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基点融合:课程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  

——基于西方课程史的视角

作 者:

作者简介:
单中惠,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 杭州 310028

原文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内容提要:

在西方课程领域,先后出现了学科课程论、活动课程论、结构课程论和人本课程论这四种课程理论。有些课程理论是以学科为基点的,有些课程理论是以学生为基点的。从西方课程史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课程理论始终在学科和学生这两个基点上来回摆动。但是,这种摆动不仅呈现出一种波浪形向前发展的轨迹,而且凸现出课程理论上的一种心理学趋向。在某种意义上,课程基点融合是课程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5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5)01-0045-06

      虽然课程的历史源远流长,但课程研究的历史并不长。一般认为,美国教育家博比特(Franklin Bobbitt)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研究领域的诞生。任何一种课程理论都是基于对“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问题的回答。自近代以来,西方课程领域先后形成了四种课程理论:一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点的学科课程论,二是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点的活动课程论,三是以学科结构为基点的结构课程论,四是以学生整体发展为基点的人本课程论。概括起来,这些课程理论分别基于学科和学生两个基点。两种课程基点的不同,实质上反映了重视课程的逻辑顺序还是重视课程的心理顺序、强调学科的认知方面还是强调学科的情感方面问题。但应该看到,与学科课程论和活动课程论有所不同的是,以心理学家为代表人物的结构课程论和人本课程论都呈现出对课程基点融合的寻求。在课程领域,课程基点融合问题无疑将会继续存在下去,并成为一个具有恒久影响的难题。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课程基点融合是课程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

      一、西方课程领域的两种课程基点

      在西方课程领域,学科课程论和活动课程论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课程基点。前者以学科知识为基点,后者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点。正是这两个课程基点,成为了西方课程领域的两极。对于西方课程发展来说,这两种课程理论都曾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当然,这两种基于不同课程基点的课程理论的影响,至今并没有完全消失。

      1.学科课程论以学科知识为基点

      自古代希腊人创造学科之后,在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奠定的学科课程基础上,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以实践哲学和观念心理学为依据,最终确立了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学科课程论,把“知”放在学校教育中的首要地位。后来,在赫尔巴特学派的大力宣传、介绍和应用下,学科课程理论不仅在当时西方课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且对现代西方课程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学科课程论的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就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点。实际上,这充分体现了赫尔巴特所强调的“智育是全部教育中心”[1]的主张。

      (1)兴趣是课程设置的依据。赫尔巴特认为,课程与学生的兴趣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没有这种兴趣,不仅教学是空泛而无意义的,而且课程也就成为失其依赖的根基。因此,教师在他所教的一切课程中必须尽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在他看来,所谓“兴趣”就是“主动性”,指心理上的积极活动,即观念的大规模和广泛的聚集活动。兴趣是与注意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学生的教育来说,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兴趣可能变成欲望,而且这种欲望又可能通过其对事物的要求显示出来。正是在兴趣中,学生可以很好地去完成他自己的学习,并使他自己觉得学习很容易。

      在赫尔巴特看来,兴趣是多方面的。这表明人具有灵活性和普遍存在的可接受性,因而使人获得了发展的广阔土壤。具体来讲,兴趣可以分成自然的兴趣和历史的兴趣两大类,前者是指认识周围自然界的兴趣,后者是指认识社会生活的兴趣。自然的兴趣又分为三种:经验的兴趣,指对自然界的多方面具有观察以便了解事物“是什么”的愿望;思辨的兴趣,指对事物进一步思考以便了解事物“为什么”的愿望;审美的兴趣,指对各种事物或现象进行艺术评价的愿望。历史的兴趣也分为三种:同情的兴趣,指对一定范围的人的同情;社会的兴趣,指对更广泛范围的人的同情;宗教的兴趣,指对所信奉的教派的亲近。但是,兴趣又是统一的。“虽然兴趣的各种方向是形形色色地分布开去的,就像它的对象那样多得使人眼花缭乱一样,可是这些方向却都是从一点伸展开来的。或者说,许多方面像一个物体的各个面一样,也就是说像同一个人的各个方面一样。在这个人身上,所有的兴趣都必属于一种意识,我们决不可以忘记这种统一性。”[1]

      (2)与多方面兴趣相应的课程体系。从人的多方面兴趣出发,赫尔巴特探讨了与之相应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在考虑六种兴趣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的兴趣分别设立相应的学科。具体来讲,根据经验的兴趣设立自然科学、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根据思辨的兴趣设立数学、文法、逻辑等学科;根据审美的兴趣设立文学、唱歌、图画等学科;根据同情的兴趣设立外国语(古典语和现代语)、本国语等学科;根据社会的兴趣设立历史、政治、法律等学科;根据宗教的兴趣设立神学。在赫尔巴特看来,根据经验的兴趣和思辨的兴趣而设立的学科可以称为“科学的科目”,根据审美的兴趣、同情的兴趣和社会的兴趣而设立的学科可以称为“历史的科目”,根据宗教的兴趣而设立的学科可以称为“宗教的科目”。

      与当时在西方学校中流行的古典人文主义课程不同,赫尔巴特所构建的学科课程体系一般被称为“新人文主义课程体系”。从历史与比较的角度来看,这种课程体系表现出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整个课程体系的结构是严谨的,并使所设立的学科基于多方面兴趣;第二,整个课程体系由各门不同的学科所构成,凸现学科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第三,整个课程体系的内容是广泛的,既包括了自然学科,也包括了人文学科。

      在确立学科课程论的同时,赫尔巴特也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提示教学、讲述法以及背诵、提问的强调,他提出了与之相配的“从听中学”。然而,由于他提出的教学阶段理论所带来的形式主义弊病,加上座位固定不变的班级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始终处于“静坐”和“静听”的状态。因此,“从听中学”与“学科课程”似乎成为了一对孪生兄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