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抑或“领域”?

——中国学者对比较教育学科性质的探寻

作 者:

作者简介:
生兆欣(1977-),女,山东滕州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210097

原文出处:
比较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比较教育是学科,还是领域?自1983年第4届比较教育年会公开提出这一问题之后,中国学者根据不同的判断标准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有赞同学科者,有认可领域者,有的则认为既是学科,又是领域。20多年过去了,这一问题仍悬而未决,但在专业名、著作名、专有名词等的中英文称谓方面,比较教育为“学”的倾向越来越明显。笔者认为,比较教育为“学”之路需要在继续保证外部制度性存在的前提下,加强内部逻辑性存在和对外功能性存在,才能取得成效。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1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11)02-0016-06

      “学科”、“领域”之争在比较教育学界已持续多年。国际上早已存在这种争论,至今未能平息。在国内,这一争论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1983年,在东北师范大学举行的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研究会第4届年会上,“比较教育学科建设”被首次列为年会讨论专题。既然有了“学科建设”,那么比较教育作为“学科”也是确信无疑的了。然而,也正是在这次年会上,大会主席在闭幕词中提到了比较教育的“学科”、“领域”之争:“比较教育,它算不算一门独立的学科?有人认为算,它是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有人认为它不算,它只是教育学研究的一个领域、一种方法。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继续讨论。”[1]

      一

      从已有著述来看,大多数学者认为比较教育是一门学科。1979年,王承绪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明确界定了比较教育的学科性质:比较教育乃是一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分析研究各国教育制度,吸取其优良经验,以供我国“四化”建设借鉴的学科;它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它是一门起着综合作用的学科。[2]随后,1982年出版的新中国第一本《比较教育》教材,也称比较教育学科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个新分支。[3]《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比较教育的学科性质做了如下陈述:比较教育学被认为是教育科学领域中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它的基本特征是国际性、可比性、综合性或跨学科性。[4]沈煜峰认为,比较教育学是比较研究各时间或空间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状况、规律和发展趋势的矛盾性(差异性和同一性)的教育学分支学科。[5]成有信先生认为,比较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之一,它虽然与教育学其他学科拥有共同的研究对象,但区别于其他分支学科的地方在于其目的、角度、方法的独特性。[6]商继宗认为,比较教育学是以比较为方法,研究世界各国教育的一门新型教育学科。[7]高如峰等认为,比较教育学不仅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且还是一门兼应用学科和理论学科于一身的特殊学科,在20世纪中叶比较教育学就已确定了本身独立的学科地位。[8]滕大春先生所说的“比较教育之成为学科仅一个世纪,比较教育的实践却不绝于书”,也从另一侧面表明了比较教育之为学科的立场。[9]谷贤林认为,比较教育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学科,不是一个研究领域。[10]也有学者认为,尽管比较教育已经是一门学科,但还是“一门不成熟的学科”。[11]

      国内第一个公开提出比较教育是“领域”的学者可能是马骥雄先生。他认为,比较教育自身没有什么特殊方法、特定概念,它只是一个研究领域,还未成为严格意义上的学科;要把它建立成一个学科,还有待于比较教育研究者从理论和方法上进一步探索和努力。[12]吴定初教授认为,比较教育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个研究领域,是比较研究这种研究模式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并且它还是一个年轻的研究领域,一方面它的研究领域正不断拓宽,另一方面又正逐步成为或正努力成为真正全球范围的一门学科,即发展成严格意义上的比较教育学。[13]

      也有学者赞同比较教育是学科与领域的统一。在教育大辞典中,“比较教育”也称“比较教育学”,它是教育中的一个应用研究领域,也是教育科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14]冯增俊教授在考察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比较教育性质的主要论争之后认为,比较教育既是人类教育活动中的一个研究领域,也是一种独特的研究方法,同时也是一门或必将成为一门有独特学术地位的学科,三者是三位一体的。[15]朱旭东教授认为,如果从学术制度化的条件——专业、课程、学位、协会、机构、刊物等来衡量,比较教育是一个研究领域确凿无疑,是一门学科也不成问题。”[16]顾明远先生与他的学生薛理银还提出,比较教育大于一门学科,它“是国际(跨文化、民族间)教育交流的论坛”,是一切愿意贡献教育见解的社会群体的公共领域,它的对象是教育的整个领域,而且任何方法只要有用,都可以成为它的研究方法。[17]

      二

      比较教育的“学科”、“领域”之争也体现在“比较教育”和“比较教育学”这两种稍有不同的称谓上。尽管《教育大辞典》上的陈述是“比较教育也称比较教育学”,但“比较教育”之后加不加“学”,还是有所分别的。

      首先,来看专业称谓。1981年11月3日,国务院批准的“高等师范院校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科、专业名单”中,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比较教育”专业榜上有名。这是比较教育在中国的学科制度化历程中首次得到官方确认。事隔不足3年,到了1984年,“比较教育”在官方文件上的名称便有所更改。在该年1月13日国务院批准的“高等师范院校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科、专业和指导教师名单”以及“高等师范院校第二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科、专业名单”中,专业名称“比较教育”悄然换成了“比较教育学”。[18]

      其次,来看“比较教育”和“比较教育学”在著作名中的使用。在著作中,“比较教育”与“比较教育学”两个词经常等同使用或者说混用。不过如果我们把20多年来我同学者编著㈩版的、以此为名的著作相比照,仍能发现中国学者在实际运用中对这两个名词的区分。从1978年至2004年,以“比较教育”或“比较教育学”命名的著作主要有以下几部,按照其内容与名称的关系,将它们划分为两类(详见下页分类表)。如果把这两类著作的著作名、内容特点、出版时间结合在一起分析,可以看出:第一类多以“比较教育”命名,内容多为各国教育的并置,既有20世纪80年代,也有20世纪90年代的作品;第二类多以“比较教育学”命名,内容多为比较教育学科基本问题的探讨,多是20世纪90年代的作品;以“比较教育”命名的著作侧重于“比较”,以“比较教育学”命名的著作侧重于“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