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直接意义是人

——教育的实践意蕴

作 者:

作者简介:
毕世响,博士,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教育学原理学科带头人,德育首席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原理,福州 350007

原文出处:
江苏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时代又回到了实践年代,实践的涵义从亚里士多德到现在,经历了曲折的变化。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实践的核心是善的活动,是人对人的活动,人对自己的活动,实践是一个伦理学概念。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岁月,实践又发展了新的涵义:人对社会的活动,人对自然的活动。没有伦理学教育是不可能的,因为教育实践必须是善的活动,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对人的改造是直接的,教育对社会的改造、教育对自然的改造都是间接的。在社会发生分化的这个年代,教育的许多功能已经被社会新领域分担,强调教育实践的对象是人,是对本真教育的恢复。教育应该集中于人,不能对教育赋予过分的功能。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0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09)09-0027-05

      实践:伦理学意义

      禅宗里面有一个很生动的故事,很能够说明“实践”的意思:

      唐朝有一个得道高僧,在浙江西湖旁边的山里修行。他住在一棵大松树上,树上有鹊构巢上面,几十年他和鸟儿相安不犯,时人称他为“鸟窠禅师”。

      白居易来杭州为刺史,听到鸟窠禅师的掌故,他对佛法亦有所知晓,于是前去领略。经过与禅师一番玄机对话以后,白居易颇有领悟,于是向禅师请教佛法大意。

      禅师作答:“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白居易认为这样的话太平常,就是三岁孩童都知道,又有什么稀奇呢?

      禅师说:“三岁孩童皆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白居易这才了悟,遂拜禅师为师。

      我们教育人要做好人,做好事,似乎是老生常谈,实际上,越是老生常谈,那个境界越难达到。如果把人类的教育简单概括一下,大概就是“做好人,做好事”。这看起来很寻常的话,牵扯到伦理学的根本思想:善。善是人世间的最高概括。善,更是做出来的,也是说出来的。怎么做,怎么说,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视用眼睛,听用耳朵,言用嘴巴,动用手脚身体。或者说,人的眼睛是用来看的,耳朵是用来听的,嘴巴是用来说的,身体手脚是用来动的。然而,作为一个人,眼睛看什么,耳朵听什么,嘴巴说什么,身体手脚能够动什么,却大有讲究,如果说这些讲究决定着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都不过分。也就是说,尽管你有眼睛、耳朵、嘴巴和手脚身体,只有你的眼睛、耳朵、嘴巴和手脚身体,按照礼的规范运用起来,才有人的意义。而不是因为你有眼睛、耳朵、嘴巴和手脚身体,你就什么都去看、什么都去听、什么都去说、什么都去动。在做人的意义上,不是眼睛能看、耳朵能听、嘴巴能说、手脚身体能动,决定你是一个人。而是你怎么看、看什么,怎么听、听什么,怎么说、说什么,怎么动、动什么,才决定你是一个人。这个思想和古希腊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竟然是一样的,亚里士多德说:“我们是先有了感觉而后才用感觉,而不是先用感觉而后才有感觉。但是德性却不同:我们先运用它们而后才获得它们。”[2]把这样的意思概括一下,那就是:只有做好事,才能说明你是一个好人。要想成为一个合乎礼的人,得先做好事,才能够说明你是一个好人。或者说,先做好事,才能够证明你是一个好人——用“做好事”这样的活动来证明你是好人,尽管你相信人性是善的,人性的善是实践出来的善,不仅仅是说出来的善。这和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一个人的实现活动怎样,他的品质也就怎样”[3]完全一样,不过,孔子是从礼的意义上说的,亚里士多德是从德性和实践的意义上说的。

      实践可能是用得最多的一个哲学概念,更是一个用得最不明不白的概念。在古希腊哲学中,正是实践概念把哲学从天上转到人世间,亚里士多德是实践(praxis)概念或者实践理论的建立者,后世的一切实践理论都是对亚里士多德的皈依。尽管实践概念很扑朔迷离,实践的伦理学意义或者善的意义,应该是我们坚持的,也是我们应该知道的,因为在这个时代,我们更多地把实践鼓捣为对社会与自然的攫取,忘记了实践的本意是人对人的关系,是一种德性活动。教育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我们相信,教育有一种向善的力量,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伦理学的这一重规定。没有伦理学,教育就是不可能的。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实践意义不是单纯的。

      德性:实践的个性

      德性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根本概念,这个概念却很不容易说清楚。此处不专门纠缠这个概念,只能把我国学者的理解简单介绍一下。如果不把德性概念大致说清楚,就不能理解实践。我国前辈伦理学家苗力田先生对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概念进行了概括:

      德性(arte)一词是从战神Arees派生出来的。拉丁语的对应词virtus的词干vir也是男子。汉语中的勇字从力以甬为声。可见从来以战斗求生存的人类,难免把在战斗中所表现的英勇气概当作首要德性。德性并非灵魂的专利,物体也同样具有自己的德性。因为德性就是可称赞的优秀品质。在古汉语中它相当于德字,不但将有五德:智、信、仁、勇、严,同时,鸡有五德,玉也有五德。由于现代汉语习于单字不成词,德性更为顺口些。它就是优秀品质,品质(heksis)是从所有(ekhein)的将来时词根派生出来的,人之所有为品质,物之所有为性质。heksis既可用于人,也可用于物[4]。

      龚群先生进行了这样的概括:

      在古希腊,德性这一概念把某种卓越的能力和道德品性都包含在其涵义里。德性(virtue)一词,希腊文为“arte”,在词源学意义上,它表示人的某种技能、特长或功能,表明人能够做什么,是一种功能性概念。它既表明人的卓越(excellence),又表明人的道德品性,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理智、勇敢、节制、正义都是人的特有功能(心灵的德性),人类的好生活就在于人的特有功能的发挥[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