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教育规划的特点与编制技术

作 者:

作者简介:
戚业国,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 200062

原文出处:
教育发展研究

内容提要:

中长期教育规划的编制是对教育未来发展的系统设计,具有充分前瞻性、高度不确定性、系统协调性、政治选择性、技术依赖性、问责困难性等特点。我国在编制中长期教育规划时,需要充分运用各种预测技术及方法,重视教育发展的系统性,注重与不同利益关系人的协商,并应将此纳入教育决策程序。同时,还需要考虑利益基础、习惯势力、教育特性、推广放大变形、非预期效应、时间跨度等方面的问题。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0 年 05 期

字号:

      在我国教育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之际,各地普遍启动了中长期教育规划的编制工作。如何编制好中长期教育规划,已成为社会有关人士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从分析中长期教育规划的特点入手,提出教育规划编制的技术要求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育规划的概念及其理解争议

      教育规划是一个被广泛提及并经常使用的概念,但不同的人在不同场景中对教育规划内涵、外延的理解并不一致,对如何进行教育规划也存在分歧。比如,有人把教育规划看成是“规划者”的工作,也有人把教育规划等同教育政策或教育项目,但更多的人把教育规划视为一系列需要执行的活动。[1]法雷尔(J.P.Farrell)认为,教育规划“在定义上的巨大分歧反映(但经常是暗示)出在社会体系本质上的基本理论分歧,包括教育体系的特性,发生改变的方式和原因,以及教育正在实现和应该实现的目标和利益”。[2]概括起来,人们对教育规划有两种理解,一是将其理解为针对教育具体问题的项目或行动设计;二是将其理解为针对教育发展进行的总体统筹与谋划。笔者认为,前者具有更多“方案”或“项目”的色彩,后者似乎更具有规划或计划的意涵。在西方,人们多从前者理解教育规划,认为教育活动因分权而具有高度的个体性特点,所以西方国家很难形成整体、系统的教育发展规划。我国建国后实行计划经济,所以对教育规划的理解主要是基于后者。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就把教育规划定义为“国家或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就有关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规模、速度及实现步骤、措施等所拟定的较全面、长远的计划”。[3]可以看出,在我国,教育规划指向教育行动、促使教育活动实现某种目标,其本身包括设计、实施以及评估的全过程,制订教育规划的过程既应当体现以预测和调研为基础的技术要求,也应当体现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协商与沟通后形成的意见,同时,教育规划总是与教育政策、教育行政密切联系的。

      由此,笔者认为,教育规划可看成是“教育利益相关者通过技术性工作和政治协商,针对教育活动改进的现实需要,提出系统的教育行动方案并付诸实施、进行评估,以期达成教育改进目标的活动”。在这样的定义下,教育规划便是一种针对现实教育情况的改进行动,包括行动的设计、实施与评估,有明确的目标,是一种基于预测等技术方法,采用广泛协商的活动。教育规划既包括基于改进教育活动的行动设计,也包括对教育未来发展进行系统计划的活动,通常讲的“学校发展规划(SDP)”、教育项目应当属于前者,而区域教育规划、学校战略规划、中长期教育规划等应当属于后者。

      编制中长期教育规划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是预测技术与各种调研,应当有利益相关者的充分表达与协商,其内容要体现教育的发展目标、实现途径、主要战略措施、相应的行动建议等。实践中,我们一般把中长期教育规划的编制作为一个独立过程,本文主要就规划编制阶段进行讨论。

      “现代发展规划的重点正由传统的‘全国规划’(如国家九五规划、十五规划)向‘较大区域规划’(如西部大开发规划、省级规划等),再向小区域规划(如县乡发展规划),甚至社区(如村或几个村组成的社区)发展规划作战略性转移”。[4]我国中长期教育规划编制也是如此,最早主要集中在国家层面,目前规划编制的重心正在下移,延伸至区域层面和机构层面,这也是目前我国编制中长期教育规划需要重视的问题。

      二、中长期教育规划的特点

      从教育活动的承载者看,教育规划包括一定区域范围里教育发展的未来设计和教育机构自身发展所需的中长期规划两种类型,前者属于区域教育规划,后者属于教育机构发展规划。无论是区域还是具体教育机构,中长期教育规划都体现出以下特点:

      1.具有高度前瞻性

      中长期教育规划的时间跨度通常在未来五年到十年甚至以上。因此,相对于其他教育规划,中长期教育规划的编制需要有高度的前瞻性,而且应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一个部分编制。值得一提的是,国家或地区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的编制,还需要充分估计世界发展趋势,充分考虑国家发展战略。至于教育机构的中长期教育规划,大型机构(如大学)规划的编制可以完整一些,小型机构规划的编制可以有所选择。同时,中长期教育规划需要充分考虑社会文化的变迁,正确估计社会文明进步和个人教育需求等方面的变化。

      2.具有较强的政治选择性

      教育在国家中长期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及其落实,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公平等都属于政治决策的范畴。因此,中长期教育规划的编制不能过分迷信技术方法,在采用技术性方法的同时,要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协商与共识的达成。当然,为了解决现实需要与未来发展的矛盾,技术性预测的作用也不能忽视。

      3.要考虑变量的不确定性

      中长期教育规划的实施周期长,其间社会变化巨大,影响变量复杂,不仅教育服务的需求会发生变化,而且教育自身的因素也会发生变化。这些都会影响中长期教育规划的编制。教育规划所运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预测,周期越长、变量越多,则预测的可靠性越低,因此编制中长期教育规划面临的最大技术困难在于变量的不确定性,其中包括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不确定的因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