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468(2008)04-0028-10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公立教育和私立教育系统快速扩张,政府和私人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公共和非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已成为教育财政理论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利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03年统计数据①,以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英国五大经济和教育发达国家及亚洲较有典型意义的韩国为主要比较对象,分析各国政府的公立、私立教育财政体制,为我国今后合理配置各级各类学校的资源,建立一个效率、公平的教育体系提供参考。 各国各级教育的公共与私人支出尚未有比较全面的国际比较,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缺少可靠、口径统一的数据,存在各国教育支出是否有可比性这一问题[1]。关于各国教育公共支出和私人支出的“可比性”,欧盟《2005年国家概况调查报告》[2] 的结论是:许多国家不完全包括教育的私人支出,有时根本就没有统计教育的私人支出,主要统计漏洞是无法得到家庭和企业的某些和全部教育支出。遗漏的程度不仅与未统计的私人支出所占比重有关,还与各国私人部门对教育的参与程度有关。最糟糕的情况是,私人部门实际参与了教育活动,而相关的统计数据却没有记录。 如果各国的教育支出统计是以统一的概念、相同的操作指标、高度一致的收入和支出科目体系等为基础,则可比性成立。目前有关教育支出统计的国际标准最新和最为重要的文献有:UOE手册②[3]、OECD2004年国际比较教育统计手册(OECD Handbook for Internationally Comparative Education Statistics:Concepts,Standards,Definitions and Classifications)③[4] 及欧盟2005年教育支出统计指南(Guide to Educational Expenditure Statistics)④[5]。本文所使用的OECD数据,其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政策性和前瞻性,它收录的数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国际可比性。 本文围绕着“教育支出在公私的分担”的具体分析和讨论结构如下:首先,对各国公共和私人教育资源比较研究;其次,对各国公立和私立教育机构成本进行分析;第三,对各国公共资金在公立和私立教育机构的分配比较研究;最后,总结各国私立教育的特征和决定因素。 二、公共与私人教育资源比较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上就使用教育公共支出与私人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这一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的教育经费是否充足以及政府及私人对教育投资努力程度的高低。本部分主要使用公共资金、私人资金占GDP的比例以及公共资金、私人资金来源在各级教育中的比例这四个指标来分析各国公共教育资源与私人教育资源状况。 (一)公共与私人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 表1是教育公共支出与私人支出占GDP的比率。数据中“公共资金”的定义为各级政府的总教育支出,它包括在公立教育方面的公共支出加上对私立教育的补贴、国外对于教育援助的部分。“私人资金”来自三个方面:家庭、私人企业和私人捐助者。 从教育支出的总体规模上看,美国和韩国比例最高。美国的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5.4%,私人支出的比例为2.07%。韩国私人支出占GDP的比例最高,为2.95%,其公共资金比例为4.6%。在公共支出规模方面,法国比例最高,达到5.8%,但其私人支出比例最低(参阅表1)。各国在各级教育中资源分配的共同特点是:公共资源主要集中于初等和中等教育阶段,私人资金集中在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各国对教育支出规模的比较研究非常丰富,但基本是关注各国公共教育资源的比较,私人教育资源的比较很少涉及,而通过表1,我们会发现私人资源已经成为教育必不可少的来源,忽视私人教育资源的研究是不全面的。
(二)公共来源与私人来源的比例 本部分将直观地分析各国各级教育中公共教育支出与私人教育支出的比例。表2为各国各级教育中公共来源与私人来源的比例,数据中的“公共支出”不包括国外教育援助的部分。可总结以下特点: 1.就整体而言,韩国的私人支出比例最高,其原因是各教育阶段,韩国的私立学校存在的规模都很大(参阅表3)。
2.就经费的分配结构来看,学前教育阶段,法国、英国的公共支出比例在六国中最高。其原因是法国的学前教育属非强制性免费教育,公立幼儿教育免收学费,私立幼儿学校则交学费。在英国,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从1997年开始,英国政府已经为幼儿和家庭提供了广泛的资助,包括为3、4岁儿童提供免费的早期教育和幼儿教育。[6] 美国和德国在这一教育阶段公共支出比例是75%左右,而日本和韩国的公共支出比例低于私人支出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