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69(2009)04-0053-05 当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为只有功利才是真实的,这个世界上无所谓善恶、对错、美丑,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行为的合理性只存在于个人的内心,无所谓共识的道德标准,某种程序上来说已进入了价值虚无的时代。在这种背景下,主张共识价值(Consensus values)、核心价值培养的社群主义的道德教育——品格教育受到了诸多学人的青睐。我国现在有一大批道德教育理论工作者,开始着力介绍、引进并鼓吹品格教育理论及其具体的操作模式等,其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 品格教育是否值得我们如此劳力劳心呢,它能否为我国建构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呢?显然,要探讨一种道德教育能否承担起其应有的社会责任,能否带来预期的社会和谐,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这种道德教育的合法性,即具有何种正当性、实际有效性和权威性。那么,社群主义视域下的道德教育是否具有强有力的合法性基础呢? 一、社群主义的道德教育观 20世纪下半叶兴起的“社群主义”(Communitarianism)被视为为挑战“自由主义”和“现代性伦理”而出现的一种学说。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能够理性地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只要不损害他人的权利和利益,任何价值追求都是合理的,由于每一个个体都有不同的价值追求,所以共同体不能规定统一的价值追求。而共同体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确立一套保证人与人之间互不侵犯的规则系统,这套系统被称之为“正当”,又被称为规范伦理或制度伦理。社群主义认为制度伦理只强调最基本的底线伦理(往往只是法律的伦理表述),这会导致在法律之外相对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极度泛滥,会腐蚀掉国家的传统伦理和价值观的精华。英国教育学者海登(Haydon)认为,现在的“许多人避免谈道德,但在谈论道德时,关于何谓道德,具有不同的理解:一套神圣性戒律?一种支持统治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工具?一种不适合公众讨论的主观性的东西?一套能够依据进化论解释的行为规范?一套服务于特殊环境并随之改变的习俗?”[1]美国社群主义运动代表人物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Alasdair Maelntyre)则进一步指出,由于共同的道德基础已经悄然断裂,这个社会认为个人是目的,每一个人的观点都是合理的,价值是多元的,争论各方退回到各自的大前提上时发现,他们的观点根本是不一样的,而且是无法通约的,也是无法用理性进行论证的,道德生活的特点只能是充满异乎寻常的争论。从而,个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从终极上来说都是非理性的、个人的、情绪化的,道德言辞和道德判断的运用主要是个人情感和好恶的表述。[2] 社群主义德性论认为人是为了生活而活着,不是为了规则而活着,也不是为了遵循规则所带来的外在利益而活着。德性本身就是自足的,它蕴涵着某种内在利益,并不关注外在利益,[3]例如,友爱本身就能够带来内在利益——一种“善”或“好”的情感享受,如果为了外在利益才“友爱”,那么这种“友爱”已经不是德性了。所以社群主义认为自由主义的理论前提是错误的,不是“正当”优先于“好”,而是“好”优先于“正当”。 由于社群主义认为人总是共同体的人,总是特定文化和传统下的人,自我的本质是社群的属性,社群优先于自我和个人,因而,个人只有成为共同体的一员,才能获得各种“好”。在道德方面也是如此,“自我必须在诸如家庭、邻里、城邦、部族等共同体中,并且通过在这些共同体中的成员资格去发现自我的道德身份”,共同体“构成了我的生活的既定部分、我的道德的起点”。[4]所以社群主义所说的“好”实质上是共同体所认为的“好”,即共同体达成的“共识”。例如,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社群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迈克尔·桑德尔(Michal.J.Sandel)就说共同体本身就是好,就是一种自足的,甚至最高的价值,它并不是个人实现目的的场域或手段。[5]社群主义认为现代性理论强调个人主义,强调价值多元,这会使整个社会失去共同的价值基础,并导致整个社会因为个人主义和私欲的泛滥而导致道德沦丧。相反,社群主义的德性论认为有了共同体的“道德共识”作为道德和价值评判的标准,社会将逐渐趋于和谐。 社群主义进一步认为,美国现代学校道德教育的发展主义、价值中立和主知主义都是自由主义价值视域下的道德教育观,而集中体现这些道德教育观的德育模式就是价值澄清模式和道德认知发展模式。因而社群主义主张用以社群主义价值观为指导的品格教育模式替代上述两种德育模式。品格教育的核心在于决定学校要培养的一套核心价值和美德,[6]例如关爱、诚实、公平、责任、尊重自我和他人等。这些核心价值和美德来自于某一共同体或社群(国家、社区或学区)的道德共识。而品格教育旨在把这些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作为学生良好品格形成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的道德获得发展,并力图使社会变得和谐。 二、社群主义道德教育的合法性基础 要对社群主义道德教育进行合法性判断,首先需要了解道德教育的合法性基础。道德教育是关于道德伦理的教育,道德伦理构建是推行相应道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同时,道德教育方式方法的合法性与道德伦理的合法性总是紧密相关的,前者甚至是由后者派生而来的,因而,道德教育最基本的合法性就是道德伦理的合法性。只有道德伦理具有合法性,其道德教育才有可能有效地解决社会中的不和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