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69(2011)05-0081-06 有效教学一直是教育领域几代人的美好梦想与追求,而课堂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据地。在这里,每个人都“被卷入一个复杂的互动过程之中,在这里他们必须对不断变化的行动进行相互的调试”。[1]就在这样一个不断互动的过程中,教学价值得以实现,师生生命得以彰显。于是,“课堂互动”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凸显为学者们认识、理解教学,改善、重构教学进而优化、提升教学的重大课题。在教育与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课堂互动研究的主题丰富多样、方法异彩纷呈、态势纷繁复杂,呼唤我们去清理、挖掘、阐释与发展。 一、课堂互动研究的基本主题 “互动”(interaction)一词来自社会哲学研究领域,指的是“社会中人与人的交互作用”。[2]而“课堂”(classroom)最初是指聚集拥有共同身份或地位的人群的场所,而后逐渐演变为“集中组织学生学习的教室”,这一概念经过发展现已超越了无生命的物质空间的所指,而成为一个充满生机的特殊文化世界。它包孕着各种矛盾和冲突,控制与服从、竞争与合作并存,潜藏着人与人之间感官、情绪和理智的互动,旨向限制的超越,生命的优化。简言之,“课堂互动”是指处于课堂这一特殊环境中的特殊交互作用,主要包括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目前“课堂互动”概念已呈现出两种基本发展趋势,一种是逐步扩展到课堂中的人境互动和师生自我互动,另一种则是聚焦为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关系。综观已有关于课堂互动的国内外研究,大致可以归结出三个方面的基本主题。 (一)描述性主题 在某种意义上,课堂互动可以说就是课堂的生命存在,很难想象完全不存在互动的课堂。因而课堂互动研究首先面临的主题是“如何科学、准确地描述、认识和理解现有的课堂互动”。面对这一问题,已有的研究沿着两条路线展开。 采用思辨与逻辑演绎的方法考察课堂互动本质上是如何的,这是我国学者常关注的。经过分析,有人提出“师生互动是指在师生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3]也有学者指出:“师生互动是融知识传输、操作训练和组织管理于一体的。”[4]此类研究并不占主流。 绝大多数的研究取向于通过实证研究来深入考察课堂互动,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本身的状况(包括外在与内在)。西方自20世纪50年代起就兴起了对课堂互动的研究。贝尔斯(Bales,R.F.)最先对课堂中的小组互动展开了研究,此后迅速涌现了大量的课堂互动行为观察研究。通过深入的课堂观察,基于不同的理论视角,研究者发现并总结出了各种师生互动行为类型。从已有文献来看,主要的研究成果大致可以按研究视角的不同而分为社会学取向的分析与心理学取向的分析。 从社会学的理论视域出发,主要分析课堂互动中的角色分配与社会关系。英国学者阿什利(Ashloy,B.J;)将课堂互动视为整体来进行观察,并将其划分为教师中心式、学生中心式和知识中心式三大类。[5],如果定位于教师这一角色,利皮特(Lippitt,R.)和怀特(White,R.K.)经过研究提出了教师命令式、师生协商式和师生互不干涉式三种基本互动类型,[6]这与我国学者吴康宁所提出的“控制—服从型”、“相互磋商型”和“控制—反控制型”互动三类型可谓异曲同工。[7] 若从心理学视角出发,课堂互动所关注的对象主要包括行为、认知和情感三个方面,而其中的行为则分为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对课堂互动言语行为展开的研究首见于阿斯纳(Aschner,M.J.M.)的“课堂语言互动的分析”(The Analysis of Verbal Interaction in the Classroom),后又兴起专门针对课堂提问(questioning in classroom)以及课堂评价(evaluating in classroom)等主题展开的研究。非言语行为的研究从美国心理学家萨宾(Sarbin,T.R.)对身体姿势进行专门研究开始,并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关心它在课堂互动中表现为哪些类型,能起到哪些作用等问题。瓦伦泽罗(Valenzeno,L.)等人的研究结果指出,教师的身体姿态在师生互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8]沃尔(Wall,K.)的研究更是具体地指出课堂互动中身体姿势的不同类型:学生体态语(用于反馈其当前理解与学习准备的水平),教师体态语(用于解释或指导学生行为)。[9]深入到认知层面的课堂互动,阿斯纳提出了四种思维的过程类型:认知记忆(cognitive memory)、聚合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和评价性思维(evaluative thinking)。[10]而塔巴(Taba,H.)等人则提出了两维度的分析框架,一个维度用于开展教学的思维单位(心理逻辑或策略的),另一维度则指思维的深度,二者又包含许多下位类目。[11]至于情感方面的互动研究则基本上都诉诸师生关系的描述,如皮安塔(Pianta,R.C.)等人经过研究将师生关系划分为依赖型、积极参与型、不良型、普通型、愤怒/依赖型以及不参与型。在最近的研究中发现,师生关系质量的高低与学生学习成绩高度相关,而它的质量往往又取决于师生课堂互动的质量。[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