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时代的文学批评

作 者:
韩伟 

作者简介:
韩伟,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

原文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内容提要:

媒体时代的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新的批评样式,始于上世纪90年代,从其产生之初,便引发学界对其存在价值与意义的质疑,批评之声不绝于耳,但媒体批评是顺应信息社会快速发展而形成的一个新兴的批评类别。无论对其持否定意见还是肯定性的认可,都值得当下文学批评家所关注并思考。文章试图对“媒体批评”进行学术性界定,并将其置于当下的文化语境中,对其价值作了深刻的思考。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1 年 08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52(2011)03-0103-05

      一、何为“媒体批评”

      媒体时代文学批评的出现打破了过去学院批评“一统天下”的格局,如今媒体批评异军突起,使文学批评由一元走向了多元,这不仅是对传统学理化批评的挑战,也对其自身发展与完善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媒体批评的争论从未停歇,学界质疑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媒体批评所传递的思想内涵能否承担起文学批评的职责问题上。美国文艺理论家汤普森曾说过:“大众传播的技术媒介的发展,进一步拓宽了社会互动的空间和时间。大众传播媒介扩展了符号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有效性,但它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来实现的,即它容许生产者和接受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特别的中介性互动。”①在大众传媒迅速扩张的时代,媒体批评正是作为沟通文学生产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媒介而存在,在当今有些浮躁的文坛中,文学批评自身亦面临诸多问题,媒体批评的介入不仅对文学产业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更间接引发批评界对文学批评价值坚守与批评家责任问题的重新思考。

      当下学者对于媒体批评的争论主要是由媒体批评的自身性质所引发的,对“何为媒体批评”的论述,学界看法大致相仿。陈晓明认为,“媒体批评,主要是指发表在报纸杂志和互联网上的那些短小精悍的文学批评。”②王一川更全面客观地评析了媒体批评的特点,“媒体批评是指各种大众传播媒体上经常出现的文学动态、名家轶事、公众议论等新闻、轶事与批评的杂糅形态。它多出于媒体的编辑、记者或那些‘职业写手’之手,往往专门投合普通公众的文学好奇心,竭力追新求异,成为数量最广大的普通市民读者的日常文学‘收视指南’或‘阅读导向’。它的直接目的很简单而又真实:保障并扩大媒体的收视率或发行量,并为此而竭尽全力。”③媒体批评确实具备传统学院式批评所不具备的优势,它从公众的视角出发,关注当下文艺现象,以当前最炙手可热的作家作品为主要批评对象,文风通俗易懂、自由灵活,崇尚新闻性、时效性,其对现实的敏锐把握,以及极强的针对性和传播性都使传统文学批评望尘莫及,但淡化学理性、有时过于追求轰动效果的庸俗性评论,是制约媒体批评发展的病因之一。

      当下,我们对媒体批评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怀疑与否定层面,虽然争鸣之声不绝于耳,但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学者对媒体批评的质疑掩盖了缺乏对媒体批评研究的事实,一味地对媒体批评持否定意见,难免忽视对媒体批评存在的合理性的思考,“2000年3月18日,《文汇报》登载了艾春的《传媒批评,一种新的批评话语》和洪兵的《期待健全的媒体批评》,这是学术界首次使用‘传媒批评’、‘媒体批评’的概念,它标志着社会开始关注媒体文学批评。洪兵认为,要建立健全媒体批评,必须要有一种审视媒体的目光,而对于公众而言,他们可能并不具备这样的判断基础。艾春则更明确地指出,传媒批评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翼,有着自身的运动方式与运动规律,而如何正面发挥它的社会批判能量,取决于知识分子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其中的工作。但遗憾的是,目前学术界对媒体文学批评的研究是不够的,专门研究媒体文学批评的理论性文章很少。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媒体文学批评需要专业批评家加强理论研究,为它的健康发展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促使它由‘自发’状态进入‘自觉’状态。批评界有责任为媒体批评的合理化发展提供一个理论支持。”④而这种学理性的支持,首先应该建立在对媒体批评肯定性接受的层面上,我们知道传媒与大众文化一起造就了媒体批评的繁荣局面,大众文化简而言之就是一种文化形态,它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通过模式化、平面化、批量化、普适化的传播手段作用于大众的感官之上,公众通过这种类像化的传播媒介获取感性十足的文化信息,可以说“媒介是我们感官的延伸,它可以使我们超越自己感官限制去看和听”,⑤媒体批评正是借助于大众文化与传播媒介的这些特点,建立起一个公众可以畅所欲言的立体化的批评交流平台。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大众文化消费价值的提升,激发了整体文化消费能力的增长,媒体批评适时地抓住了公众对文化消费时尚化的推崇,集体式的消费狂欢为媒介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先机。在消解文化的同时,文学批评传统的审美性与学理性亦在被消解,从而使媒体批评进一步完成了文学批评的消费化转向。在当今娱乐化、视觉化充斥文坛的现实背景下,文学批评也出现了主体泛化的现象,一些编辑、作家、记者甚至普通读者与网路写手都与专业批评家一起共同成为媒体批评的主体,使得文学批评自身也发生着转变,由过去专业化、精英化、权威化、学术化的特点转换为大众共同参与的平民化色彩浓厚的文学交流。主体与精英意识的泛化与转向,使当代的大众文化也适时的在这种新形势下确证自己的文化价值导向。因此,大众传媒无意于对文学深度进行挖掘,它更注重阅读的广泛性与评论效果的轰动性,以此牢牢抓住受众的兴趣点,这就很难避免某些娱乐成分和急功近利的评论。

      二、重识媒体批评的价值

      在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已经建立起一种相互共生的关系,大众传媒对文化产业的影响可谓无孔不入,文化产业也需要大众传媒的参与,传媒与文化的合作共生关系,不仅刺激了公众的文化支出,更使媒体批评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力。公众的文化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受大众传媒所主导的媒体批评的影响,大众传媒从自身利益及发展角度出发,对当下流行的文艺现象或文学作品作以考量,并通过媒体批评的宣传和影响,成为左右大众文化消费的“风向标”,有大众传媒参与的文化消费,已不单纯是对文化本身的解读,更是商品经济时代对文化消费的一次很好的商业运作。贴近日常生活的媒体批评毕竟是大众喜闻乐见的读本,媒体批评本身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又不乏犀利的笔锋与尖锐的批判精神,正好符合了公众的阅读要求,“感性化的传媒批评恰恰迎合了大众文化与消费主义的文化语境,依凭着现代传播媒介的文化权力和读者对感性之维、游牧文化的回归,占据评坛中心要津而张扬十足的话语霸权。”⑥由此媒体批评能够轻而易举地占据文化消费市场就不难理解了。它从大众文化与消费主义的联姻中获利,同时二者又都需要借助媒体批评这一文学样式来加大自身的宣传力度,并直接影响公众的文化消费。可以说,大众传媒的影响力广泛席卷公众消费的各个领域,同时,民众对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又尤为突出。他们的着眼点主要集中在满足自身的感官享受上,并不在意文本所具有的学理性内涵,而传统的文学批评往往以一种高深的学术姿态,坚持纯理论化的学理性表达,这种过于专业化与理论化的学术风格对于普通读者而言,确实难以接受。而传统学院批评自身也进入了一个怪圈,他们的论述往往只是满足于学者的理解或者只限于自我理解,并不考虑公众的欣赏阅读水平,这不仅局限了传统文学批评的传播力度与学术影响,也使文学批评与公众的距离渐行渐远。相反,媒体批评相对通俗浅显的文风,能够紧跟当前文化消费市场的动态,更能为广大读者所接受并能使读者从中获取大量即时的文化信息与消费指南。在市场化、网络化全面覆盖的今天,媒体批评虽然面临着质疑与挑战,但它的影响力正逐渐取代传统学院式批评而成为公众关注的主要文艺形式和最炙手可热的批评样式。这有赖于当下大众传媒对文学批评的消解与重构,大众传媒想要营造的是全民娱乐化的文学盛宴,媒体批评恰恰作为带有娱乐狂欢色彩的文化自由交流的媒介,既彰显大众传媒主导公众文化生活的力度,又宣扬了媒体批评在当下的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