关怀。

      (二)重视学生的“被需要”而对学生的“需要”缺乏关照与培育

      长期以来,教育一直承担着适应社会的辅助者的角色,教育的整个运作体系主要围绕社会的需要来设计。这种迎合表现出多种形式,如追求高升学率、高就业率,不顾条件是否具备而追逐热门专业的开设等。教育最关注的是通过技能训练,将学生塑造成适应社会需要的合适的劳动力。

      与此同时,学生的内在成长需求往往被忽视。当学生自主发展的某种探究欲因为与教学方向出现分歧而被认为“耽误”学习的时候,这些需要不仅不被重视甚至被视为妨碍因素,而被不断地借助教育的规训加以控制。教育活动中对“标准答案”的崇拜,实质是对探究与创造的抑制。学生在“不需要问为什么,只管跟着老师走”的要求下,很难生成对世界的探究意识与创新品质,而这些个性品质恰恰是个体自我生长与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核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