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10年教育本质研究的多元视域

作 者:

作者简介:
舒志定(1968-),男,浙江宁波人,上海师范大学现代校长研修中心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教育思想、教育哲学、教育领导学,上海 200234

原文出处: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内容提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研究者依据不同的理论视角对教育本质问题展开了讨论,提出富有启示的理解教育本质的观点。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教育本质理解思路的更新、后现代教育思潮对教育本质现的消解、人学理论克服教育本质研究人的空场等三方面概述了近10年的研究思路,并对不同观点进行批判性解读。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1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27(2010)04-0001-05

      教育本质是教育理论研究的基本课题。进入新世纪以来,研究者对教育本质问题的研究视域更为宽广、研究思路更为多样,提出了富有启示的理解教育本质的观点。

      一、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本质理解思路的更新

      近10年,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理论界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研究,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成果。为此,有研究者结合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需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理论分析教育本质观是开展教育本质理论研究的重要工作,并且对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教育本质研究思路与观点作了新的解读与探索。

      研究者指出,研究教育本质取决于对“本质”概念的把握。而马克思主义本质观强调“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但是,它又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统一,也就是说,它不是唯一的、不变的,这一点对教育来说同样如此。因此,理解教育本质,把教育本质划分成三个层次:教育的类本质、种本质和亚种本质。

      教育的“类本质”指教育不是一种生物本能活动,也不是一种心理模仿活动,而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它具有一般实践活动基本结构与功能,正是这种实践活动的性质,是区分人类的教育活动与生物本能的活动或心理模仿活动的之间差异的关键点。

      教育的“种本质”指教育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人、影响人、改造人的活动。提出教育“种本质”,是因为“自由”是人的“种本质”,实现人的自由本质就成为教育的目的,这是区别人类的教育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的重要特征。

      教育的“亚本质”是指根据影响人、改造人的深度、强度、广度和培养人的高度等划分教育的不同形式、类型,如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各种专业教育以及智育、体育、德育、美育等,它们各有自己特殊的本质。结合这样的认识,研究者提出教育是通过文化的传递达到陶冶学生精神世界的目标,人类历史上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它蕴涵和凝结着人的生命本质力量,从这一意义上说,教育本质在于以文化传递的手段去开发人的本质力量,提高和增强人的生命力量。[1]

      如上观点,研究者结合教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社会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阐述教育本质的基本内涵,提出理解教育本质的新思路,这种努力是值得肯定与关注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理论工作者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方法指导教育理论、教育本质问题的研究。然而,在很长时期,由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变成一种僵化的“意识形态”,以此成为指导教育研究的主导话语,这样,基于现实社会政治需要确立教育本质的认识思路与立场,使阶级斗争的思维方式制约着教育研究,强调了教育的社会功能、政治功能,而淡化了对教育对象所具有的生动、丰富的个性发展需求的关注与引导。随着改革开放和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以及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对这种教育研究本质的研究思路展开了反思与批评,实现了教育本质研究思路与表述方式的转向,即偏重从经济发展、个人利益等工具性角度理解教育价值、揭示教育本质,提出了教育本质是生产力等观点。这样,一方面,这对以往习惯从意识形态立场解读教育本质的研究思路提出挑战,另一方面,从经济视角解析教育本质,片面强化教育的经济功能,成为新世纪10年来教育本质理论研究面临新的难题。

      为解决这一难题,研究者通过阅读马克思文本及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尝试对教育本质作出新的解释,这种努力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必须抓住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与精髓,避免主观化的解读。从上面介绍的三层次教育本质观,表面看来,这种理解是有道理的。但是,它对切实把握马克思的本质观存在着认识差异。马克思强调本质是事物内在最根本的特征,决定着事物存在依据,是事物之间存在差异的关键因素。如果把本质区分成三个层次,实质是混淆了事物的本质与事物本质的具体体现形式之间的区别。作为事物本质的具体体现形式或者说事物本质的外化,它要受到本质的制约,是事物本质特征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自然环境等条件制约下的不同表现。作为人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同样如此。教育本质是唯一的,但是,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中,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与把握程度是有差异的,围绕教育本质开展的教育活动就会有不同的要求、不同教育风格和不一样的教育质量目标,进而使教育本质实现形式、表现类型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但是,它的积极意义在于重视人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价值。这里强调人在教育中的地位,并不是把人看做是观念的、精神的人,也不把人看做是纯粹的一个理智的人,而是强调活生生的现实的人,教育的使命在于对人的改造,这种改造不是使人变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知识人”、“观念”人,也不是只关注个人生存得与失的“原子式”个人,而是使受教育对象成为社会合格乃至优秀的公民,最终成为主动改造社会、服务社会变革与发展的自由自觉的社会主体。因此,从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视角理解教育对人存在的意义,使教育成为服务并促进人与世界关系建构的手段,因而教育的意义在于促使人正确了解自我、了解世界,进而实现人与世界相互交往关系的建立,提升人认识世界、理解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意识与能力。也只有在人与世界的相互关系中,人的认识、情感、道德具有了现实客观性,而不只是人的主观臆断。如此,才能使实现人的自由本性的教育本质观得到凸现。

      二、后现代教育思潮对教育本质观的消解

      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后现代思潮迅速在国内传播,教育理论研究也受到了后现代思潮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出现的哲学和社会思想潮流,目标是反思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流传下来的思想方式,重点是批判形而上学和理性主义传统,意图在于捣毁这种形而上学信仰体系。当然对西方启蒙理性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不同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与流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