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化论

作 者:

作者简介:
宋志臣,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哈尔滨 150080。

原文出处:
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教育文化是教育有机体的理论形态,其理论特质表现为:精神层面的教育文化是全部教育活动的灵魂,制度层面的教育文化是教育活动运行的轨道,器物层面的教育文化是教育活动的硬质资源,行为层面的教育文化具有目标终端达成的功能。教育文化的功能在于:对教育的整体性观照,对生态有机体性质的揭示,对自组织动力的探寻,对主体的关注,对动态文化观的展示。其实践旨归强调:把握整体、精准定位,强化多维参照意识;坚持价值普照的一维性;破除“制度拜物教”,促进主体理性回归;努力实现教育文化的自觉与自强。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3 年 03 期

字号:

      一、内涵初解

      教育文化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作为教育工作者,秉持一种文化理念,从文化学的视角,运用教育文化的理论来解读教育现象,处理具体问题,对于探索规律、科学决策、创新理论和指导实践大有裨益。

      (一)教育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教育文化发生于教育的原点,与教育活动共始终。早在上古社会,人们为了把渔猎、农耕、制陶等物质生产和祭祀、宗教、艺术等精神生产以及婚配、生育等人类自身再生产的经验和知识传递下去,就要在一定俗成的习惯或禁忌的规制下,借助于劳作、占卜、场所、符筹等活动和条件,采取交流、示范、体验等方式来化育和教授后生,由此留下的一切痕迹,便是教育文化。[1]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演进,这种文化的构成要素也越发清晰。比如,其中的“为了……”便逐步演化为教育的目的、理想、观念、学说等思想成果,“习惯、禁忌”等便逐步演化为教育的规约、体制、政策等制度成果,“场所、活动、符筹”等便逐步演化为学校、组织、教材、器具等物质成果,而“交流、示范、体验”等方式则逐步演化为教育的方法、艺术、风格等行为成果。因此,教育文化是人类教育活动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教育有机体的理论形态,具体内容有四个层面。

      一是价值层面,关于教育的思想、理论、价值、理念等精神性成果。二是制度层面,关于教育的政策、法律、法规等准物质形态的成果,如西周时的“学在官府制”、唐宋以后的“书院制”、维新时期的“癸卯学制”、民国时期的“壬戌学制”等,[2]这类成果是规制教育活动运行的轨道。三是器物层面,关于教育的组织、设施、课程、器械等一切用以发挥教育功能的物质资源,如从远古时的庠、序、辟雍,到当代的实验室和“云教育”;从轴心时代亚里士多德的“里克昂学园”,到新教育运动中雷迪的“寄宿学校”等。[3]这类成果是经济、技术决定教育发展的集中体现。四是行为层面,关于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一切教育活动展开的具体方式、方法、风格、习惯等行为状态,如“因材施教”、“学思结合”、“中体西用”、“五育并举”,[4]国外的“逍遥教学”、“要素主义”、“从做中学”、“合作教育”等,[5]都发生在这个层面。这个层面是教育工作的“主战场”,是教育主体行为的直接展示,是各层面蓄积能量的迸发终端,是生发各类教育亚文化的重要基点。

      人类教育史即教育思想史、教育制度史、教育器物史和教育行为史交织而成的活体历史。教育文化是教育主体的存在方式,在教育活动中,一切涉教者均为主体。这里要摒弃主客二分的思维惯式,选用“逻辑主体”(近于“主体间性”的内涵)[6]来指称教育文化中的主体要素,即主体与客体(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主体与对象化成果(提升了的被教育者)又会组合成新的主体,其共同客体却是教育活动的终端效果——目标达成。所以,逻辑主体是通过客体“求解”到的主体,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组合着的主体。正是由于这一主体的存在,教育文化四个层面的内容才保持着有机的联系,并且在交互作用和影响的过程中,各自的内涵不断发生链式的改变和深化。所以,教育文化的内容结构应该是,以逻辑主体为经线,以四层面内容为纬线交织而成的主体贯穿、纵横关联、互为作用、递次延展的生态开放式理论体系。

      (二)教育亚文化是教育文化的次生形态

      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文化的内容越加丰富,教育亚文化是教育文化的次生形态,它是从文化角度对教育某一侧面的观照。

      1.教学文化

      教学文化是教育文化中的核心部分。它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制度和教学条件的规制下主体间教学生活方式的展开,是教学方法、风格、习俗、艺术以及集体无意识的综合体现。[7]其中,教学思想居于支配地位。不同的教学思想会形成不同的教学文化。杜威基于经验哲学提出“从做中学”的教学思想并把它贯穿到学校、教师、教学、课程、方法等各个环节,使学校变成了游戏和活动的场所,对北美和欧亚产生了长期的影响。马卡连柯的“集体教学”和“纪律教学”的理论,在前苏联和东欧又形成风格迥异的“马氏教学文化”。[8]可见,教学文化更多地体现为教学方法、风格、习惯和艺术,属行为层面的文化。

      2.课程文化

      课程文化,是关于课程的思想理论、制度规范、符号载体、物质条件以及实施方式的总和。诸如柏拉图的“精英政治”课程论、亚里士多德的“百科全书”课程论、泰勒的“实用主义”课程论和当下的“建构主义”课程论以及“工具论课程观”、“本体论课程观”等,[9]这些都是关于课程的一般理论,属于课程文化的价值和灵魂部分。关于课程的建设和实施还有一整套制度规定,比如课程的确定、审查和使用制度(我国现行的是三级课程管理制度)、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制度等。从课程的载体和器物层面上看,有文本教材与非文本教材,有讲授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有理解性课程与经验性课程,有自然课堂与社会课堂,有物理课堂与虚拟课堂等。从课程的实施方式与风格上,有讲授的方式,有操作的方式,有“快乐游戏”的方式,有“教学做合一”的方式,有“以教定学”的方式,也有“以学定教”的方式。这些便是课程文化内容的结构框架,是区别其他亚文化形态的独有特质,是我们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的起点和路径。

      3.教师文化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专事教化育人与学校教育共始终。“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因此,就有了关于教师的理论学说、制度规范、体系机构、专业队伍、成长模式、方法风格等一系列相关文化要素。这些要素的有机结合便构成了教师文化。其中传道授业解惑、立德树人等是思想理论;《教育法》、《教师法》等是法律制度;师范教育体系、职后培养机构、学历达标系统、继续教育网络等是器物设置;校本研修、三级培训、顶岗特岗、名师引领等是方法模式。掌握教师文化的原理,做教师工作即可全局在胸、链式思考、组合应对、整体收效。[10]所以,教师文化的研究不应仅限于中观和微观层面,还要关注教师的队伍结构、资源配置、管理体制、专业发展路径以及与社会需要的适应性等问题。把一切有关教师的文化要素综合起来,工作中才有利于触及本质、探索规律、科学指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