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24.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298(2009)06-0114-10 视野下移的教育史研究,不仅是研究对象的下移,而且也包括史料的下移,即关注以往被人们忽视的历史资料。就科举学研究来说,过去人们一般多使用正史的记载,进而发掘笔记、小说、诗文等方面的科举资料,但还是较少直接使用过去的备考资料,因为那些专门为应试而出现“高头讲章”之类的文献,从前基本上被视为文字垃圾。其实,百年之后没有废物。转换了视角、下移了视线,往往可以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 科举学是一个广博的研究领域,其内容非常丰富。科举时代成千上万的科举术语往往都包含有丰厚的内涵,“策学”即其中之一。本文将使用大量过去被忽视的原始“策学”文献,在解释“策学”之名的基础上,探讨“策学”的由来,梳理从唐代到明代“策学”的发展。介绍清代“策学”盛行的历史,具体分类整理清代“策学”著作,论述“策学”文献的价值,最后从“策学”研究看科举学。 一、“策学”的产生与发展 “策学”之名最早出现于隋代,是一个比“科举学”出现得更早的古老的词语。经过唐宋元明清的发展,“策学”与中国科举史相始终,曾经盛行过一千三百年。 (一)“策学”释名 制策取士从汉代就已开始,但“策学”一词到隋代才开始出现。自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建立进士科举之后,没过多久,就出现了专门对付策试的学问“策学”。《旧唐书·薛登传》载:“炀帝嗣兴,又变前法,置进士等科。于是后生之徒,复相仿效,因陋就寡,赴速邀时,辑缀小文,名之策学。”[1]隋炀帝建立进士科时,是以策试士,当时一些举子为对付策试,模仿取中之范文,准备了许多模拟策文,被人们称之为“策学”。可见,“策学”一词起初是带有一定的贬义的。 虽然隋代才真正出现“策学”,但追寻“策学”的渊源,可以发现,清人一般将其倒溯回汉代。晚清《策学渊萃》王维瑶序说: 自汉人发策决科,历代因之,而策学遂昌。国家试士,以第三场策问五、殿试对策四,凡以说经之才、读史之识、天文地理之旨、礼乐政治之模,以及名物象数之纷歧,所为洞其源委、判其异同、别其真膺、鉴其得失,士之孓孓而来者,非仅博雅与简陋可以立分,而读书得间,斟酌古今,通材致用,亦莫备于是。为此,策学之重,不惟是觥觥之论、铿铿之说,徒夸十事对九已也。[2] 光绪十四年(1888年)上海大同书局出版之《增广群策汇源》也指出: 汉武以三策殿最天下士,是为策学所祖。自时厥后,以迄今兹,或重或轻,卒未尝或废。夫研究天人,经纬时政,古之策也;浓郁典籍,详晰条对,今之策也。古策难于精,今策难于博。[3] 也就是说,清人将汉武帝开始的策试看成是“策学”的起始。制诏举人、对策呈政是科举考试的一种重要形式,如果以创立制举作为科举制的起始,就应该说科举制始于西汉。清人论述科举“策学”时便认为:“历代取士之制,行之久而不能废者,惟汉之策问。”[4]序1但狭义或严格意义的科举指进士科举,起始于隋代。考虑到约定俗成,我们现在通常还是使用狭义的即严格意义的科举概念。[5] 大体而言,科场试策起初可以分为时务策、方略策和经史策三类。前两类性质基本相同,属于要求应试者回答政务或策略方面的咨询。汉唐问秀才科所试为方略策,到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以后,秀才科名存实亡。唐玄宗时,秀才科从制度上合为进士一科。唐后期,时务策与方略策基本上已属于一类,后来两者逐渐合流了。因此后来可以将策问大概分为经、史、时务策三类,“其试策,经问圣人旨趣,史问成败得失,并时务。”[6]《明史》卷七十《选举志》云:“三场试经史时务策五道。” 经策是以儒家经典中的问题来发问。“自汉人以经义发策决科,历代因之,则经义固策学第一要领。”[7]凡例1“经义本学者素肄,即不能全通,亦当十得五六,故其关系尤切。且士不通经,不足以致用,如果经术湛深,既于古今政术治体,一以贯之,未有不通于时务者。……经义支流与策学滥觞,错综贯穿,亦有可为举业先资者用。”[7]王谟序2史策则是考察对历史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时务策是考察举子对现实问题的见解。[8]《皇明策衡》序说:“本朝乡会试,末场以策五道,士之通经学古、识时务者,皆于是收之,其法最为近古。”[9]晚清“策学”著作《试策絮矩》序谈到策试的功用说:“制科之有策,所以考古学、觇经济也。其体式昉自汉时董江都天人策、贾长沙治安策。”[10]1《试策法程正续合刻》序也谈到试策的功用为:“通经史、识时务、展经济”。所谓经济,便是指经世济民之法,这是时务策的一个主要考察方面。 明清时期不仅乡会试第三场试五道策问,而且殿试只试策问,试策优劣成为殿试高下的惟一依据。有的学者认为,从考试学的角度看,古代殿试策问有着鲜明的艺术特点,这就是:坦诚相见,与对策者拉近距离;表扬激励,使对策者树立自信;贴近现实,使对策者有的放矢;明确要求,使对策者有章可循。[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