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期以来,社会科学若干领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性问题,现综述如下。 文学领域:消解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倾向 从80年代中期开始,文学理论界受西方文论的影响,提出种种消解文学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的理论观点,并相当广泛地影响到创作界;同时,阶级斗争逐渐淡化的新的历史环境,使人们的政治意识也渐淡薄,文艺市场对纯娱乐性作品的需求大增,从而使近10年的文学创作中消解政治、消解意识形态的倾向不断蔓延,不仅使文学的思想性受到削弱,而且相当数量的作品在政治上产生了腐蚀社会主义、不利精神文明建设的负面作用。 (一)西方文论对我国的影响 1.唯美主义思潮。这些年文学理论界在正确强调文学的审美本质和功能的同时,有一些人又把审美归结为文学的唯一本质与功能,鼓吹“为艺术而艺术”,鼓吹“文学归位”论。这种论者认为“文学就是文学”,应独立于政治,所以文学应该“归位”,应该“疏离政治”、“远离政治”、“脱离政治”。这种理论观点,在批评界曾相当盛行。在“重写文学史”的讨论中,某些批评家就据此否定本世纪以来与政治关系密切的文学,包括20年代的“革命文学”、30年代的“左翼文学”、40年代的“解放区文学”和建国后的“17年文学”,而吹捧周作人的“闲适散文”、徐志摩的唯美诗歌和疏离当时政治的沈从文的边地风情小说,乃至肯定何其芳、丁玲前期的作品,否定他们参加革命后的作品。近年更有人重排“五四”以来的小说大师,把著名革命作家茅盾排除在外,而金庸、张爱玲等倒名列前茅。 2.形式主义思潮。由于西方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和新批评的影响,把文学艺术的形式强调到不适当的高度,乃至把文学艺术归结为形式。这种观点在80年代中期以来也相当流行并成为“先锋派”的理论纲领。这种思潮把“文学归位”说更推向非政治化、非意识形态化。在文学创作中,形式虽然有它的重要意义,但形式不能离开内容。漠视内容而把形式看作文学的目的来追求,只能导致创作的贫乏与苍白。然而一些批评家援用西方后现代主义和结构主义理论,对上述创作曾一度大加吹捧,甚至提到“文体革命”的高度。这就更为形式主义思潮推波助澜。 3.反理性主义思潮。西方从尼采、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克罗齐的直觉主义到弗罗依德的“潜意识”说,都构成当代反理性主义思潮的源流。80年代以来这种思潮对我国理论界和创作界都有相当的影响。文学以人为描写中心,人不仅有生命意识,还有社会意识和文化意识。因此要真实地表现人,就不能只表现人的生命意识的一部分——潜意识和性意识。文学创作中也当然存在直觉、非理性的重要作用,但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本身就是抽象的符码,借助语言的思维就不可能没有抽象的作用、理性的作用。何况文学作品往往体现作家对现实生活的整体把握,更不可能没有世界观的理性概括在起作用。这都应是常识。只强调直觉、非理性、潜意识乃至性本能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其结果自然就是完全消解创作中的理性的作用,使创作完全与社会意识形态绝缘,使创作成了“白日梦”,成为“意识流”的记录。 (二)消解政治、消解意识形态浪潮对文学创作领域的影响 1.历史题材走俏。许多作家都不再描写现实题材,而纷纷去写历史。历史上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成了长篇小说和电视剧创作的热点。连一向以报道新人新事为特征的报告文学也有许多转去写历史。有些作家笔下的历史更是虚化的,既没有年代,也看不出具体背景。虽然在题材多样化中历史题材不是不可以写,但相比之下现实题材受到许多作家冷落。疏离现实的实质是疏离现实政治,疏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就不可能不削弱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力度。有些描写历史题材的作品,往往宣扬封建阶级或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其负面效应更显而易见。 2.“性”表现泛滥。今天文学作品中不描写“性”的作品几如凤毛麟角,深挖生命意识、潜意识、性意识,在许多作家笔下不仅表现为大量描写性心理和性行为,而且写乱交、乃至写人兽乱交。这样的作品由于迎合了读者中的低俗趣味和“窥淫癖”,不仅败坏社会风气,对青少年尤起毒害作用。许多这样的作品不但消解政治与道德,实际还鼓吹反社会主义的法律与道德。 3.消闲文学风行。写风花雪月,写吃喝玩乐,写名人轶事,写生儿育女,写古董字画,写气功卜卦,写无事调侃等种种题材的消闲作品,都以散文的名义风行于各报刊,并为出版社所青睐。许多报刊的专栏和城乡书摊都大量充斥这类作品。一方面,它们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自然可以写;另一方面,则不少作品言不及义,引导人们玩物丧志,远离政治。这样的作品决不应提倡多写。至于有的作家对一切庄严的、符合理想的东西,极尽调侃、反讽之能事,为这样的作品大开绿灯,甚至有人还加以赞美,便更不应该。如果听任这种创作倾向泛滥,那么,文学要做到振奋民族精神,鼓舞广大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而奋斗,就很难了。 (三)近年来文艺领域的消解政治、消解意识形态,在我国的现实条件下消解的实际是社会主义政治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应引起高度重视 文学领域中所谓“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倾向,不管其自觉与否,它背后隐藏的或客观符合的实际是西方妄图和平演变我国的那种政治利益和意识形态。 文学作品由于题材广泛,品类、形式和风格众多,要求一切文学作品都为政治服务,既不可能也不必要。有一部分作品不具政治性,只有娱乐性,也应是需要的。但历史上任何时代都有一定的文学作品不但能够为政治服务,甚至能对政治起重大作用。文学作品有不同的意义,产生不同的思想教育作用,有着不同意识形态的烙印,这更是事实。在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建设过程中,我们不能不重视文艺的政治作用和思想教育作用,不能不重视文艺对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意义,从而对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作出自己特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