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也说法 文艺批评近年来疲软,这是上上下下尽人皆知的事实。开始是文艺界自己承认批评“缺席”、“失职”,呼唤正常的健康批评,到最近《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四家报刊举行关于加强文艺批评工作的座谈会,可见文艺批评问题不小。 批评为什么不活跃?为什么不少报刊取消了批评(栏目)?事情明摆着,主要是两个问题,第一是批评的商业化,批评被“收买”了;第二是为数不多的真正的批评没市场,好的批评很难在报刊上发表。 批评的核心是说真话,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实事求是。当然批评还有诸多更高要求,那就是作者能力问题了。现在还不是奢谈能力的时候,而是呼唤真实、准确。批评界要打假!连老百姓连读者观众都清楚,不少评论文章是虚夸的不实之辞;批评的被冷落,主要原因在于批评家、批评自身的不争气。是批评自己把自己降为劣等的吹鼓手和低档的化妆师。 批评,既不应是君临文艺和文艺家之上的神,更不能是文艺家尤其是文艺经纪人、文艺制作人的奴婢。西方人谓批评家为“举之可升天抑之可入地”的权威,这种定位未必科学准确。但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该沦落为可怜的附庸和乞丐!中国有些文艺家轻视批评,认为批评是可有可无的外在于生产和创作的东西,这种看法本身就不懂批评,不知批评为何物。批评不是别的,批评是人的一种文化本性。只有人才会批评,人的一切言论、议论、评价,在本质上都是批评,看一处风景,买一块香皂,都有评价、品鉴在内。没有批评就没有选择。 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批评、评论、评价,其根本功能在于鉴别高下、优劣、长短、真伪。然而它本身如果成了假的呢?产品的评定和作品的评价,其本义都是为市场、为社会、为消费者作出真伪优劣的鉴定,然而它本身如果靠不住了呢? 批评的被收买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为讨好(或得到好处)而巴结、吹捧、说假话;一种是应声虫、会混子、跑腿的,整天赶场,挣点车马费、误餐费,这是典型的应景者、捧场者、会议寄生者;另一类是少数德高望重的老专家、老艺术家、老评论家,他们一开始可能碍于情面说些违心的话,但习惯了就开始不自觉地说假话了,诸如“世界级的大导演、大作家、大制作”、“里程碑”、“跨世纪”等等。 以上如若不信,不妨参加一两次座谈会、研讨会,你会感到,批评家需要唤回那已失去的真诚和良知了。商业化作为一种社会力量固然有强大的渗透力,但它实在不该左右最不该商业化的评价评论领域。 借用佛家的一句话“小有情实无情,大有情似无情”来用于我们当前的文艺批评状况:庸俗的捧场,廉价的叫卖,眼下看,使主人高兴,批评家受惠;但长远看,害人(作家、艺术家、作品)、害己、害社会、害大众、害文艺。广告化的评论,是个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