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9)06-0101-05 我们通过考察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比较重要的文学理论教材近20部(包括少数作者虽非英美学者,但以英语出版的文学理论教材),发现英美文学理论教材最大的变化是从先前从一个先在的理论预设出发的本质主义模式,到流派理论史模式和核心概念、问题或关键词模式两种模式占据主导地位,而在内容和结构安排上,也由以往编著者的单维论证板块,变为容纳了多种成分无中心的开放式互补链接。这体现了由于文学理论知识构建方式变化而引发的英美文学理论教材在教学理念与编写理念上的巨大变化,即由编写者与教师为主转向多元阐释、师生互动。合理地评估这一走向,对我国文学理论教材编写、文学理论教学改革乃至文学理论研究本身无疑都有重要的启示。 一、两种主导模式:流派理论史模式与核心概念或关键词模式 在20世纪上半叶,英美文学理论教材主要还是从一个先在的理论预设出发的本质主义模式,如曾经流行一时的文学理论教材——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1949),就在本质上将文学看作为特别的审美目的服务的独立的符号结构与符号体系,一个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极其复杂的组合体,因此突出了对文学自身属性的“内部研究”即语言结构与组织方式研究,并将这一基本思路贯彻于全书始终。最近30年来,欧美的文学理论教材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渐放弃了这种模式,出现了两种比较流行的模式:一是流派理论史模式,二是文学理论的核心范畴、问题或关键词模式。流派理论史模式的代表性著作除了中国读者比较熟悉的特里·伊格尔顿的《文学理论引论》(1983),安纳·杰弗森、戴维·罗比等的《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概述与比较》(1982),佛克马、易布思的《二十世纪文学理论》(1977)以外,还有英国学者拉曼·塞尔登等人《当代文学理论导读》(1985),美国学者米歇尔·莱恩的《文学理论——实用性的导论》(1999)以及查尔斯·布雷斯勒的《文学批评的理论与实践导论》(1999)等,上述著作主要把文学理论教材写成了当代西方(主要是20世纪)各种文学理论流派的演变史,文学范畴和问题从这些派别的讨论中得以体现和展示。核心范畴、问题或关键词模式的文学理论教材有卡勒的《文学理论》(1997)、彼德·威德森的《文学》(1999)、罗杰·韦伯斯特的《文学理论入门》(1990)以及本尼特和罗伊尔的《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2004)等。卡勒的《文学理论》系在康乃尔大学讲授文学理论课的讲稿加工而成。他在介绍该书的写作思路时说:“我更倾向于选择几个题目,集中介绍关于它们的重要议题和辩论,并且谈一谈我认为从中已经学到的东西。”①因此该书是以文学活动中的八个基本问题如“理论是什么”、“文学是什么”、“文学与文化研究”、“语言、意义和解释”、“修辞、诗学和诗歌”、“叙述”、“述行语言”、“属性、认同和主体”结构全书,应该说所选论题较新,但问题相对过于宏观,且论述失之简略。彼德·威德森的《文学》则抓住文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核心概念“文学”进行辨析。体例最简单,但论题又最集中。该书实际上讨论的是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文学”概念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如何向“文学性”转变。《文学理论入门》也是以问题为框架安排全书:“缘起”、“什么是文学理论”、“语言与叙事”、“社会和个人”、“性别关系”、“进一步阅读”,但与卡勒书一样显得论题过大,论证简略。在同类教材中,本尼特和罗伊尔的《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在体例、论题和结构上都有新意。该书在广泛吸收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文学活动中的基本问题分解为比较具体,但又涵盖面较广、具有较大学术容量的32个核心范畴或关键词,既论述了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理论问题如文本与世界、人物、悲剧等,又探讨了神秘、幽灵、自我认同、战争、怪异、动态的画面、述行语言、悬念、变异、种族差异、性别差异等令人耳目一新的话题。这些核心范畴或关键词为我们理解文学提供了很多新的维度。例如,动态的画面探讨了文学与电影的关系。作者不仅看到了电影发明以后,文学作品怎样有意识地吸收、消化电影的技巧,更重要的是,作者认为很早以前文学就无意中运用了充满动感的画面和表象运动,从而暗合或接近现代电影的表现方式。幽灵部分及变异部分讨论了自古以来文学中常见的幽灵、变形或灵异现象,指出了文学中这些现象的出现和流行与人类文化心理、人性塑造的关系。在论述战争时,作者借用了弗洛伊德的理论,阐明了自古以来文学对战争的热衷和人们对战争文学、文学中的暴力场面的津津乐道,与人类攻击本能潜在的关系。即便是阐述老的话题如文本与世界,该书作者也借鉴现代学术视野,力求谈出新意。作者认为,文本与世界是交互作用的,不仅世界作用于文本,更重要的是文本已经是现实的一部分,文本形成了我们所处的现实,构造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但是文本对世界的构造又是发生在语言之中,因此文本与世界终究又有抹杀不了的差异。 当然,兼容两种教材特点的情况也是有的,例如荷兰乌得勒支大学教授汉斯·伯顿斯的《文学理论基础》(2001),共分九章,从章节安排上看,就把流派理论与核心概念结合在一起:“意义解读:实用批评与新批评”,“形式解读:形式主义和早期结构主义(1914-1960)”,“形式解读(续):法国结构主义(1950-1975)”,“政治解读:1970年代至1980年代”,“后结构主义革命:德里达、解构与后现代”,“后结构主义的发展:福柯、拉康和法国女权主义”,“文学和文化:新历史主义与文化唯物主义”,“后现代主义批评与理论”,“性别、文学与文化”。作者这样论述其实也很方便,因为在20世纪的西方,文学理论的派别、体系的演进,同时也是核心概念、关键词的变更与演进,二者本身就具有关联性。 此外,英美还有不少读本或选本类教材,如米歇尔·莱恩还与朱丽叶·雷夫金编的《史学理论选集》(1998),菲利浦·莱斯等编的《当代文学理论》(1989)以及朱利安·沃夫雷编的《文学理论:读本与导读》(1999)等,但是这些读本或选本类教材并没有独立性,只是相应的文学理论专论性教材的配套读物。例如,米歇尔·莱恩等的《文学理论选集》便是大致按照他撰写的教材《文学理论——实用性的导论》中涉及的流派编选的读本,可视为该书的配套读物。 二、方法论:历史化、开放式 英美先前的文学理论教材仍然带有某种封闭性,比如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虽然论述到了文学与思想、文学与社会、文学与心理等方面的内容,但将这些方面归为文学的“外部研究”,多有负面的否定性的评价,实际上作者是站在新批评的形式主义立场上倡导文学的语言、形式、结构研究。这还是一种预先设置某种理念统率全书的“先入为主”式的思维方式的体现。在韦勒克、沃伦看来,文学的审美本质是从来如此,固定不变的,因此不仅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相对稳固的,有关文学的各类问题的答案当然也是确定无疑的。到了80年代这种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出现了特里·伊格尔顿的《文学理论引论》等流派理论史模式。作为转变的早期,伊格尔顿的《文学理论引论》带有过渡性质,因为它有着比较明确的个人价值立场,指认对文学的价值判断与社会意识形态,即“那些与社会权力的维护和再生有着某种联系的感觉、评价、理解和信仰的模式”②有着紧密的联系,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评述20世纪西方各个文学理论流派的成败得失,但从总体上看伊格尔顿的教材仍然是开放性的,它把对社会政治如何影响文学和文学理论的纵向反思与对各种理论流派的横向比较结合在一起,试图使读者全面把握20世纪各派文学理论。而晚近的文学理论教材不论是属于流派史类型,还是属于核心概念、关键词类型,大多作者的个人学术立场不太鲜明,或者说在表达个人学术立场时比较谨慎,总体上持一种相对主义的学术立场,认为文学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将文学本身看作一个不断生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以描述的方式平等地交代各家各派的观点,走向开放、多元,追求某种对话与复调的效果,代表了新的学术理念与编写理念。在学术视野上,有的教材还能将对各种新出现的文学问题与新兴的文学变异形态的考察纳入其中。这样做无疑有助于培养学生开放性的文学观念,也适应了不断发展变化的文学现实。英美文学理论教材的变化反映了西方文学观念以及文学理论教学理念和文学理论教材编写理念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