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378(2008)01-0013-05 在我国,自有师范院校以来,外国教育史与教育学、中国教育史、心理学以及教学法一样,一直是教师培养的重要科目。在师范院校本科教育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外国教育史则更是作为一门重要的科目而占有特殊的地位。但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社会价值观的巨大变迁,也因为教师教育体系的剧烈变革所产生的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以及教育知识的增长和教育学科的分化,外国教育史课程建设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均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相形之下,外国教育史在课程定位、教学目标以及教材建设等方面还缺乏相应的改革,这种状况对于外国教育史学科今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一 我国自有高等师范院校至今,不过百余年。在其中的50多年中,由于高等师范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是为中等师范学校培养师资,因此,教育史(包括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一直是高等师范院校各专业的修习科目。1903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不仅把教育理论与应用教育史作为优级师范学堂各专业“一概通习”的科目[1](P692-699),而且把中外教育史列为经学科大学的选修科目[2](P585)。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以前,教育史既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也是其他各专业的必修科目。[3](P838-890)。 在高等师范院校内部,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教育系科则主要承担为中等师范学校培养教育学师资的职能。为了履行这个职能,在教育系科的教学计划中,通常都把包括教育学、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在内的基础科目置于非常关键的地位。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前的相当长的时间里,教育学原理、教育史与心理学三足鼎立,共同构成了教育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的主干。 但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的剧烈变化,中等师范学校在相当广泛的区域急剧萎缩,实行多年的由中等师范学校、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和高等师范院校构成的三级师范教育体系在很短的时间内变为由师范专科学校和高等师范院校构成的二级体系。中等师范学校的快速消亡,使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系科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失去了方向和目标,也由此对教育系科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另一方面,同样是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高校学生就业的基本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实行多年的学生“分配”变成了学生“就业”,学生从过去被动地接受高校或用人单位的安排,变成了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在这个过程中,过去曾经实行的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些限制或者由教育行政部门明令撤销或者在实践中名存实亡。在这样的情势下,教师职业就不再是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唯一或主要的就业选择。学生就业结构的多元化,使师范院校教育系科原有的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同样面临着危机。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各师范院校教育系科先后对原有的培养计划进行了修订。总体的方向是:第一,增加新知识和新科目,特别是增加了与教育实践关系更为密切的知识内容;第二,扩大一些已有知识内容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重;第三,不同幅度地压缩了包括教育史在内的基础课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重。在相当多的师范院校教育系科的教学计划中,外国教育史的课时数一减再减,甚至已经减少到了难以进行系统讲授的地步。 面对外国教育史课程在师范院校教育系科本科教学计划和教学实践中的“境遇”,从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来,外国教育史教学科研人员不断著文,分析外国教育史学科教学和科研面临的形势,分析外国教育史学科面临困境的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方略。① 从现有文献看,尽管论者力求客观分析外国教育史学科的现状,但或者是情绪化地指责外界对外国教育史学科的轻视,或者仅仅从外国教育史课程安排和课程教学的实践着眼,而缺乏从总体背景出发对外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进行系统的深层次的反思。 二 学者们在梳理教育史学科的变革历程时,通常都非常强调它与近代教师教育发展的关系。确实,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国外,教育史学科的兴起都是与教师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在法国和美国,早期较有影响的教育史著作包括孔佩雷(又译作康帕亚,G.Compayré)的《教育史》(1883年)、孟禄(P.Monroe)的《教育史教科书》(1905年)、克伯莱(E.P.Cubberley)的《教育史》(1920年)也都是师范院校的教材或者是根据讲义编写而成的著作。但当学者们关注到教育史学科与教师教育之间的相关时,却容易陷入到一个重大的认识误区。这就是,就教育史学科的起源而言,尽管在中国和在国外有某些相同之处,但在共性之外,还存在基本的差异。 1902年前,一些西方传教士(例如李提摩太等)曾向中国介绍国外教育,我国学者也偶有关于国外教育的翻译文字②,但作为一个知识系统的移植,外国教育史是与现代高等师范院校的兴起直接相关的。这也就是说,在我国,包括外国教育史在内的教育学知识之所以从国外引进,直接的和主要的动因是由于教师培养的需要。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外国教育史(也包括其他教育学科)是作为一个教学科目而在中国立足、并开始其发展历程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早期的教育史著作大多都是教科书的原因,也就是为什么教育史课程主要在师范院校教育专业开设的基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