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18X(2010)03-0005-06 道德教育不是独立于学校教育内外部系统之外的孤立的抽象物,而是处于社会复杂的矛盾运动的链条之间,与其他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于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不断分化,社会生活日益多元化,学校与社会关系日趋复杂化的背景下,学校道德教育甚至成为师生日常生活和生存策略的一部分,在日趋激烈的学校竞争中,成为学校争夺社会资源的重要砝码。道德教育不仅表现出国家意识形态和法定知识的神圣性,而且表现出日常生活的世俗性,“道德教育的神圣性和日常性同时存在”①。当带有国家意识形态色彩的德育内容置于存在着巨大差异的学校场域时,学校道德教育就不再静态地体现为学校德育目标和课程体系等法定知识的内容,而是与具体的人、时间和空间发生了关联,并具有极大的生成性和不确定性。在道德教育中,法定知识往往与教师和学生的个体性知识并存,并充满着内在的紧张关系。那些与法定知识相矛盾、相背离的个人实践知识,往往处于被遮蔽、被消解的境地,导致我们看到的德育现实往往表现出千人一面的高度一致性和趋同化现象,进而遮蔽了教育现实的复杂性和矛盾冲突的普遍性,造成对教育现实的盲目乐观和教育研究中问题意识的缺失。本文在对已有德育模式研究进行分析和批判的基础上,从社会学的视角,动态呈现作为一种社会事实的学校德育模式及其具体实践过程,进而构建出四种“理想型”的德育模式。 一、作为一种价值诉求的德育模式建构及其现实困境 “模式”可通俗地理解为:建立在主要构成要素之间的不同组合方式基础上,进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操作系统。对于德育模式,存在着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理解,就是系统化的德育理论。其代表性观点认为:“所谓德育模式,就是为解决一定的德育问题而形成的内含一定德育理论的结构性方法论体系。”②德育模式有三个基本构成要素:模式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模式的主要理念;模式实施的基本规范。狭义的理解是指具体的操作系统。 学校德育模式研究涉及的学科领域主要包括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其中,心理学的研究占据着主导地位。如果说德育模式的心理学研究,更多的是以对人的品德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出发点,进而探讨其实现的各种可能路径和方法,由此,可以把心理学的研究视为“技术理性取向”的研究;那么,德育模式的教育学研究则可以概括为“诊断—治疗”模式,即研究者针对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从某一教育理念出发,按照逻辑推演的方法,制定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行动策略,进而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作为一种德育模式的建构类型,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人性假设、学生道德发展规律、教育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无论是从心理学还是教育学的角度,德育模式研究作为一种价值诉求,都有着明确的现实指向,即都指向对教育现实的改造或变革。模式作为一种中层理论,其存在形态介于纯粹理论与实践经验之间,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它不满足于书斋式的学问,而是强调德育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以及对教育实践的普遍指导作用。这种理论追求本身体现了教育的实践品质,是值得肯定的。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德育模式作为一种教育知识,经历了一个从“个人教育行为的引导到学校教育系统的体系性构造”的功能转变,即“德育模式在更广意义上不是对教师个人教育价值的矫正,而是对整个学校教育信念和教育目标的考察”,③但是对于转化的条件与可能,即从理念层面如何过渡到实践层面,进而转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仍然缺少深入细致的研究。作为一种理论形态,德育模式强调教育规律对于教育实践的普遍指导意义,在建构过程中往往会过滤掉学校的独特性和实践过程的个体差异性。作为一种价值诉求的德育模式建构,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现实困境,具体表现为在以下几方面。 (一)理论追求与实践关照的紧张关系 从德育模式的建构策略来看,大致遵循着两种思维路线,即自上而下式,或自下而上式。迄今为止的德育模式建构,大多出自理论家之手,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理论工作者对于教育实践的关注,体现为一种向实践领域拓展、对教育实践发挥指导作用的自觉理论追求。这样一种模式建构策略,往往从一个明确的理论假设和理念出发,从逻辑上推演出在实践中实施的技术路线。虽然也存在出自实践工作者之手的自下而上式的模式建构,但是往往因其“理论概括程度不高”或者话语方式的不同,很难进入理论工作者的研究视野。 而从德育模式的发展溯源来看,德育模式作为一种舶来品,在西方主要是作为一种德育理论形态存在的,“尽管德育模式本身具有某种实践的有效性,但模式研究却遵循着理论研究的学术范式”④,其建构方式主要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而在中国的德育模式实践中,增加了更多工具理性的成分,即,除了理论上的建构外,更强调对中小学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对于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升等实践功能的发挥;从意识形态层面分析,仍然体现了毛泽东提倡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针和思路。如果说,西方的德育模式研究体现的是一种理论追求的话,那么,中国的德育模式研究则同时包含了一定的实践追求。模式建构行为体现了对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主动探索过程。 从既有理论出发,逻辑地构建德育实施策略的做法,在模式建构实践中非常普遍。从思维方式方法的角度分析,它采取的是逻辑实证主义和演绎法,从理论到原则、再到途径方法,而很难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情境和问题中来,因为研究者已经预先从理论上设定或框定了教育实践的发展轨迹。这样一种构建策略有违于模式建构的一般理论基础。模式建构作为一种理论的生成方式,强调从一个特殊的教育情境出发,在实践中形成的较为成熟稳定的做法基础上,经过理论的提升,上升到理论模式的层面。其思维的方式方法遵循的是归纳法,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在某所学校的实践中按照自下而上的方式形成的德育模式,往往是与该校特有的学校文化传统联系在一起的,而在已有的模式理论中,我们很难看到对于个案学校特有的学校文化的分析。这与模式理论特有的生成性、开放性,以及理想的德育模式的“实践叙事品质”是不相吻合的。“从德育模式的构成方式上说,德育模式的实践叙事,表现出非常明显的行动性,它强调教育的实践语言,是先有实践上的可行性,然后才有理论上的假设性”,进而“给德育理论指明了一条通向实践的可行途径——把模式性研究从理论中解放出来,再从实践中把它拉回到理论中来”。⑤而目前的德育模式遵循的则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思维路线,这与模式建构自身的理论追求是相违背的。作为一种悖论性存在,德育模式建构大多遵循着“问题出发——寻求理论依据——确定实施策略”的技术路线,内容上大致包括两个层面:理念层面和操作层面,更多是以理论形态出现的,并努力追求理论的自洽性、合乎逻辑性以及对于教育实践的普遍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