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品到文本

——对“文本”概念的梳理

作 者:
钱翰 

作者简介:
钱翰,北京师范大学 文艺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00 钱翰(1973—),男,安徽无为人,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西方文论的研究。

原文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六、七十年代的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话语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就是“作品”概念消失,而“文本”概念则无所不在。这个术语转换的背后隐藏着文学范式的转换,同时也是对文学制度的质疑。在传统观念中,文本是与作品相互关联和对立的观念,文本要走向作品,后者是前者的归宿。然而,在结构主义文论兴起之后,由于研究兴趣和科学客观性的追求,代表价值体系的作品被置于边缘,而原来处于边缘的文本成为文学科学的研究对象。后结构主义则重新强调文学实践和价值,但是他们把传统的价值观恰好颠覆过来,从作品走向文本,此时的文本不是具体的书写产物,而是一种新的文学观念和意指实践方式,在新的空间分配语义,拒绝任何固定的话语秩序。中国的文论界对西方六、七十年代的理论话语进一步研究和反思,梳理文本概念是必须的工作。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0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 I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3637(2010)01-0037-05

      西方语言中,无论是法语中的Texte还是英语中的text本来都是日常语言中的普通词汇,也是文学批评的常用术语,和作品(法语是oeuvre,英语是works)这个词汇一样,它们都曾经因为太熟悉反而使人看不见①。而二战以后的文学理论浪潮使它逐渐成为一个具有特殊涵义的概念,甚至成为区分新批评和传统批评的关键词②:新批评研究文本,传统批评谈论作品。我们现在回顾西方六、七十年代的文学批评和理论,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就是,“作品”这个词语变得非常罕见,而“文本”占据了统治地位,成为文学的核心概念。巴尔特曾明确提出,文学研究和批评从作品的问题转为文本的问题③。关于这场文学理论的重大变革,我们的文学理论界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对于“文本”这个概念也非常重视,并且在我们现在的文学批评和理论中,“文本”同样铺天盖地。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文本”概念有足够清晰的理解。Texte这个概念翻译为“文本”并进入是在80年代以后,随着结构主义的浪潮进入中国,直到90年代才逐渐成为文学批评话语中的关键词。中国的特殊语境,对于这个概念的吸收和旅行,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首先,汉语中并不存在一个与texte完全对应的词,当时中国学术界制造了两个词来翻译,一个是文本,另一个是本文。经过80年代的争议,90年代,“文本”作为texte的翻译得到了学术界主流的认可,但是并未得到完全的承认,“本文”的翻译依然还有一定影响④。这些都说明,在汉语中难以找到在意义上一个完全对应texte的词汇,在中国的传统语境中也并不存在一个与texte相同的范畴。傅修延先生在《文本学》一书中提到中国古代的“文本思想”⑤,实际上是一种误读。因为,西方六、七十年代的文本观是建立在“文本”与“作品”的对立之上的,倘若没有这种对立,也就不可能发生“从作品到文本”的转变。中国文学传统中并不存在这样的对立,虽说中国也有“文”和“文章”之类的诸多概念,但是古汉语中,“文”并非是一个客观的对象,更非简单的文字所组成的任何东西。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中说:“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旁通而无滞,日用而不匮。《易》曰:‘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辞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这里的文带有强烈的价值色彩,与西方的text并不是一回事,不能简单归为一类⑥。尤其是汉语中,原本不存在一个与“文”相区别和对立的“作品”概念,这样的差别不仅造成翻译上和接受上的困难,也使我们难以理解西方文学理论中文本观念兴起的革命性意义。在西方的语境中,文本和作品作为语词的对立项,是必须相互参照才能理解的;而在中国的语境中,却常常难以理解这样的对立。

      就在文本理论进入中国的同时,西方的文学理论则已经从最初的疾风暴雨般的颠覆热情转向更为冷静的反省,法国的先锋批评家们取得思想斗争的胜利并且掌握话语权以后,也开始在一定程度上与传统握手,在文学批评话语中,“作品”这个概念也逐渐回归。1999年,在对热奈特的一篇名为《从文本到作品》的访谈中,他强调了文学研究新方法与传统审美批评的相互结合⑦。也就是说,当中国学术界开始把texte作为一个文学概念加以接受的时候,西方文学批评界中所发生的却是传统的回潮。当然,理论风暴并不是风过无痕,巴尔特等理论家已经被奉为经典,他们的思想遗产在当代的学术地图中占据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但是,这个时代的错位在中国文学界所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我们对那个时代的种种概念和思想有所了解,但是由于并未设身处地真正经历先锋理论思潮的强烈冲击,所以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常常似是而非;另一方面也难以深刻把握回流的传统,因为这个回归的传统已经打下先锋思想深深的印记。直到今天,中国对文本概念的理解大部分都是接受美学的理解模式,而对西方六、七十年代的文本观念缺乏深入理解,即使在对西方六、七十年代先锋批评的研究中,也仅仅把文本作为审美判断的客观依据,而没有看到文本与作品的对立之处,因此也难以理解“从作品到文本”这一过程的真实意义。因此,对西方文学批评和理论在六、七十年代“文本”概念的命运和历程进行梳理,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反思六、七十年代的西方理论,是非常必要的。

      一、传统观念中的作品和文本

      每一位文学作品的读者都曾经面对过同一部作品的不同的版本,相同的文字以不同的装帧和印刷方式呈现在他的面前,他会根据喜好或者经济的承受能力加以选择。然而,作为文学的研究者和批评者,说起文学问题,他就必须承认这些不同版本的书是完全相同的,它们是同一本书,他必须无视它们在外观上和在物质上的所有区别,印刷的纸张、字体的大小、装帧的图案,因为所有这些特征都不是文学的。书是有形的,而作品和文本是无形的。在实际的文学批评中,也很少会提到书,除非是作为作品或文本的替代。然而,倘若不能用视觉或触觉来确定一个作品或者文本,那么它们在什么地方,如何来确定它们呢?初看上去,这似乎不是一个文学问题,我们已经非常习惯于使用这两个概念,就像呼吸空气一般自然。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不可能通过书籍这样的印刷品来定义作品和文本,在今天这个后现代社会,作品和文本的存在形式有很多:计算机、互联网、数码等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