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野中的教育改革

作 者:

作者简介:
葛金国(1963-),男,汉族,江苏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传统与学校文化研究所所长,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文化与学校管理研究,安徽 芜湖 241000

原文出处:
教育学报

内容提要:

新世纪,中国教育进入历史新时期。随着背景演进和利益分化,教育领域中各种问题凸显。这些问题中有些是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对此人们常常想到“体制改革”,而在一些人那里出现了对待改革的极端主义倾向。其实,“结构性问题”的解决更为需要的是“文化视野”,而这也是既往教育改革所缺乏的。“文化视野”把握多元价值,强调兼容兼顾。以文化视野审视教育改革,要求我们极教育研究之“高明”,而道实践运作之“中庸”,从思想行动两方面双管齐下,多元整合,文而化之。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2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298(2011)05-0012-10

      改革是人类进步的基本动力与一般模式,文化是社会生存的群体价值与常规状态。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进入新阶段。随着背景演进和利益分化,教育改革开始进入“深水区”。应该说,长期以来,教育工作者本着高度责任感,在教育改革上结合实际进行了丰富的探索,积累了可贵的经验,创造出了一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改革局面,也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体现了鲜明的历史进步性和改革自主性。然而,教育改革的历史任务并没有完成。随着时势不断发展,教育改革就像任何其他社会变革一样,不仅没有任务完成的迹象,反而呈现出越来越强烈的紧迫感和焦灼感,我国教育领域中各种问题逐渐显露出来。这些问题中有些是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为群众所关心,为社会所聚焦,各种争论持续不断,在一些人当中出现了对待改革的极端态度。教育改革如何才能适当而有效,需要大家想清楚,看明白,由此,凸显了教育改革研究的现实重要性和时势紧迫性。

      我们认为,改革有不同意见,出现争论是正常现象。但是,“结构性问题”是基本问题,基本问题的解决呼唤整体改革,整体改革需要文化视野。极端化态度和单向性思路,对实践是有害而无益的。对于当代中国教育改革,我们要有陈寅恪先生说的“了解之同情”,坚持以自己的方式变革,“极高明而道中庸”,努力实现“文而化之”①。

      一、文化视野的内涵、特性与意味

      什么是“文化视野”?它有什么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对我们思考与解决问题具有什么意义?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我们要对“文化”有一个概括性认识——尽管这是一个更为艰难的问题。

      文化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领域。“文化,文化,言之固易,要正确地加以定义和完备地加以叙述则是不容易的事”[1]2。这是人类学大师马林诺夫斯基在其著作《文化论》首章发出的感慨。了解文化之难,首先在于文化的概念。“文化的概念之大而模糊,范围之广而无涯,非勇者不敢言,非深思博学者不敢论”,至今为止,对于文化的定义“成百上千”。[2]9英语中“文化”(culture),源于拉丁语,初始义为“耕耘”,指称人对自然的开拓。汉语中,最早把“文”和“化”联系起来的是《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中,“天文”指自然的秩序,“人文”指人事的条理,二者各有所司所指——可谓客观的自然,主观的人生,相互包容,相互印证。德国学者普芬多夫认为,文化是社会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东西和有赖人社会生活而存在的东西的总和。按此定义,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是通过特定群体活动而表现和传承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整体。自从有了人类,凡经人耕耘过的一切,均为“文化”。[3]87-88从文化学的观点来说,人是一种文化的动物,你是你行为的结果:你是不是有“文化”,是不是“文化人”,取决于你生活的环境,取决于你想干什么和正在干什么。文化的功能,就是使人“文化化”,实现从“自然人”/“生物人”成为“文化人”(社会人)。可见,文化与教育密切相关,作为一种结果它标志着人的发展状态。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的科学顾问欧文·拉兹洛在《多种文化的星球》一书中所说,“文化是一个历史进程:人类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创造物。文化是人类为了不断满足他们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所有社会的和精神的、物质的和技术的价值的精华”。[4]216

      在这里,文化不仅是一个名词,与“自然”相对应;它还是一个动词,与“武功”(或“武攻”、“野蛮”)相对应,表示“文治”,意味着潜移默化、文明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就是“文而化之”,就是以文明的方式从事社会实践活动。

      随着人类文化的积淀,人们开始运用理性方法,对各种文化进行归纳和整理,将文化分解为一系列领域,以便进行深入研究和有效传承——这就是各种“学科视野”。作为主体在一定价值关照下的创造活动过程及其结果,文化既表现为看似零乱而偶然的一个个事象,也表现为无例外被价值观照的紧密整体。由于人类文化的繁复,人们理所当然地更为关注人类活动中具有追求和创意的部分。

      所谓文化视野,通常是指从历史文化/文化传统角度审视现实中的各类问题及其所体现的认知特征。本文中的文化视野,就是把我们研究的对象视为“文化”,并用文化理念和文化学原理审视其背后的价值方面的原因,进而寻求整体解决问题的“文而化之”的策略。

      文化视野,既是价值观,也是方法论。“文化永远是一个整体”。在某种特定场域下,文化视野常常可以分别并有机联系地表述为多元价值性视野(多元性视野、价值性视野)、动态流变性视野(动态性视野)、冲突交融性视野(交融性视野、传播性视野)、族群生活性视野(族群性视野、本土性视野、生活性视野)和结构联系性视野(整体性视野)等。文化视野的实质,从价值观上说,意味着承认多元价值的存在并实现价值审视;从方法论上说,意味着多样性整合并积极在“田野”实践中顺势而为。

      文化视野的这种界定要求我们,既要有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的本领,又要有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的本领;既要能够从全局的视野来审视个别的问题,又能够认识到个别问题的全局性意义。前者意味着,我们要能够透过看似零乱而偶然的个别事象分析,发现其背后紧密联系的整体价值观;后者意味着,我们要能够通过紧密联系的整体价值观,来把握看似零乱而偶然的个别事象。文化视野的表征,就是树立多元、冲突和变迁的观念并采取整合的方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区别,才有政策。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寻求对策,都需要关涉“立场、观点和方法”;与此同时,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寻求对策,同时又可以有很多的、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就本文讨论的主题来说,与文化视野相对应的主要有政治视野、经济视野。它们各自具有鲜明的特性。

      政治视野的表征是,权力本位,强调阵线分明,阶级分析,大“异”而小“同”;焦点是地位权力分配,着力点集中于体制的革命重建;一般表现为争取权位才能享有权势,因而常常壁垒森严,强权而强势;重视阶级阶层,讲究纵横捭阖;如楚河汉界,两军对垒;运筹于帷幄,较量于公堂;使人趋于激进斗争,感觉痛快淋漓。理想的社会政治状态是,社会有自由(大家有饭吃),有自由的能说话/会说话,说话的有权力,有权力的讲“代表”(即各种代表拥有权威,代表公平和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