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69(2009)09-0033-06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中国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实施了诸如“义务教育新机制”等一系列公共教育项目,如何保证这些教育项目取得最大的成效是我国政府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有鉴于此,本文将介绍国际机构和发达国家在优化和改进教育等公共投资项目中广泛使用的管理手段——监测与评价(Monitoring & Evaluation),通过监测与评价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加强决策者和执行者的责任感,促进问题的及时发现和解决。 一、监测与评价的概念界定 在一个完备的项目管理体系中,监测与评价必须紧密结合。监测为评价提供必需的资料;评价总结项目的经验教训,对监测标准、指标体系及其方法的改进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二者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缺一不可(参见图1)。
图1 公共项目监测与评级体系图示 事实上,监测和评价既有共性,又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它们在执行时期、目的、数据来源等方面都有着根本的差异。结合世界银行(World Bank)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定义,[1]本文对监测与评价在概念上作出界定:监测是在项目进行全程所进行的连续的、同步的、微观的评价,通过对关键性指标进行连续的观测并定期收集数据信息,评估项目的资源(人、财、物)是否严格按照预期规划进行配置,项目是否按照原定的标准和程序执行,用于特定目标群体的资源是否真正落实到位等。由于反馈信息的周期短,项目管理者能通过监测迅速掌握项目执行过程的细节信息,进而确保在项目执行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调整项目设计或出台配套措施,进而促成预期目标的实现。 可以说监测体系一旦建立,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监测就无处不在。评价是获取经验和实施问责的必备工具。评价可以在项目中或项目结束后进行,项目进行中的评价被称为形成性评价,结束后的评价被称为总结性评价,评价的目的在于判断该项目的预期效果和影响(阶段性以及整体)在多大程度上得以实现,与其他可替代的项目相比,该项目在成本和效益上的优势和劣势各在哪里。评价反馈信息的周期长,但所获得的结论更全面、详细,项目管理者能从中对项目的设计、执行和结果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的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项目的修正以及新项目的筹划提供借鉴。 二、监测与评价的实施——制度和方法 就当前来看,监测与评价体系在公共投资项目的管理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加拿大、美国、英国、瑞典等国家已成立了专业评价协会,在中美洲和欧洲还成立了大区协会;各地还办起了一些关于评价的专业期刊及专业出版社(如Sage Publications),出版了评价手册,开发了评价软件,国外还有一些大学开设了评价专业并能授予高级学位。[2]基于监测与评价的实施主要是在国际组织及发达国家,因此本部分对监测与评价制度和方法的介绍主要基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相关材料。 (一)建立规范的监测与评价制度 建立规范的制度是监测与评价得以真正实施的前提及保障。自20世纪70年代引入监测评价概念后,为加强监测与评价在项目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国际组织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制定了规范化的监测与评价制度。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执行委员会在1997年就监测与评价制度做出了详细规定(参见表1)。[3] (二)构建完备的监测与评价方法体系 国际组织构建了完备的监测与评价方法体系,其中包含很多方法,它们各有利弊,在实际操作时应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为达到正确、有效、全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在选择时,可将多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监测与评价方法。 1.快速评价方法(Rapid Appraisal Methods)[4]
快速评价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1)关键调查者访谈(Key informant interview),受访者在一系列的问题中根据个人知识和经历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开放性地作答,采访形式是质性的、半结构化的;2)关键组讨论(Focus group discussion),讨论在精心挑选的8-12名具有相似背景的参与者中进行,参与者可能是项目受益人或实施员工,主持人在事先准备好的访谈记录提纲中记录下受访者评价以及行为;3)社会团体采访(Community group interview),将社区成员集中到一起召开集体会议,根据精心准备的问卷作答;4)直接观察(Direct observation),在项目现场直接进行深入的观察,收集的信息可能是活动进展、项目参与者间的讨论以及可以观察到的一些结果等;5)小型的调查,对50-75人进行调查,调查工具是题量较少的封闭式的结构性问题,对被调查者的选择不必是随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