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子民主的基本性质

作 者:

作者简介:
陶文昭,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天府新论

内容提要:

信息技术是当代民主发展和变革的动力。信息技术使民主程序的运行廉价和便利,降低民主动员成本、组织成本,扩展民主时间和民主空间。这使电子民主具有平民性。传统民主实践成本高昂,程序复杂,不能不带有精英性质,与之相比,电子民主具有人民性。而网络诱发的过度参与以及缺乏深思熟虑,又使电子民主具有民粹性。


期刊代号:D0
分类名称:政治学
复印期号:2009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633(2008)06-018-04

      信息技术全面地影响当今社会的发展,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也是民主变革的新动力。加拿大政治学会主席埃德温·布莱克(Edwin Black)曾指出,计算机正在改变着我们的政府和选举政治,它不仅改变着政党引导选举的方式,改变着我们关注选举的方式,而且还改变着我们选举出的代表为我们所作的选择,以及公务员们为实现这些选择与我们打交道的方式。[1]然而,这种改变在性质上朝着什么样的方向?为什么是这样的方向?这需要结合电子民主的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电子民主的平民性

      电子民主在性质上朝什么方向发展?众多的学者和大众传媒突出地强调其平民性。2004年2月24日,英国《经济学家》载文,调查和研究了信息技术带来的诸多发展,指出这种技术带来权力向普通人转移。通信技术每次大的变化,例如从印刷报纸到电视,最终都带来了政治上的大变化,而且,这些变化通常没有被预测到。当互联网变成动态的并无处不在时,它会带来属于自己的变化。这种变化究竟是什么,目前还不是很清楚,但赛柏梦想者的早期声明,即互联网造成权力从政治精英向普通公民转移,会变成现实。美国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在著名的畅销书《世界是平的》中认为,信息技术使得世界上的不同角落、社会生活中的不同层级,在获得最新信息的资格与机会上是平等的,不再有政府文件逐层传达的时代“先知先觉”与“后知后觉”的机会不平等。其他众多诸如此类观点都表示,信息技术使得政治朝着有利于普通公民的、人人平等的方向发展。

      电子民主的平民化趋势,主要得益于信息技术的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廉价,二是便利。

      信息技术节约民主成本。民主成本包括民主运作各个环节的费用。比如一人一票的普选制,从组织动员、选民登记、制定选举办法,到酝酿候选人、正式投票,甚至第一次选举不成功时还要进行二次或多次投票,这些环节都会发生很高的成本。信息技术在一些环节上不同程度节约费用。(1)降低政治宣传成本。民主需要政治动员,宣传政治组织和个人的政治主张。传统方式依赖报纸、电视广告等影响公众,这需要高昂的费用。而运用信息技术,诸如通过网站、BBS论坛、电子邮件、电子刊物、博客、短信等,能够使政治主张通过比较廉价的方式,得到更广泛传播,影响更多的群体。这种成本的降低有利于中下阶层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毕竟,建立网站的费用比起传统的电视和印刷媒体费用要便宜得多。《华盛顿时报》首席政治记者唐纳德·兰布罗(Donald Lambro)甚至指出,互联网使老百姓无需庞大的资本便可以成为出版者,并作为参与者去接触媒体,而不仅是观察者。任何人都可以开设一个网站,与传媒巨头一争高下。互联网将是21世纪最重要的民主手段。[2](2)降低政治组织成本。开展政治活动需要相应的组织,而组织运作离不开一定的财力支持。政治组织的财力门槛,使得一些弱势和贫穷的群体难以有效组织起来,这削弱了他们的政治竞争力。信息技术降低了经费在政治组织上的重要性,有可能使更多的尤其是经济上的弱势群体参与到民主进程之中。一些政党,尤其是新建立的、下层民众的政党,可以利用网络传达组织信息,维持与会员的联系,征招组织的支持者。利用互联网能更方便地发现和聚集享有相同利益和观点的人,这有利于促进那些边缘性的团体组织起来。俄罗斯甚至成立了一个新政党“俄罗斯公民网”,该党的工作方式与俄罗斯所有其它政治机构都不同。任何一个能上网的公民都可以加入该党,只需在网上表达自己的意愿并附上电子签名即可。这个政党未来4年的目标是在俄罗斯所有2.8万个市镇中都拥有党员,成为今后联邦和地方选举中强有力的竞争者。(3)降低投票等一些成本。网络投票使参与者可以到网站上投票,也可以用电子邮件方式进行投票。尽管网络投票仍未普及,但此种新的政治参与模式已在许多先进国家试行推广,未来会有进一步发展。电子投票系统可以免除选票印制、计票等程序,节约相应的费用。

      信息技术方便民主运作。(1)时间方面。一是节约时间。运用信息技术,公民随时能便捷地获取相关信息。美国把整个联邦机构的几千个办公室纳入交互式的“公民参与中心”(Citizen Participation Centre)。在这个中心内,公民可以同所有联邦机构的公共事务部门通信。二是扩展时间。信息技术民主在时间方面可以更长地和更富有弹性地运作。公民要广泛地参与公共事务,要开会发言。如果每个人都要有哪怕是10分钟的说话机会,一个小时的会议只能有6个人发言,一天8小时,也只能有48个人发言。这实际上表明,现实中任何大规模、长时间的参与机会不具有可行性。运用信息网络,就可以不受这个时间的限制,个人可以在自己方便和闲暇的时候表达。美国已经研制出网络投票系统,选举当天因事不能参加投票的选民,可以透过网络参加投票。三是及时沟通。在互动性方面,网络的功能是其它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中国新华网举行了一次重庆市长与网民的对话,现场提问高达1547人次,有2万多人参与了讨论,直播页面的在线点击率12万多人次。(2)空间方面。一是距离的缩小。互联网在理论上消除了地理上的局限。依照网络逻辑,只要同在互联网之中,结点之间的距离可以忽略不计。目前,互联网上的基本应用都突破了地域而实现了全国和全球的联结。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身在海外都可以到本土投票,甚至是太空中的宇航员也能参加地面投票。二是空间的扩展。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屋子装不下的问题理论上得到解决。一些网络论坛提供了公民自由参与公共事务辩论的平台,如同在虚拟空间中的“雅典广场”。美国在俄亥俄州的哥伦比亚市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电子市政厅”,该市公民利用这一双向通信系统,只要按动一下室内电钮,就能即刻对当地的城市规划、住房条例、公路建设等问题的提案进行表决投票。(3)运作方面。一是沟通方面。职业政治家运用互联网等,能大大改善与公众的联系。公众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能方便地发表意见。2007年2月在中国上海“两会”期间,共有150万人次通过网络关注“两会”。上海市人代会对3场小组审议进行了网络文字直播,市民可以听到人大代表们原汁原味的议政意见。二是投票方面。传统纸张投票必须以人工方式来计算选票,为求无误,较为费时。网络投票能提高投票的效能及效率,改善传统投票人工计算费时的问题。2002年4月,在日本地方政府的一次选举中使用了电子投票系统。投票人使用带有个人身份的磁卡插入电子投票系统,点击候选人姓名,就完成了整个投票过程,大大简化了投票操作。

相关文章: