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实践辩证法·人学辩证法·教育辩证法的关系

作 者:

作者简介:
刁培萼(1927-),男,江苏姜堰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哲学、教育文化学、农村教育学以及政治经济学等,江苏 南京 210024

原文出处:
教育文化论坛

内容提要:

文章从教育终身化追求与文明家庭建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人类发展链的综合链接、“哲学·科学·教育”思想理论资源的综合运用、走向“人之为人”的人文教育归路等方面论证了实践辩证法·人学辩证法·教育辩证法的关系。认为人类只有通过不断地辩证叩问历史、反思文化,才能追寻到人的发展与教育发展的辩证归途,而坚持“文化·文明·文脉”三位一体,迈向“人之为人”的人文教育之归路——人类精神与灵魂的王国,是当今教育最根本的价值所在,也是一切教育的根本立场。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0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0)02-0001-13

      马克思学说走出其中的关键一步就是使辩证法的形态从唯心走向唯物,犹如从天国回到人间,使抽象的人转向现实的人,确认人类历史行动中的个人。事物是辨证生成的,发展应理解为辨证过程,辩证法的精神贯穿全部现代科学。

      辩证法的研究趋势及其当代意义:之一,是向现实世界回归;之二,是越来越贴近人的生存;之三,是辩证法的批判与革命本性得到充分彰显。当代意义集中体现在:它将为现实生活和社会的自我理解提供重要的思维方式;它将为人们确立通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提供富有启发性的思想资源;它将为克服当代哲学深层的理论困境提供重要启示。

      由于人们常把辩证法理解为人们自我实现、自我解放的学说,因而主张干脆把辩证法命名为人学辩证法。

      实践观点不仅在唯物论、认识论、历史观与辩证法中居于基础地位,而且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就其本质与合理形态而言就是实践辩证法。

      人是教育的对象,这是教育实践辩证法研究中的永恒主题,蕴含于实践辩证法之中。它在扩大人类教育视野与深层意义上的启示,可以略举的有:

      之一,实践与人的自我生成、自我超越、自我发展具有对等性;实践活动的生成、发展与社会历史的产生、发展是同一的。教育是人类自身生产的社会实践,马克思把它定位在自然主义与人本主义的统一,并按美的规律塑造。

      之二,实践是肯定与否定、顺应与改造、遵从与超越、量变与质变、退步与进步、实有与应有的对立与同一,实践辩证法也就是否定性辩证法,这里是对特定对象的否定,并在否定中再生肯定,其中包含着否定之否定这一有节奏的过程。与此相联系,人的生成与发展也是一个与之具有同形性的辩证发展过程。人与社会、教育实践都是在一系列否定中实现其相关进步的。

      之三,实践的前提就是承认自然、对象的客观性与先在性,这也是无条件的肯定。以此为起点,可以合乎逻辑地展开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揭示自然发展,展开自然辩证法、生态辩证法的研究等等。

      结合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合乎逻辑地展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揭开社会历史的辩证法,展开一系列社会、人文科学的研究等等。

      以实践为起点,作为实践的主体还可以展开反思性实践,合乎逻辑地展开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反思,深入探讨人学辩证法等等。

      反思作为一种哲学思维方式,总是跟随在事物与过程之后的反省追溯、反复思索,它具有追溯性、超越性、整体性、过程性、必然性等基本特征,可以认为是对实践与科学“整体与过程”的反思;是对其“结果与意义”的反思,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反思与自我反思”。这里可以看到:人们是把“实践与科学”作为一体化的对象来理解的。如科学有自然的、社会的、人文的,各自研究对象、方法不同,其结果也不同。但随着“实践与科学”的发展,对象之间明显的、巨大的差异在逐步减弱,相互渗透、交叉重叠的情况随处可见。尽管它们的研究方法仍然有别,但同样可见相互移植、互相结合的情况。

      在当代实践与当代科学大跨度、深层次的综合背景下,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又高度综合,给人们提供丰富而多样的信息与资讯,完全有条件促成人的全面发展,促成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这是教育实践辩证法的理论出发点与归宿。[1]

      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的探索则立足于实践辩证法、人学辩证法,行走于哲学与教育之间,遵循着哲学是教育的理论、教育是哲学的实践这一思维路线,从而揭示迷人的教育王国。它确认实践对人类主体性辩证生成的法则,确认教育实践对象是处于历史行动中的个人。它表明“人”不是抽象的存在物,人的个体不可以脱离具体历史文化孤立于社会之外,人的本性从来都是民族的、历史的、时代的。人类教育自然离不开人的生活世界。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愈来愈离不开科学与教育,前者将改变人们的生活,后者将伴随人的终身。

      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文明的推进,促使人们日益关注科学这一双刃剑对人类生活的负面影响,而对教育在人的发展中有“启迪”与“禁锢”并存的局面则关照不够。教育的作用是从属性与自主性的统一,人类教育活动总是在特定时空中进行的,其研究自然也要反映这种“历史感”与“社会意识”,必然要受一定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制约。因此,人类只有通过不断地辩证叩问历史、反思文化,才能追寻到人的发展与教育发展的辩证归途。

      在大哲学、大科学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采用图示来表达一种大教育开放体系的整体思路,这仅仅是一种尝试性的探索和提出问题。图示的详细解读现分述如下:

      

      图示及辩证法的要义概述

      解读之一:教育终身化追求与文明家庭建构

      一、21世纪教育的特征

      我们探索的主题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大教育视野”,主要关涉21世纪教育的特征:国际性、全民性、终身性、可持续发展性、数字网络虚拟性。它在图的外框虚线上端小框,与下方底端小框的“文明家庭建构”对应,旨在表达人类教育在当今世界面临终身化大趋势、大格局的多样化联系。[2]文化哲学视角也表明:家庭作为文化子细胞是与国家、民族化母细胞系于一体的,子母文化细胞的融合,受制于全球文化的脉动。对个人来说,首先要做个好的家庭成员,这是做个好公民的基础。从对家人的关爱做起,进而推及他人与社会,并惠及人类。国家将宪法的核心精神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融合到国民教育的日常理念中去,以塑造出有文化的文明人,懂规矩、守规矩的好公民、好国民;并成为一个成熟的、负责任的世界公民,从而融入国际社会。我国习俗文化有“家和万事兴”之说,由此可以走向“家国天下一体”的和谐境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