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952(2010)03-0117-11 一、全球性生态危机与文化变迁背景下生态批评理论的勃兴 生态学是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H.Hackel,1834~1919)于1866年提出的概念,它主要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有益和有害关系。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的工业现代化进程导致地球自然生态和人类精神生态呈现出重重危机,发达国家的工业污染向第三世界转移,温室效应、全球变暖、生物种类减少、土壤沙化、毒品泛滥,不可再生资源面临挑战。伴随人与自然矛盾的则是人类自身间的重重矛盾和危机,民族冲突、地区冲突、经济冲突、宗教冲突、文化冲突不断,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来自生态世界的挑战。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生态学创立的生态思想被广泛借鉴到其他学科领域,出现了诸如生态哲学、生态人类学、生态环境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社会学、生态神学、生态心理学、生态伦理学等分支学科。人们开始警醒和反思人类文明的发展模式,深刻意识到人类迫切需要重建生态文明。觉醒的现代生态意识① 立刻引发了西方思想文化领域新的批评浪潮,自20世纪70年代始,历史、哲学、法律、社会学和宗教等很多人文学科的研究,都显现出“绿色化”态势。这股批评浪潮对流行数千年的“人类中心主义”传统的挑战,适应了世界性的非中心主义与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生态批评应运而生。到了20世纪末,西方文论的两大主潮,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在全球生态危机面前都意识到:共同的盲点导致了理论上的无力——前者唯人至上,后者唯科学技术至上,均忽视了地球生物圈这一语境,因此二者试图走向融合,这为文学生态批评的出现提供了发展的可能和条件,文学的生态批评为二者的融合找到了一个恰当的结合点。张皓指出:“生态学与生态批评对流行数千年的‘人类中心主义’传统的挑战,适应了世界性的非中心主义与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思潮,这正是生态批评兴起的深层动因。觉醒的现代生态意识与各种非中心主义思潮相呼应,在文化生态的变迁中,生态批评应运而生。”② 生态批评是在生态主义、特别是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指导下探讨文学与自然之关系的文学批评。它要揭示文学作品所蕴含的生态思想,揭示文学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生态危机之思想文化根源,同时也要探索文学的生态审美及其艺术表现。③ 王诺这一对“生态批评”的定义明确了生态批评的思想特征、目的、任务、研究范围以及批评的对象,“生态批评既可以是对生态文学的批评,也可以是从生态视角对所有文学的批评”。④ 生态批评以生态哲学为批评的理论起点和依据,其学理内涵是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视,使批评家进一步突破文本的社会历史语境,站在地球生物圈的高度上重新阐释文学作品,重新考察传统文学经典的构成和现存文学理论的得失,重新建构文学经典,从而能够再现缺席已久的自然在文本乃至文化中的地位。生态批评的目的在于挖掘生态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智慧,批判渗透着人类中心主义的反生态文学作品,通过文学批评重新审视文化现实,反思文化现状,揭露、批判、挑战和颠覆导致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进而透视现代人类的思想、文化和文明等诸多复杂的问题,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和精神上的支撑。生态批评的根本任务不仅要唤醒人类的生态保护意识,而且要重新铸就一种生态文明时代的生态人文精神,从而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物种平等、生态平衡的社会,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潮流,最早发源于美国。1978年,鲁克尔特在《衣阿华评论》当年冬季号上发表题为《文学与生态学:一次生态批评实验》的文章,首次使用了“生态批评”一词,明确提倡“将文学与生态学结合起来”,强调批评家“必须具有生态学视野”,认为文艺理论家应当“构建出一个生态诗学体系”。⑤ 1992年美国“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ASLE)”在西部文学学会的年会上成立,其宗旨是促进涉及思考人类与自然界之关系的文学的思想与信息的交流,同时鼓励新自然文学作品的创作以及各种环境文学的研究方法与跨学科的环境研究。人们一般把“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ASLE)”的这次会议看作生态文学研究潮流形成的标志。⑥ 至此,美国生态批评开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随着相关的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的交流和推动,生态批评迅速在欧美范围勃兴。纵观生态批评20余年的发展,从受关注程度、参与者和研究成果的数量、本土和国际影响来看,它一直处于迅速上升的势头。目前,生态批评虽然还没有完全进入西方文学批评的“主流理论”行列,但已经是美英文学研究界的热门话题。 1979年,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在中国出版,标志着国外生态思想被正式引入中国。在全人类共同面临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当下,中国也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了欧美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的引进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的余谋昌研究员是国内最早从事生态哲学研究的学者,⑦ 与此同时,国内也出现了多部从不同角度将生态思想运用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论著。⑧ 在生态学、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研究不断走向深入的学科背景中,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出现了揭露生态危机和呼吁保护环境的环境文学,主要以王蒙、冯特、徐刚、哲夫、亦秋为代表。环境生态文学作品的异军突起,使人们开始重新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思潮所造成的局限也使人们开始关注技术主义和消费主义盛行所带来的精神危机,在现实和理论的双重催生下,我国的生态批评、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的研究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展开,特别是由曾繁仁、鲁枢元、徐恒醇、王诺等学者倡导的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生态批评的研究,在新世纪迅速成为中国文论研究中广受关注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之一。 二、我国生态批评、生态美学的兴起和学理推进过程 生态批评和生态美学之所以成为新世纪中国文论转型中的热点话题和研究领域,与全球化时代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以及科技经济发展等消费意识形态所造成的精神生态危机密切相关,生态批评和生态美学“因其研究的对象和关注的主要理论问题与现实中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紧密地保持着同步关系,因此可以说,介入性、反思性、批判性是新世纪以来生态批评和生态美学发展建构过程中逐渐体现出来的一种越来越明晰的思想和学术品格,因而业已成为当前文学理论和美学研究以及文化批评中的一个极其重大的理论热点和前沿问题,为近十年来的文艺学和美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学术生长点”。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