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弹丸之地的香港,近几十年创造了世界第三金融中心、第三黄金市场、第一集装箱港等经济奇迹。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成就,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与香港政府确立“通过发展教育,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开发智力资源以弥补自然资源不足”的战略密不可分。六十年代以来,香港教育迅速发展,不仅建构了一个适应社会需要的、门类比较齐全、多层次的教育体系,而且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别具特色的学校德育系统。 在香港即将回归祖国的今天,评介香港学校的德育,合理借鉴其成功经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香港学校德育的社会背景和发展过程 1.香港社会政治经济与学校德育 香港历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英国入侵前,香港同祖国各地一样,推行传统的中华文化教育,其德育融入家庭教育、私塾教育和社会生活之中。1841年后,基督教传教及教会学校逐渐在香港兴起,教会除传播教义外,还灌输归顺殖民统治的奴化思想。1860年至十九世纪末,政府经办学校,1877年第八任港督轩尼诗便提出“基于政治上和商业上的需要,所有学校必需实施英语教育”(Eitel.E.J,Ewrope,in China H.K,1985,P561)。此后,香港学校德育目标明确,确立了“受政治及实用价值——商业价值支配”的教育政策。 如果说,在此期间香港的殖民化教育还有一定的隐蔽性的话,那么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其教育的殖民性就非常明显了。1902年发表的《宝云报告书》提出:“协助高等华人摆脱他们的无知是远较试图使百姓接受新观念为有效,因前者以领导地位将以其所掌握的文明思想来影响后者。在目前来说,这相信是唯一对本港居民启蒙的途径。”“只要华人在接受英语教育后,对英帝国产生好感及使英语更广泛的传播,那么,英帝国在中国本土上所得的利益就会远远超出殖民地的教育经费。”在此思想指导下,1911年创立了第一所大学——香港大学,并向内地招生,希望通过高等教育为载体,培养亲英特权阶层,从而影响中国政治,获取在华最大利益。 由于香港是从一个小岛逐步发展起来的自由港,其居民大部分是外来谋生的“过客”,加之香港当局从其统治利益出发而“淡化政治”。六十年代以前,香港几乎没有什么“政治文化”可言,尽管辛亥革命前夕,国内大革命期间及抗日时期,许多内地政治人物曾在此活动过,但他们的影响并不留在香港。六、七十年代,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成熟,本土政治文化开始生长,发生了几次以青年学生为先导、知识界为主体的政治性事件。1970年,为抗议日本将我国的钓鱼岛列入其领土范围,大中学校学生举行“保卫钓鱼岛”大示威,遭港英警察镇压,数十人被打伤,20多人被捕。由此掀起了知识界的爱国热潮。随后,政治活动的矛头逐步指向港英政府,如1975年的“捉葛柏,反贪污”,“反对英女皇访港”,等等。 八十年代,中英就香港前途问题展开谈判,香港各界对政治的关心程度迅速增长,而政治思潮也变得相当复杂,既出现“爱国”、“爱港”,反对殖民统治、争取平稳过渡的政治倾向,又有认同回归又耽心失去既得利益而引发的“民主”思潮。同时,香港经济的日益繁荣,一方面为社会及个人发展提供许多有利条件,开拓进取、尊重个人价值深入人心,“把握自己发展机会”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另一方面,西方“社会病”日益泛滥,公德观念淡薄,极端个人主义盛行,因此学校德育引起社会各界及教育当局的关注。 总之,香港特殊的政治经济背景决定了香港学校德育从无到有,从淡薄政治的殖民文化教育向“爱国”、“爱港”、注重“个人与社会协调”的“民主”教育转化,从具有传统儒家特点的尊古重道的价值观向与自由经济相适应的功利主义价值观转化。 香港学校德育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复杂变化,但从总体而言,其阶段性比较明显,可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从英治初期至本世纪前期,香港作为一个殖民统治的单纯转口港,其教育着重从社会因素出发,为巩固和加强殖民统治服务,主要传播西文文化,培养少数华人精英,学校德育存在明显的附庸性和随机性。直到抗战胜利,香港学校德育才在较为复杂的现实背景中逐步发展起来。 第二阶段:五、六十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英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国内和周边地区大量人口涌入,工商业迅速发展,都对香港教育产生较大影响。香港政府着重扩展小学教育,发展中学和师范学校,同时建立了第二所大学——中文大学。学校德育也随着教育的总体发展而发展。但此期间,香港教育仍未摆脱传统的殖民教育观念,“重英轻中”十分突出。虽然在小学基本以中文授课,但到了中学阶段,占80%的英文中学和职业中学则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香港大学则全部以英语授课。因而与之相适应的学校德育仍然是被曲扭的,主要灌输效忠英国的政治思想及“精英”人格模式。 第三阶段:1970年至今,为适应香港经济发展的需要,七、八十年代香港政府一方面实施9年义务教育,另一方面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创办一批工业学校和高等学校。1972年成立理工学院,1984年成立城市理工学院,1987年建立科技大学,同时还发展专上学校(相当于大陆的大专学校)3所,教育学院、工商师范学院、演艺学院、商学院共6所。在此期间,原有的“精英”教育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挑战,与自由经济相适应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受到各层次学生认同。而经济繁荣及西方国家道德危机也对香港有所影响,中小学生犯罪、吸毒日益增多,学校德育受到社会严重关注。1981年教育署颁布了《学校德育指引》,第一次对学校德育提出明确的规范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