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载体、文本形态与文学观念的嬗变

作 者:

作者简介:
董希文,男,鲁东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学博士,中华美学学会、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中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会员,烟台 264025

原文出处:
中州学刊

内容提要:

新的媒介载体的出现会导致文学文本形态的变化,而文本形态的演变又必然带来文学观念的转变,引发有关文学本质的争论。文学发展史上,文学文本由口语文本——文字文本——多媒体文本——可视文本的转变很好地验证了上述观点。文学演变的这一规律对于研究当前文艺热点问题很有启发价值,目前电子新媒介技术导致文本形态多样发展,由此引发的“文学泛化”、“文学终结”等问题值得重新思考。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1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1)02-0230-05

      一、媒介载体、文本形态与文学观念的关联

      当前,文艺领域涌现了诸如“文学泛化”、“文学性”、“文学终结”等诸多热点问题,争论颇为激烈。说到底,这些问题都与对文学本质的理解有关。如果固守先前的文学观念,拒绝认同当前文学领域发生的新变,那自然会得出“文学边缘化”、“文学终结”的结论。探究文学本质,我们不妨转变研究思路,不期望得出唯一的、固定的、内核式结论,而是探究氤氲一时的文学观念,因为文学观念中孕育着对文学本质的理性思考。而文学观念的演变与推进完全来自于文学活动本身发生的变化,人们在感受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对文学的理性思考。就此而言,研究媒介载体、文本形态(现实实践中文学存在方式)的变化,能够使我们清楚认识到人们的文学观念何以会发生转变,也有利于理解当前文艺研究领域中“文学性”、“文学终结”何以会成为热点问题以及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文本”是一个新近使用非常频繁的范畴,但其内涵颇为复杂,需要清理①。“文本”概念人言言殊,新批评理论将其视为语言表层结构,符号理论认为它是超越语言的符号体系,后结构主义则认为文本具有互文性,而当代批评家更是将其内涵无限扩大,认为生活中具有表意功能的语言符号以及类语言符号都是文本。笔者就是在较为宽泛意义上使用“文本”这一范畴的。

      文本就是一种表意符号体系,文学文本即为文学作品的客观存在形式。离开了文学文本,文学活动的结果便无以记载与承传。自文学产生以来,其突出超功利性、娱乐性的审美品质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但由于承载文学作品的媒介形式不断更新,文学文本形态也在发生不断变化。每一种新文本形态的出现,在强化文学某一方面审美特质的同时,可能会在不同程度上削弱对文艺另一方面审美属性的理解,逐渐改变人们对文学的传统认识。每一次文本形态的变化,都会导致文学观念发生新变,影响着对文学本质的理解与探讨。远古时期,人们依据口语媒介,创造了可听文本,形成了重抒情、重想象、重音乐效果的文学观念。古代,人们发明了文字,创造了文字书写文本,形成了重书写、重诗意的文学观念。近现代以来,人们依据印刷媒介,创造了可读文本,产生了重娱乐、重通俗的文学观念;随着20世纪解构主义和阐释学的兴盛,还曾出现过可写文本和突出释义多元化的阐释性文学观念。当代,人们则利用视听媒介,创造了可视文本,逐渐形成了重形象、重感官体验的文学观念,并直接引发了关于“文学性”、“文学终结”等问题的热议与争鸣。探究媒介载体、文本形态的变化及其导致的文学观念的演变,有利于深入揭示与解释文学本质以及与其相关的当代热点问题。

      二、媒介载体、文本形态与文学观念的嬗变

      (一)远古:口语媒介、可听文本与重抒情的文学

      文艺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的,在没有文字记载以前,就已经存在文艺活动。文学史研究表明,“中国文学在其文字诞生以前就已经产生了”②,“文学艺术并非起于有了文字之后,远在文字发明创造以前,文学艺术早已产生”③。最早的文学是在民间流传的口语文学,其媒介载体是口头语言,其文本形态是口语文本,而其创作方式则是集体而为。最早的文学体裁应该是歌谣与神话传说,前者抒发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喜怒哀乐之情,而后者则记载了当时在生产力极度落后情况下人们以幻想的方式探讨人类起源和渴望战胜自然的决心。这两种文学体裁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其抒情性、想象性,而口语、歌谣文本存在形态恰恰强化了当时人们的这一文学观念。关于诗歌起源“三位一体”的理论可以证明远古抒情文学观念盛行的认识。《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④原始诗歌与音乐、舞蹈同时产生,都是出于抒情需要。

      虽然远古口语文本文学由于地域方言的使用及口语易逝等原因,很难得以保存,更难以流传下来,这使得考证其文本特点很难实现。但通过《诗经》等记载远古文学的文字文本,我们还是可以认清古人关于文学本质的理性认识。不妨来看《诗经》中的《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该诗明显地保留口语形式,抒写了勤劳善良的劳动妇女采摘芣苢的欢娱之情。西方文学的源头《荷马史诗》也是借助口语媒介以口头传唱形式创作并得以流传,保留着鲜明的口语色彩和抒情痕迹。关于远古文学创作,鲁迅曾指出:“人类是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的,可惜没有人记下,也没有法子记下。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⑤由此看来,远古时期文学是以口语文本形态存在的民间集体创作,主要用以抒写日常情感和民族起源想象。

      (二)古代:文字媒介、可读文本与重诗意的文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