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的空无内容与教师的应对

作 者:

作者简介:
石鸥,湖南师范大学。(长沙 410081);李祖祥,南通大学。(南通 226019)

原文出处:
教师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教科书的空无内容是教科书中应该呈现却没有呈现的内容。教科书的空无内容有的偏于社会价值,有的偏于学生发展价值,有的偏于知识价值。教科书的空无内容主要由意识形态的干预、编审者的视阈局限和教科书更新缓慢造成的。教科书空无内容对教材编审、教材使用和师生教学都有重要启示。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9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905(2009)02-0028-05

      教科书是教学的最主要的材料。但“在不断更新而又范畴极为广阔的科学资料之中,我们仅能选取其中一小部分”纳入教科书,我们文化中的所有东西并非一概重要,也不具有同等的价值,因此要保证学校传播和发扬各种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就必须对文化进行严格的选择。[1]然而问题的关键恰恰在于:谁能肯定自己选择的内容才是最精华的部分?是否存在应该选择应该进入却没有选择没有进入教科书的内容呢?如果存在,应如何对待?

      一、空无课程与教科书的空无内容

      艾斯纳(Eisner)于1979年在《教育想象》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空无课程”(null curriculum)概念。他认为,既往的课程研究只关注学校的实存课程,但这是不够的。实存课程之外还存在着空缺的领域,这个领域中有些是应该有并必须重视的,是不应该空无的,这即他所说的空无课程,即学校中应该有却没有的课程。[2]艾斯纳视野中的“空无课程”为我们研究教科书提供了新的启迪。

      作为承载知识的教学用书,教科书只能承载部分知识,也即它必然会放弃许多内容。这样,教科书展示的内容只是学生应接受的内容之沧海一粟。可以推断,多数情况下还存在某些没有进入教科书,但学生应该乃至必须接受的内容。教科书中应该存在却没有存在的内容,我们称之为教科书的“空无内容”。这里的“应该”是相对于学生、社会和知识发展而言的,是学生有必要学,但教科书却没有呈现的那些内容——它们被空无了。

      内容空无实质上是缺失了的、被遗忘被丢失被忽略了的内容。如果不补上,将直接影响学生发展。比较常见的内容空无是有意无意地忽视某些非主流文化的历史、传统和观念,包括外域的、弱势群体的。如前述教科书对农村内容的空无。又如一家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4册《品德与生活》教科书,仅仅在第一册中出现一张关于英国新年游行的照片,在第三册中出现了三张外国儿章的照片,很显然空无了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教科书彼彼皆是的事实是:较多的塑造了伟人、学者等各类名家,却少有对农民、残疾人等较低社会地位者的描述;高大全人物刻画的具体生动,而弱势人物却寥寥数笔(或者只停留在群的身份),人物形象不具体不丰满。在许多情况下,教科书准入的所谓“合法性知识”或“官方知识”中,并不包含弱势群体的内容,出现了所谓“文化沉默”(cultural silences)。而文化沉默本质上就是内容空无。教科书的空无内容一般不易察觉,它不仅有知识方面的,更有情意方面和价值观方面的,既有局部的,也有整体的,它往往使学生无法通过教科书学习到应该学习的该领域的相对完整的内容,导致学生素养的“结构性缺损”或整体性缺失。而且它不能在教学中由师生理想地填充。比如在以前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台湾史仅叙述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台湾几乎没有提及,此时的“国史”实际上是不完整的“国史”,更像“大陆史”。1949年后台湾内容空无了,而且一般教师也不容易弥补这一缺陷。

      二、教科书空无内容的类型

      教科书的生产是多方力量冲突和妥协的结果,其编审、修订和使用必须尽量在社会价值、学生发展价值和知识价值等方面求得平衡。这种不同价值的冲突、妥协和平衡以及对不同价值的满足往往构成教科书空无内容的不同类型:

      1.偏于社会价值的空无内容

      教科书是社会控制的重要手段,是维护现行社会秩序并满足统治阶层利益的工具。所谓偏于社会价值的空无内容,这主要是从支配集团或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角度去判断的空无内容,是特定社会价值内容的空无。一般而言,这类空无内容主要涉及特定社会阶层的利益,或重大历史与现实问题,是官方与社会特别关注的内容,往往具有重大政治与社会意义。比如某语文教材删除《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所引起的批评:“狼牙山五壮士”代表着民族精神,需要代代相传:[3]特别在当前,……盲目从教科书中删除《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决不是可以泰然处之的事情。”[4]可见,《狼牙山五壮士》代表了特定价值,而且不可替代(当然这一点是可质疑的),所以该课文的删除,对某些人来讲,就成了某种社会价值的空无。几年前海外华人的岳飞之争,就是因为有些人认为我国重要的教科书中没有了(空无了)岳飞的民族英雄的评价(尽管事实并非如此)。

      又如,在萨达姆执政时期,伊拉克国内几乎所有教科书的第一页都是他的头像,小学生们天天都要跟着老师大声喊“我爱萨达姆”的口号。伊拉克最新的教科书则把所有与萨达姆沾边的事全部被删除,仿佛根本就不存在这样一段历史似的。在历史教科书中,伊拉克教育部将时间段载止到1968年,而萨达姆正是在这一年上台执政的。[5]历史教科书也没有提到2003年将萨达姆赶下台的那场以美国为首的入侵行动,对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以及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也只字未提。教育官员认为这样做是为了避免报复性暴力事件的发生[6]。

      如果存在严重的社会价值内容的空无,教科书极有可能受到严厉的批判甚至遭否定。2003年12月,俄罗斯教育部部长签署了取消伊·多卢茨基的《20世纪祖国历史教科书》教材资格的命令。该书是2001年获得教科书资格的,在使用了两年后遭到“封杀”:因为该教科书给人印象是俄罗斯历史上没有光明时刻,没有什么好的地方。[7]换言之,该历史教科书使俄罗斯光辉历史成了空无内容。

      2.偏于学生发展价值的空无内容

      这主要从学生和谐发展的角度去判断的空无内容,是学生发展价值内容的空无与缺失。比如,我们在分析2003年以前的小学思品教科书时发现,这些教科书很少有学生道德行为训练方面的内容,其主要原因是这些教科书的编制是秉持知性德育的理念。知性德育能使学生在道德知识和道德思维等方面达到一定的高度,但难以使学生的道德情感得到很好的陶冶,更难以使学生养成必要的道德行为习惯。以1998-2002年某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思想品德教科书(1-12册)为例,这套教科书仅在小学低年级(1-2年级)安排了少量的活动,在小学中高年级几乎没有品德活动。其实,学生品德的真正形成离不开活动,道德的本质是实践。这就是学生发展价值的内容的空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