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19(2011)04-0096-11 无论对中国的文字艺术、视觉艺术还是听觉艺术而言,审美暗示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论及暗示,中国传统文论认为它不仅是一种艺术风格,更是有关艺术创作的艺术。中国古代思想家意识到,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此类困境:生命纷繁无限而艺术创作手段有限;思想无限而文字有限。为了反映客观现实和精神状态,艺术家不得不设法充分利用有限的艺术手段去表现无限的生命形式。因此,艺术作品可以通过审美暗示让观者、听者和读者产生无限的联想。根据后现代理论,无限暗示就是一种“开放式创作”。笔者认为,中国传统的审美暗示虽然其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深深烙下了中国美学思想直观和印象式的鲜明特征,但实际上是一种与后结构主义的艺术理论相吻合的文学开放观。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人们广为传诵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象”、“味外之旨”和“不尽之意”等艺术思想就体现了这种开放的艺术理念。本文并不企图系统研究中国传统的审美暗示在古代文艺领域的表现,而是要在后现代开放性理论的框架下探讨审美暗示的一些重要观点及其现代意义,并对中国古典文论中的一些核心观念进行现代转化,为建立中国特色的开放文论做一次尝试。 文学开放(literary openness)是现代文学话语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在西方当代文学思想中,“文学的开放理论”是一种从后结构主义的语言理论角度对文学文本进行考察得出的文本本体论。后结构主义的语言理论认为,语言本身并不含有确定的意义,只有不同能指之间的差异关系,因此能指可以说是虚空的,其含义是不确定的。① 由于文本是语言构建的意指空间,因此不是话语和意义的牢笼,只含有特定有限的信息;而是一个开放性的阐释空间,通过阅读能够产生无限的诠释。这种文本本体论产生出后结构主义的文学开放观和开放诗学(open poetics)。② 从理论角度来看,开放性文学观意味着文学不是只包含有限意义的文本,相反,文学文本应该是个开放的阅读空间,在此空间中语言符号能够生成无尽的意义。从常识上来看,开放意味着文学文本没有唯一“正确”的阐释,阐释是多元的,既相辅相成,也可能相反对立。中国古代当然没有后结构主义的语言理论,也不可能有文学开放观,但在中国传统文学思想中与文学开放论相似的洞见却俯拾皆是,各种有关审美暗示的见解就是古代开放性理论的体现,本文将着重探讨古代文论中常见的有关暗示的见解。 一、形而上的暗示 现代开放性思想隐现于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学思想之中,在中国文学思想发展之始,中国思想家就已经着手探讨开放式暗示的重要性,早期探索反映在对《周易》的起源、本质和功能以及对《诗经》的创作和阐释的反思方面。后来,暗示成为中国诗歌和艺术研究的关键概念。远古时代,中国思想家首先关注的是玄学的暗示,不过,有些或者明说或者暗指的言论却已超越玄学暗示的范畴,散发的是现代开放思想的气息。早在公元前4世纪③,有人在注解中国传统第一经典的《周易》时写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④,此语本来是指出如何悟“道”的不同方式和结果,但尔后此语广为流传,直至家喻户晓,其意也得以拓展,成为人们理解现象或者文本可有不同解释的理据。 春秋战国时期,《周易》的“系辞传”注意到卦爻辞的暗示性,并就其意象和文字表征的重要性展开探讨: 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⑤ 上文是对卦爻辞的高度评价。由于名称和卦爻辞分别是文字和文本,因此上文统括了意象表征与文学表征,涉及几个方面的文本暗示。首先,文学创作者应该充分利用有限文字表达无限思想。爻辞用词精妙,彰往而查来,展示万物来源,揭示其动因及运行机制。其次,凸显暗示技巧。开放式陈述取决于选词精妙,精妙选词使之含义隽永。陈述看似微不足道,实则直指世上大事要事。《周易》的“系辞传”被看做是哲学文本,我认为它不仅仅是哲学文本,更是具有原始艺术表征的理论,有着难以置信的开放潜力。亚里士多德曾如此区分历史和诗歌:“历史记载已发生之事,诗歌预示可能发生之事,与历史相比,诗歌更具哲理,更为高雅。诗歌彰显普世真理,历史记载具体事件。”⑥ 爻辞不仅记载过去,也预示未来,不仅彰显朴实真理,也刻画具体事实。 后来,评价作家的文学成就以及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时,有些中国古代学者表达了类似观点。譬如,司马迁评说屈原的文学创作时如是说:“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其类迩而见义远。”⑦ 公元前2世纪,汉代大儒董仲舒(公元前179-公元前104)提出“诗无达诂”,⑧ 这里的诗本来专指《诗经》,意即《诗经》没有通达的解释。“诗无达诂”后来也得以拓展,诗可以指任何诗歌,甚至是任何文学文本。沈德潜(1673—1769)是拓展“诗无达诂”的学者之一,他有着现代读者反应论的思想,认为诗歌是开放的阐释空间:“古人之言,包含无尽,后人读之,随其性情浅深高下,各有会心……董子云:‘诗无达诂。’此物此志也,评点笺释,皆后人方隅之见。”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