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区隔与连系之间的探讨

作者简介:
霍秉坤,香港中文大学课程与教学学系助理教授;叶慧虹,香港中文大学课程与教学学系博士候选人;黄显华,香港中文大学课程与教学学系名誉教授

原文出处:
全球教育展望

内容提要:

课程和教学两者的关系,学者意见不一,有认为教学包含课程,有认为课程包含教学,有主张课程与教学并列,也有建议整合课程与教学。本文目的是分析学者的看法,并加以整合,最后提出个人的见解。笔者认为,课程与教学探讨的内容,也凸显了两个概念的不同;课程与教学整体而言仍是密不可分;课程和教学相融合的概念要求把教学作为课程的一个过程去理解;学生学习是课程与教学两领域所关心的核心课题。最后,笔者强调,理清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有助教育工作者掌握两者的关注焦点,改善实践效能。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0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课程与教学是两个关系密切的名词,不少学者都曾深入探讨,然而,各人意见不一,有认为教学包含课程,[1-3]有认为课程包含教学,有主张课程与教学并列,[4]有建议整合课程与教学,[5-12]但也有学者认为将课程与教学结合是历史的错误。[13]可以预计的是——各种说法仍持续出现,而且不容易统一。本文目的是分析学者的看法,并加以整合,最后提出个人的见解。

      一、文献综述

      (一)课程与教学的概念

      学者撰述课程理论时,常探讨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如:Oliva,2009;[14]王文科,2006,页33-36;[15]李方,2002;[16]丁念金,2007,页30-36;[17]李子建、尹弘飙,2005。[18])众多课程教学关系分类中,Oliva(1992,[19],2009[20])的分类最受关注,不少学者亦曾参考并加调整。[21-24]其分类包括二元独立模式(dualistic model)、互相连结模式(interlocking model)、同心包含模式(concentric)、循环联系模式(cyclical model)。二元模式论者视课程和教学为两个独立系统,各自在其领域内进行并发生变化,互不交叉,互不包含。互相连结模式是课程与教学两个系统连结在一起,系统部分重叠,但彼此没有上下关系,也无包含关系。同心包含模式是指课程和教学两个系统相互依存,而且其中一个为另一个的次级系统,如教学附属于课程系统或课程附属于教学系统。循环联系模式强调课程和教学两系统之间的回馈因素,课程与教学两者虽然分开,但两者彼此互相影响(见图1A、1B、1C、1D)。[25-28]

      

      图1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对于描述关系的模式,学者仍存在分歧;然而,不少学者都认同Oliva的综合分析:[29-30]

      ①课程与教学虽然有关,但却是不同的实体;

      ②课程与教学互相联系而且互相依存;

      ③课程与教学虽然是可以分开研究和分析的实体,但无法独立地运作。[31-33]

      由于这种综合分析较为开阔,不少学者仍然认为值得致力厘清和分析两者的关系。施良方曾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看法,认为“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课程是为有目的的学习而设计的内容;教学则是达到教育目的手段。相应地,课程理论主要探讨教育的内容和目标;而教学理论则主要关注达到这些目标的手段,尽管目标与达到目标的手段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还存在着某些重叠部分。”[34]这种说法与不少著名学者的理念相近。Tyler公认是美国现代课程理论的鼻祖,其代表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及“本书所提及的基本原则,始于确定发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它们是:

      ①学校应追求那些教育目标?

      ②要提供那些教育经验才可望达致这些目标?

      ③这些教育经验怎样才能有效地加以组织?

      ④我们如何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35]

      谈及这四个原则时,他提到“课程”和“一种教学方案(或设计)”,而且在各章解说该四个基本原则时,也将教学方案的设计放于各章之中。在结语时,他亦强调:“提供这些原则,旨在表述作者对教学方案及其各种要素的观点,以及各要素必然的相互关系。”[36]Ausubel等探讨学生学习时,说明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互相关联,而成功的设计则应来回于课程(左边)和教学(右边)的系统。[37]总而言之,施良方、Tyler、Ausubel等都认为两个概念的关系非常密切,但仍描述两者为不同概念。

      

      图2 课程与教学之关系[38]

      论到课程与教学两者的关系,杨龙立从课程定义及本质入手,他强调:“……课程与教导(即教学)二概念之关联,将课程界定为教育内容并与教导所代表之教育方法对应,是妥当的一种见解。”[39]明显的,这种看法与施良方所综合的并不相同。杨龙立进一步以不同课程取向的观点,分析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他认为:“课程这个概念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要教甚么’。所以当课程是一个具体存在的课程而非课程学术或课程开发体系时,它就是施教者企图要教的内容。……再概念取向的课程观点,往往着重于从‘正在教、正在学和教之后’来理解课程。……我们不必如同再概念取向的课程观点,将课程范围定义得如此广泛,毕竟世界各国的课程标准里展现的课程,都是符合传统观点的课程意义。”[40]他认为课程其实是“施教者企图要教的内容”,可见是认为教学包含了课程。黄甫全认为课程本质上是一种教育进程,课程作为教育进程包含了教学过程。课程的本质表现于“课程研制过程”,所以,他引1991年出版并具有权威性的《国际课程百科全书》,专门把第三部分的标题列为“课程过程(processes of curriculum)”。这过程由“课程规划、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三个阶段有机联系而构成,在“课程实施阶段,……诸如使用教学组织形式等传递教学经验的方式,既源自课程规划背景,又被投入操作之中”。[41]简单来说,他认为课程实施就是教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