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11)12-0054-04 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可知:人类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对于教育的认识,当然也不例外,是对原有教育认识不断修正、完善和超越的过程。与其他所有的教育认识一样,关于课程本质的认识同样脱胎于具体的历史时代并清晰地折射着特定时代的发展特征。课程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在现今又被赋予新的意义。原有课程在时代元素的作用下已悄然发生了变化,它不再囿于学科、经验或是活动等相对狭小的概念范畴中,而是僭越成为一种服务于年青一代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资源。 一、“课程即资源”的提出:时代之声 近代以来,关于课程本质的探讨始终是课程研究中的一个关键性议题,不同的学者就此给出了不同的诠释。其中,较为有影响的课程本质观如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1]。不难发现:任何课程本质的提出都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都是基于一定社会现实所做出的理论概括。每一种诠释都试图在批判与扬弃原有课程本质观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实现对当时课程实践和今后课程发展趋势的最有力、最深刻、最全面的洞悉与预测。因此,可以说,打量时代的发展状况是重新审视课程本质的根本性前提。那么,在今天,课程本质的探讨又根植于怎样的社会背景呢? (一)信息时代来临 如今,信息社会已不再是个书本蓝图而成为了真实的存在。按照贝尔对后工业社会的判断,当今很多国家均已表现出了信息时代的一些典型特征:①经济发展逐渐从商品生产向服务经济转变;②职业分布中专业、技术的重要性不断上升;③理论知识开始居于中心地位,成为创新的源泉和制定社会政策的根据;④技术的控制与评价日益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⑤创造性的“智力技术”成为关键性战略[2]。“在信息社会里,人们的时间倾向性是将来。”[3]因此,课程的使命变得更加艰巨,它必然需要有所突破和超越,真正成为服务于年青一代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重要资源。 (二)全球化加剧人才竞争 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社会分工与人员协作的进一步深化,因此,也从根本上导致了人才资源的激烈竞争与自由流动。随着世界人才市场的逐渐形成,国际人才的全球争夺已成为各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因此,如何通过发展教育来使更多的国民成为具备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呢?世界各国都不约而同地将希望寄托于课程改革,力图使课程能够不断从单一走向多样,从平面走向立体,进而在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上占得先机。 (三)数字化学习的崛起 聚焦学校教育,数字化学习已以一种极其柔和的方式穿越了学校的围墙,并正以强劲的势头崛起。如今的教学活动,师生可以更加便捷地实现从一种媒介向另一种媒介的转换,或是实现多重媒介的联合应用。师生想要完成同一个学习任务,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可以打开多个感觉通道,可以实现立体、综合、多角度认知。“如果我第一次说的时候,你没听明白,那么就让我(机器)换个方式,用卡通或三维立体图解演给你看。这种媒介的流动可以无所不包,从附加文字说明的电影,到能柔声读给你听的书籍,应有尽有。这种书甚至还会在你打瞌睡时,把音量放大。”[4]此番描述在大班化教学的场景下似乎多少还有些夸张的意味,但是随着小班化教学的建设,它很快就将成为身边的现实。数字化学习作为一股新兴力量,将不断通过与传统方式的互动和磨合来推动教与学的优化。 综上来看,在这样的背景下,课程应该是“适度弹性”的,不再是纯粹设计好的教案文本;课程也应该是“交互流动”的,不再是事先沉淀在教师头脑中有限的知识结晶,亟待通过一种稳定的方式输入到学生的头脑中去;课程亦需要是“生长发展”的,源源不断的信息将被以“课程”的名义纳入到学生的经验中去,并有类型多样的信息渠道不断被挖掘和开辟;课程还应该是“三位一体”的,研发者、出版商和使用者不再形同陌路、相互隔绝,而是完全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即时互动,合力推动课程价值的最大化。 二、“课程即资源”的内涵:僭越与划界 “课程即资源”是基于信息化背景而对课程本质做出的一个新判断,那么,“课程即资源”究竟具有怎样的内涵?为何说它是对课程本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超越呢? (一)信息化背景下课程要素的深度剖析 众所周知,任何课程都势必包含三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即课程思想、课程内容和课程的物质载体。那么,具体到信息化背景下,上述三方面的课程要素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第一,课程思想不断受到信息技术理念的改造和规约。信息技术不仅可以通过外化的实体存在并作用于社会生活,同时,它也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世界和精神内涵。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更加强调便捷化、高密度、高质量的知识配置理念。②更加重视课程研发、出版、使用、评价过程中的对话与协作。由于信息技术实现了对线性时空的改造,因而,通过网络互动平台,课程编制者、出版商、使用者之间可以建立起广泛而又紧密的合作关系。③更加关注课程以恰当的方式不断实现吐故纳新和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