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否定,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新事物的产生是对旧事物辩证否定的结果[1]。正反面的认识能够更好地洞察现代技术的本质与形态,更有利于躲避工具对人的异化控制。批判,是学术发展求真、求深、求精、求新的必由之路,它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辩证否定。世上现存事物的发展史皆是一部批判史,因而在事物发展层面上,批判是实现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进步的重要途径。事物都至少具有明和暗两个方面,批判者的才智在于能够从暗中挖掘出更加丰富的内容,所采用的是一种使得思考边界无限开放的思维方式,能够捕捉到别人体会不到的对象,而对暗的体察比对明的体察更为精深与复杂。教育作为一个纷繁复杂的“巨系统”,其发展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而现代技术的加入,更使不确定性与日俱增,因而教育技术批判的价值愈发突出。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反映的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2]。批判的价值在于对教育技术需要的满足,当代教育技术领域现存的一切,不管其合法性如何,都必须接受能够廓清教育乱象和获得教育真理的批判检验。以批判的态度审视教育技术,不仅能发现和解决当前教育技术问题,还能帮助受技术宰制的师生重获技术自由,对技术进步“大吃一惊”[3],从而举起批判的武器向错误开火[3],让真理显现本真,使教育技术循着“道术合一”之路前行。 二、何为教育技术批判 所谓“批判”,既指对所认为的错误思想、言行进行批驳否定,又指评论是非[4]。简言之,批判是明辨是非得失,是指出事物负面性质并力求改进的思维活动,也是敢于向一切权威发起质疑的勇气的体现。它能够表现出人类彻底的主动性——不愿被塑造,而希望自主地建构合理的内外世界。我们体会,批判定是从怀疑开始。笛卡尔曾创出一种怀疑法。凡是他不曾十分明白的事物,绝不相信是真的。任何事物,只要他认为可以怀疑,就怀疑,直到无可怀疑为止[5]。康德指出,我们的时代是批判的时代,一切事物都必须接受批判,只有禁得起理性批判的事物,才值得我们尊重[6]。马克思则针对社会诸多病态和不合理现象更加明确地指出,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并进一步指出不仅要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7]。霍克海默说,如果无条件地承认现实的合理性,在理论方面十分危险,会将不正当和不合理的现实予以“合理化”[8]。胡适也指出,“科学之最精神的处所,是抱怀疑态度;对于一切事物,都敢于怀疑,凡无真凭确据的,都不相信。因为这种态度可以使我们不沦为迷信与权威的奴隶。怀疑的态度是建设的,创造的,是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9]。当然,批判不是单纯消极的否定和破坏,它同时包含着积极的建设和创造,是破与立的对立统一。康德就认为,批判是否定中保留肯定,是辩证的。可见,应该真正理解和评价批判对象,使批判成为一种建设性的活动。 在学术中,批判是指对学术对象的事实、知识或理论是否成立和为何成立所进行的考察,主要是在经验意义、知识意义或理论意义上的批判。“只有在找不到摈斥它们的理由时,才把它们作为批判研究的结果接受下来”[5]。但在现实中却总会有论者未能体察事物和理论观点的不合理性和不健全性,认为新的就是好的,洋的就是好的,数字的就是好的,孰不知其中存在着各种的坏,而未能对其加以慎思,甚至采用画饼充饥的虚妄作为行动原则、规制和方向。作为批判者理应正本清源,揭露错误的想法、观点和价值观,使社会了解错误、虚假和谎言。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泽东尖锐地批判了各种学风问题,体现出具有针对性、实践性、批判性和建设性的思想。例如,缺乏对实际情况的调研,“瞎子摸鱼”,夸夸其谈,一知半解,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又如,缺乏历史性的本土化研究,有论者言必称国外,只是生吞活剥,起留声机的作用,而对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对自己的历史一点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10]。毛泽东鞭辟入里的指摘,时至今日依然具有超强的现实意义——没有批判,就没有进步。 参照上述语境,教育技术批判是指以教育技术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为对象,批判主体利用理性思维提出质疑,发现谬误并对其进行厘正。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谬误不仅有反面刺激作用,而且还有正面启发意义。进行教育技术批判,最终目的在于审查目前教育技术中存在的种种舛误和桎梏,遏止偏离教育规律的言行。 教育技术批判包括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教育技术理论批判聚焦于教育技术理论中存在的一切矛盾及不合理性,揭示教育技术规律,预示发展趋势。而绝不是用教条抨击现实,也不是用抽象原则随意指责现实,是以事实和理论为依据,对舛讹的观点、想法、理念等理论要素进行批判。马克思说,人应该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思维的真理性[3],批判只有落实到实践才能最终解决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批判的根本特征在于实践性,它绝不限于理论批判,而是由理论批判转为实践批判。教育技术实践批判不仅批判实践,更要站在实践的立场上批判理论和实践,以符合客观规律性和因果制约性原则批判现有的理论和实践活动。工具越复杂,教育技术实践越难以捉摸。教育技术实践批判随时准备与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盲动主义、反智主义、物本主义、数据主义、商业主义以及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作斗争。只有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相辅相成,才能在新的理论和实践中建构合理的、适切的教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